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年龄歧视已成为我国就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歧视现象。年龄歧视主要是由企业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以及人们的传统观念所造成的。年龄歧视不仅使劳动力资源不能达到最优配置,影响经济效率,直接影响广大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而且还与我国宪法相违背。尊老爱幼一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年长者不但得不到尊重反而受到歧视。在就业中设置年龄上限有违我国宪法中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宪法赋予公民的这一权利决定了国家有义务消除年龄歧视。
关键词:年龄歧视 就业歧视 年龄差别 平等就业 社会责任
一、现实中普遍存在年龄歧视现象
2010年新年伊始,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体验性地应聘一家广告公司的媒体发展员,59岁"高龄"的他被一家广告公司以年龄过大无情地拒绝,即使他表明"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也能拉来一定的项目"也不行。①此前,年龄歧视问题也曾见诸媒体,如2005年10月,36周岁的杨世建因年龄超过35周岁未能获准公务员考试报名注册而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状告人事部被拒。而企业招聘中的年龄歧视更是无法通过诉讼途径解决。②近年来,在国内报纸、杂志及人才市场的招聘广告或启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年龄的限制性条件,比如招收文秘人员,一般要求是女性,年龄在30岁以下;招聘部门经理职位一般都要求年龄在35岁以下,高新技术企业招聘雇员时一般规定年龄在35岁以下,有些知识含量高的岗位招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研究分析人员时要求年龄在45岁以下,性别要求大多为男性,且必需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等等,而在IT行业," 35岁以下"已经成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35岁、45岁,这些人为设置的年龄"门槛"把许多合格人才拒之门外。③年龄歧视指的是根据年龄上的差别对人的能力和地位做出的贬低评价,或者说是以年龄为依据对人做出的负面价值判断,也包括***策上的不公正对待。④年龄歧视在现实生活中有两种表现: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直接歧视是指某人基于其某一方面的特征而受到的待遇或享有的利益比别人差;间接歧视是指向所有的人施以统一的条件或要求,但实际上并无充分理由需要加上该条件或要求,而这种要求对有某一方面特征的人不利。年龄歧视往往属于间接歧视,该类歧视在我国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即便对于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的年龄上限要求,也较少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抵触。公众对具有"经营自"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年龄歧视更是习以为常。⑤
二、造成年龄歧视的原因
1、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 由于大龄求职者往往前期人力资本投入比较多,较高的劳动效率需要单位支付较高的报酬,雇主雇佣一个年长劳动力所付出的总成本会增加。2、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关系 劳动力资源大于就业单位需求助长了用人单位滥用年龄限制条件。3、统计性歧视 所谓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作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并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而产生的歧视。在年长的求职者中,不乏工作效率很高的人。如果将年长者群体特征应用于这些***型的群体成员,那么对年长者来说将会遭到不恰当的贬低,对企业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失。 4、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年轻人精力更加旺盛,创造力更强;年长者更容易墨守成规,缺乏创造力.⑥
三、消除年龄歧视的理由
1、宪法确定的公平原则相违背 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宪法确定了平等原则,并且赋予了公民享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年龄歧视违背了我国宪法确立的平等原则,国家应当消除年龄歧视。2、构成对人权的侵害在当代人权的法律保障制度上,劳动与人的尊严联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存地渗透于国际人权制度之中。⑦我国已经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人权的保护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人权的保护也成为国家责任的一部分。《世界人权宣言》也规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就业是当代公民主要的生存途径,年龄歧视直接影响了就业的公平与平等,影响了个人的生存机会。就业中的平等带来的虽然不是增加就业机会,但却是改善就业环境,为劳动者提供一个可预期的就业回报。年龄歧视扰乱了劳动者的努力与回报之间正常的因果关系,用一种不合理的连接方式取而代之。这种方式影响到个人的生存实际,侵犯了个人的生存权。⑧3、劳动权的社会权属性决定了国家有义务消除年龄歧视 劳动权属于社会权,而劳动就业是实现劳动权的前提基础,没有就业也就无从谈起劳动权。社会权是通过国家的积极作为以维持特定阶层的福利为目的的积极权利,他需要公权力的积极介入和干预得以保障,必须通过国家的积极行为来实现权利人的利益。我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宪法规定了国家有保障劳动就业的义务,国家应当通过立法的方式确保劳动者实现其劳动权,在反对年龄歧视方面,国家有义务构建制度性保障。4、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年龄歧视使得大量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按照我国的教育制度,一般人在24岁左右大学毕业,他可以自由选择工作的时间只有10年左右,由于年龄歧视,35岁以后再找工作将会十分困难。这样,大量的人力资源就会被闲置。5、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企业对社会及其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经济、法规、伦理等责任。企业是一个商业组织,在谋求企业商业利益最大化之外,还负有维护和促进社会福利的义务。企业的招聘具有自主选择权,创造平等的就业条件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而创造平等的就业条件就应当消除年龄歧视。
四、消除年龄歧视的对策
首先,我国应该制定专门的反对年龄歧视的法律法法规。虽然在《宪法》、《劳动法》中有原则性的规定,为劳动者的就业权利和机会的平等提供了法律保障,但这些笼统性规定过于原则,不具有可操作性。就业中年龄歧视立法的空白使得法律在维持市场公正和保护弱者权益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年龄歧视的问题依旧存在且有加重之势。法律的缺失使得不仅是各类企业甚至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年龄歧视上有恃无恐,而且成为了一种常态。⑨
其次,国家还可以设置专门的机构来处理年龄歧视的相关问题,如美国的平等就业委员会、英国的平等和人权委员会等,此外,还可以成立专门的民间团体、组织等,形成一个从***到民间统一的、系统的反对年龄歧视的体系。如某些社会团体、组织开展的 "反对年龄歧视" 的活动。
再者,要消除年龄歧视,还有必要全向加强全社会的文化建设,提高广大企业、劳动者和人们的公平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歧视现象的发生。为了消除劳动力市场歧视现象,可以通过全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来逐步消除人们的社会偏见,用一种更公平、更健康的心态来向对市场和社会。⑩
注释:
①《河南省委书记体验应聘被以年龄过大为由拒绝》,http: //news. sins. coon. cn, 2010年1月7日访问。
②《消除年龄歧视是劳动权平等保护的首要内容》 王月 载《法学》2010年第3期 第123页
③《关于就业年龄歧视原因的调查分析》 孙劲悦 载《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4月第4期(总第245期) 第81页
④《英美国家的年龄歧视问题:表现、解决途径及对我国的启示》 姜向群、孙鹃娟、伍小兰 载《人口与发展》 2008年第14卷第6期 第99页
⑤《消除年龄歧视是劳动权平等保护的首要内容》 王月明 载《法学》2010年第3期第123页
⑥《劳动力市场年龄歧视分析》 李晓芳 载《金融经济》第91页
⑦K・德罗兹维基.工作权和就业中的权利[A].[挪]艾德等.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C].黄烈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⑧《消除就业年龄歧视研究一一以歧视认定的法律介入为重心》 赵则 中国***法大学硕士论文 编号S060 第28页
⑨《消除年龄歧视是劳动权平等保护的首要内容》 王月明 载《法学》2010年第3期第124页
⑩《劳动力市场年龄歧视分析》 李晓芳 载《金融经济》第9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消除就业中年龄歧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