做母亲是一种成长。在有了女儿之后,我莫名地患上了一种焦虑症,具体表现就是担心家人尤其是女儿生病,生怕有人身体不健康。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平日里好静,又喜欢自由阅读,因此,天南地北的书,其中包括很多医学类、生活常识类的书读了不少,懂的比一般人多一些,加上情感过于细腻敏感,也就比一般人注意得多、谨慎得多。
现在想来,善于学习各类知识固然好,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因为知道越多,需要注意的就越多,尤其是现在,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让我们防不胜防。在防“***”那阵子,我真是草木皆兵。每每自己身上或女儿身上哪怕有个小疙瘩、小红点,我的思绪都能关注半天,想象力高度扩张……女儿发一次热,我整个人就脱了一层皮,身体与心理都疲惫不堪。有时人在上班,心还在家里。有一阵子,我对生活敏感到了极点,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忧心忡忡,医疗卡上一年的医药费被我三下五除二地用光了,最后什么问题也没有。一个在医院工作的朋友说,你可能是心理有点问题了,你再这样下去,自己遭罪,孩子也跟着受罪。
为了克服心理焦虑, 我选择了练瑜珈。每天15分种的瑜珈,让我的内心渐渐平和。
我的生活方式慢慢改为减法,在生活并无不便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单。物欲少了,自我的心灵空间大了。因为问题食品频频曝光,我家的饮食方式有了改变,告别垃圾食品,主要的饮品为绿茶、豆浆、白开水,平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多吃时令性的。
学着快乐地做母亲,让我尝到了主动生活的甜头。每天,我以一种愉快的心情面对孩子,孩子也快乐,我也从孩子的快乐中悟出了许多。与孩子一起看童话,一起玩耍,做孩子的朋友及玩伴,用孩子的眼睛去发现生活,欣赏大自然,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与孩子共同成长,做到了生活的双赢。每隔一段时间,我便和女儿去乡下住两天,让工作的压力在大自然中慢慢释放,让心灵归于平静。这才明白真正的宁静不是没有声音,是鸡鸣,是鸟叫,是蛙声,是风吹树叶的声音……
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这是我最近的感受。关注自身以外的东西会使人远离琐碎,不再过多地关注世俗中的不愉快,有时会有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一次,我从报纸上看到一个孩子的悲惨遭遇,便先去报社联系孩子的地址,然后与这个孩子用信件交流,给他精神上的鼓励。
我现在真的做到放下心灵,立地轻盈,生活变得轻松而美好。
点评(上海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医师 刘义兰):
的确,做母亲是一种成长。每一段生活经历都是一种成长――人格的成长。虽然彭女士以为是有了女儿之后莫名其妙地患上了一种焦虑症,也许可能她原本性格里就有对现实、对未来的焦虑,只是没有显现,有了女儿后,把这些焦虑触发了。
了不起的是,彭女士学着自己帮助自己,如练瑜珈,对生活方式做减法,与孩子一起活动,主动帮助他人……这些都是很不错的。假如再注意以下几点,将更是锦上添花。
1.生活方式还可以做加法
培养多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学歌曲,运动健身,绘画。增加与人沟通的活动,在活动中愉悦自己。
2.充分发挥家庭的功能
很多活动如有父亲参与,孩子会更开心。活动中,父亲看问题的视角与母亲不完全一样,正好是互补,所谓“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3.焦虑不是知识的错
了解越多需要注意的就越多,反过来,是不是知道少一点需要注意的就少了?是知识出了问题?不是的,而是我们自身将学到的知识扭曲了,看问题钻了牛角尖――以偏概全。如果经常受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等情绪的影响,建议看看心理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