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AGB星是渐近巨星分支,具有H―He双燃烧壳层,其内部会发生热脉冲过程和第三次挖掘,由于中子辐照发生核合成,是S―过程核素的主要产地。本文对AGB星的结构及演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AGB星 结构 热脉冲 第三次挖掘 核合成模型
1. AGB星
丹麦天文学家赫茨普龙以恒星的光度为纵坐标,以温度为横坐标,对大量的恒星作了统计并画出一张***,该***可以解读恒星的许多信息。美国天文学家罗素经过研究也***地画出了恒星的光度和光谱型之间的关系***。人们经过对比发现他们两人的***是一样的内容,该***被命名为赫罗***,如***1所示。
从赫罗***上可以看出,大多数恒星组成一条从左上角绵延到右下角的序列(***中实线部分),这条序列叫主星序(简称主序),其中的恒星叫主序星。另一支密集群较短,呈左低右高走向,分布在***上部,接近右上方,这条序列叫红巨星序(RGB)。在红巨星分支附近存在着另外一个分支,它们在赫罗***上与红巨星分支很靠近,被称作渐近巨星分支(Asymptotic Giant Branch),简称AGB星。
2. AGB星的结构
AGB星是一个埋在巨大对流包层里的简并星,它的基本结构为:核心通常收缩为与白矮星一样大小的致密的C―O简并核(半径约为10-2R,核心质量在0.5―1.38M之间),外面通常形成双燃烧壳层(富氢的外包层与核之间有一很小的氦燃烧区,即He壳层,即由内向外分别有He燃烧壳层和H燃烧壳层),H―He双燃烧壳层间为对流壳层,再外面是对流外包层。
3. AGB星的热脉冲(Thermal Pulse,简称TP)
当形成的C―O核心外缘接近外包层底部时,恒星进入热脉冲(TP)阶段。AGB星重复地经历四个阶段:(1)C―O简并核外的H壳层的宁静燃烧阶段。此时,恒星的能量由H燃烧产生,它的“死灰”He堆积在星核表面并被压缩和加热。(2)当核质量变化量ΔMc达到某一值时,He被点燃,这就是He闪阶段。He闪释放的能量加热了外面的包层并使之膨胀,而包层的温度和密度则不断下降,这时进入第三阶段。(3)在H―He不连续的地方与He燃烧的底层之间产生了对流层,对流层的物质继续膨胀和冷却,He燃烧产生的光度降低,而通过对流层底部的能流却不断增加,当能流与核反应产能率达到平衡时,进入第四阶段。(4)稳定的He燃烧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He燃烧所消耗的物质总量等于H燃烧所消耗的物质总量,这时H被重新点燃,又进入(1)阶段。这种周而复始近乎循环的过程称为热脉冲。每个循环的基本性质是相似的,如H壳层的光度、He壳层的光度以及总光度等。一般说来,AGB星经历的脉冲数与其初始主序质量密切相关,如初始主序质量为1.3M的AGB星,热脉冲周期长达10年,经历10―12个热脉冲后变为白矮星;而初始主序质量为5M的AGB星,热脉冲周期为1―3千年,可经历30―50个热脉冲才形成白矮星和行星状星云。
4.第三次挖掘
一般认为,在最初几次热脉冲时,温度变化幅度不够大,随着脉冲数的增加,热脉冲振幅增大,在壳层He燃烧产能率达到极大时,燃烧区外面出现短时间对流壳层,在其后的脉冲过程中,对流壳层非常接近于H、He不连续区,随着对流外包层的向内推移,H、He不连续区与外部包层巨大的温度梯度将导致内外物质发生急剧对流(对流速度超过包层膨胀速度),这在观测上产生了最重要的影响:它将内部壳层He燃烧中的核燃烧产物,即3α反应合成的12C和在He燃烧壳层中通过S―过程产生的重元素,借助物质对流带到大气包层,甚至带到恒星表面,从而可以观测到大量富C及重元素超丰的红巨星,这就是人们所称的“第三次挖掘”(在此之前,恒星大气的原始化学成分已被两种混合机制改变,即第一次上升到红巨星时的第一次挖掘和核心He耗尽后发生的第二次挖掘,中等质量星才会发生第二次挖掘)。第三次挖掘过程将富O的AGB星MS、S星(C/O<1)逐渐转化为富C的C星(C/O>1),即MSSCC演化序列是低质量AGB星经历C核合成、S―过程核合成及第三次挖掘的共同结果。
Merrill(1952)在天文观测中首先发现,在S星的光谱中包含有不稳定重核素Tc。Tc的半衰期是τ=2×10年,它的存在表明恒星内部确实发生了核合成过程,而且这些核合成的产物被挖掘到了恒星表面。
5. AGB星核合成模型
5.1 AGB星核合成的早期模型
AGB星是发生慢中子俘获最合适的场所。当对流的富He壳层的底部温度升高时,C中子源释放出中子,种子核经历中子辐照而合成新的核素。
Cameron(1954,1957)和Greenstein认为,C中子源是通过质子混合到氦壳层而产生的。然后C通过反应C(a,n)O释放中子。Cameron(1960)又提出了另一个中子源――Ne。它通过核反应Ne(a,n)Mg释放中子。随后,Burbidge et al.(1957)发表了论述元素核合成的著名论文,其中就包含与AGB星密切相关的经典无分叉S―过程理论。后来,Clayton et al.(1961)延续Burbidge等人的思想,建立了经典无分叉S―过程方程组,并给出了解析解。他们引入了一个对时间积分的中子流函数――中子辐照τ=∫Nvdt。其中,N是中子数密度,v=(2kT/m)是平均中子热速度。T、k、m分别是温度、玻尔兹曼常数和中子质量。这种唯象近似理论被称为单辐照理论。
5.2低质量AGB星核合成的早期模型――对流核合成模型
这个模型的基础假设是:在每个热脉冲过去之后,C pocket形成并且保持不变,直到下一个热脉冲发生,C在对流的情况下被吞并、燃烧,通过反应C(α,n)O产生居主要地位的中子照射,种子核俘获中子形成新核素。这些新核素最终在“第三次挖掘”中被混合到大气包层。这里引入Ne中子源的原因是:天文观测在恒星上发现了一些不稳定核素,如Er等。理论上,由于这些不稳定核素的衰变率对温度很敏感,在C中子源释放中子的较低温度下会很快衰变完,因而不可能对最后的核合成结果有贡献。为了说明这部分核素的丰度,就必须引入Ne中子源。由于模型中的中子源是在“第三次挖掘”的对流状态下释放中子并发生S―过程的,因而又被叫做对流模型。
5.3低质量AGB星核合成的最新模型――辐射核合成模型
Gallino等人对C辐射燃烧的核合成模型给予了彻底的描述,我们称该模型为辐射核合成新模型。
在新模型里,低质量AGB星内的S―过程核合成,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阶段:(1)少量的质子进入冷却的氦中间壳层的顶部(形成一个质子pocket)。(2)氢重新燃烧时形成一个C pocket。(3)当这个区域随即被压缩且加热到T=(0.8-0.9)×10K时,C(α,n)O反应释放中子,该区的新鲜Fe种子核、14N及已经历过先前的S―过程的物质在辐射的状态下通过S―过程捕获中子,合成重元素。(4)经历了S―过程的C pocket被对流的热脉冲吞没,并在此处同来自氢壳层下面的氢燃烧灰(含新鲜的Fe种子核和N)及来自先前各脉冲的被S―过程加工过的物质混合。(5)脉冲里的混合物接受来自22Ne源的中子照射,其中子数密度峰值高但中子辐照量小。(6)热脉冲熄灭后,发生第三次挖掘,从而部分经历过S―过程且富12C的物质被混入包层。(7)重复上面的循环直到热脉冲阶段结束。
Gallino等人根据上述辐射核合成恒星模型,对低质量AGB星(1.5<M/M<3)内S―过程中子俘获元素进行了系统的计算,他们成功地拟合出太阳系88<A<208的S―核素丰度分布,在A<88的区域也较以前的恒星模型及经典方法有了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戴光曦主编.核素***[M].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庆分社,1987.
[2]黄润乾.恒星物理[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Busso,M.,Gallino,R.,& Wasserburg,G.J.,1999,ARA&A,37,239.
[4]刘永利,周贵德,刘清华.s-过程核合成参数化研究与铅星产生的物理条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0,(3):305.
[5]刘永利.用赫罗***阐释恒星演化[J].中国科技纵横,2009,(83):16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安装 原版全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AGB星的结构及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