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内容摘要:“三吏”“三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现实主义诗作的不朽典范,是真实反映唐王朝“安史之乱”时期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盛极一时的唐王朝不仅为社会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巨大生产力,而且孕育了一大批灿若北斗的杰出诗人,也创作了一大批可与日月齐辉的诗篇,其中尤以组诗“三吏”“三别”最为著名。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组诗“三吏”“三别”的现实主义表现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杜甫 三吏 三别 表现手法

“三吏”“三别”的思想内容

组诗“三吏”“三别”包括《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六首诗歌,是杜甫现实诗歌的代表作。写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邺城战役之后,此战以唐***的溃败而告终。为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惨无人道的拉夫***策,使人民蒙受了深重的苦难。诗人杜甫此时正从洛阳探亲归来,返回途中,亲眼见到了种种抓丁拉夫惨象,写成这组诗篇。

诗人在组诗中既揭露了兵役制度的黑暗腐朽,又不得不挥泪劝勉人民投入这场拯救民族的战斗中,心情是痛苦的,也是矛盾的。在组诗中,诗人在揭露兵役黑暗、同情人民的同时,也流露出一股浓浓的爱国情,诗中也反映出并歌颂了广大人民同仇敌忾,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新安吏》写的是未成年男子被征,揭露兵役的黑暗。诗中写道:“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反映“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诗云:“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唯有***下孙”。《潼关吏》表现的主题则较为特别,意在警告潼关守将切勿轻易出关迎敌。诗云:“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请嘱守关将,慎勿学哥舒!”《新婚别》写一个“暮婚晨告别”的青壮年男子被抓去当兵,时间的特殊性带来了主题的深度。全诗以新娘子的口吻写成,它是诗人的呼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呼声,通过娘子的口发出的爱国号召。

组诗“三吏”“三别”的艺术特色

1、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在《无家别》里,写战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写士兵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

2、寓主观于客观。诗作将诗人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来。这是杜甫叙事诗的最大特点。在《石壕吏》中:“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独与老翁别”。除却一句“吏呼一何怒”一句略微透露出诗人的爱憎之外,便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融化在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去感染读者,如“有吏夜捉人”这一句,无疑是客观的叙述,但同时也是诗人的讽刺、斥责。不必明说黑暗残暴,而黑暗残暴之令人发指,已自在其中。

3、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诗作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白,并做到了人物的语言的个性化。在《新婚别》中写了一位新娘子的独白:“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新婚竟成生离死别,本是痛不欲生,但一想到自己还是刚过门的新娘子,所以态度不免矜持,语带羞涩,备极吞吐,这是完全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和精神面貌的,所以我们读起来,总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

4、采用俗语。“三吏”“三别”中采用一些俗语,能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和语言的个性化。在《新婚别》中有这样一句诗“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就是其中生动的例子。颇似我们今天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5、细节描写。诗中的细节描写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在《石壕吏》中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一细节暗示出老妇竟被拉走的惨剧。

组诗“三吏”“三别”的文学成就

1、它集中地体现了杜诗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光辉成就。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还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三吏”“三别”正是真实地再现了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中的社会生活现实,感受此战乱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治统治的巨大破坏作用,预示了唐王朝的风光不再。

2、“三吏”“三别”组诗中所体现出来的诗人的爱国精神,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脊梁,这不仅在文学史上而且也在历史上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爱国诗人陆游就深受杜诗的影响,他从杜诗中领悟到“诗出于人”的道理,所谓“工夫在诗外”,从而纠正了他早年学诗“但欲工藻绘”的偏差,创作出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是一生酷爱杜诗的。我想这与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这就是“诗出于人”的道理吧。

3、“三吏”“三别”中生动而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在表现手法上为后人开启了不二法门。在《石壕吏》和《新婚别》中运用的对语和口语就大大提高了诗的表现力和俗语在诗中的地位,使诗歌更接近生活,更接近人民群众。像后来的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等的诗作趋向通俗化,也是受杜诗的影响。

4、在提炼口语方面,杜甫还通过千锤百炼创造出字字敲得响,“字字不闲”的诗句,这对于后世提高诗歌的语言艺术也有所启发,它也最能体现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追求。在《石壕吏》中有这样的诗句,我认为它可以作为“三吏”“三别”中语言方面的精妙。“室中更无人,惟有***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简练的语言将一家人物关系和人物去向交待得历历分明,足见杜诗语言的简练。

此外,“三吏”“三别”中所表现的爱国情操,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着世代英雄志士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喋血捐躯。如《新婚别》中新娘子的独白,表达的就是劳动人民一腔热情报效祖国的***精神。总之,组诗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一直被后代诗人奉为创作的楷模,拥有别人无可企及的众多追随者。

从“三吏”“三别”来认识诗人,感悟杜诗

杜甫一生历经艰难困顿,这条浸透血泪和悲哀的道路,使诗人一步步地走向人民。杜甫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导,自小立下济世拯时,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对黎民的苦难寄予深厚的同情。“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是他全部作品的基调。在组诗“三吏”“三别”中,始终贯穿了忠君爱国的主线,深刻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急剧变化,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面貌和他个人生活经历,以沉痛的笔调反映了安吏之乱时期人民所蒙受的兵役之苦,连妇孺都不得幸免,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故有“诗史”之称。

杜甫继承并发扬了前人诗歌的艺术成果,勤于探索,刻意求工,形成了“沉郁顿挫”的总体风格。诗人所处的时期,正是我国古代诗歌走向辉煌的大唐王朝,当时的唐朝诗歌无论是从外在的表现形式,题材内容,抒情基调还是风格特色诸方面,都是历代诗作所无法企及的,即便是今天,在某些方面也是无法与唐诗相媲美的。其中尤其是在风格方面,诗歌追求的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巧妙结合,唐朝以前和以后的诗歌都走向了极端,单纯追求人工美,大大损害了诗歌创作的自由主义原则,而杜诗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正是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杰出代表。

红极一时的大唐王朝,不仅为我们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武库,而且是它孕育了伟大的诗人。组诗“三吏”“三别”可以说把唐诗的现实主义风格推向了高峰,世人把杜甫推崇为现实主义创作的集大成者,这就是诗人杜甫的伟大。

我认为,诗人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深刻地揭示了唐王朝的社会本质,那就是统治者残酷地压榨劳动人民,掠夺人民的财富以养肥自己。(二)表现强烈的民族意识,对国家命运前途牵心的关怀,对社会山川炽热的情感。如“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笔触严谨。“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理想,也是他的创作实践。稳重、精工是其重要特色。他的诗歌的主体风格是沉郁顿挫,在我国诗歌史上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反观杜诗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沉郁顿挫的特色,不难看出,文学与人,文学同人生的密切关系,所谓“文如其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说的就是如此道理。

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路线的回归,映证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路线,而杜甫的“三吏”“三别”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先河,它必将指向永远,指引人们不断去努力探索究竟什么是文学,什么是人生。“三吏”“三别”的创作在这个意义上讲可以称得上是“伟大”。

喻文辉,湖北武汉市黄陂区武湖中学教师。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试论杜甫的“三吏”“三别”

学习

对洋泾浜英语分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对洋泾浜英语分析,内容包括洋泾浜英语分析,评弹洋泾浜英语。一.历史起源洋泾浜原来是是位于上海县城北面的一条渠道,后成了英法租界的分界线。晚清时期,,有许多露天通事、华商、跑街在这一带附近与外商接洽生意,买卖货物,久

学习

杜淳:父爱相伴 成功“走西口”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杜淳:父爱相伴 成功“走西口”,内容包括杜淳走西口完整版,杜淳电视剧第二部全集免费观看。2009年伊始,一部反应山西人的立志大戏《走西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其中,由80后影坛新星杜淳饰演的男一号田青,将山西人“义重于利

学习

AGB星的结构及演化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AGB星的结构及演化,内容包括agb恒星拱星包层,agb时期恒星大小。摘要:AGB星是渐近巨星分支,具有H―He双燃烧壳层,其内部会发生热脉冲过程和第三次挖掘,由于中子辐照发生核合成,是S―过程核素的主要产地。本文对AGB星的结构及演化

学习

幼师职业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幼师职业论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幼师职业规划论文3000字范文,幼师评职称的论文范文。幼师职业论文篇1规划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任何组织中的各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规划。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幼师职业生涯规划论文范本,希望对您有

学习

生命的礼物

阅读(287)

本文为您介绍生命的礼物,内容包括生命的礼物第二季,生命的礼物谭竣元。整理/阿谁

学习

企业个人简历范文精选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个人简历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企业个人简历最佳范文,企业员工个人简历范文300字。企业个人简历篇1很多普通的求职者在需要找寻工作制作个人简历的时候,往往不知道简历如何写效果更好,而是将很多无关紧要的内容随意的填写,导致

学习

悬丝诊脉与现代脉象诊断技术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悬丝诊脉与现代脉象诊断技术,内容包括悬丝诊脉原理图解,悬丝诊脉全集。众所周知,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切法”的基本内容,是难度最大的一种中医诊断技术,向来就有“脉象精微,其体难辨,心在易了,指下难明”之说。也

学习

要想富 先修路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要想富 先修路,内容包括想要富先修路,要想富先修路下一句。今年53岁的魏润记是盐池公路养护中心的主任。1976年他就当上了公路养护员,一干就是34年,从年轻小伙儿干到了两鬓斑白,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常年与公路为伴造就了他腼

学习

中国“新清史”研究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新清史”研究,内容包括中国新清史,清史研究专家排名。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新清史的产生过程,并对比分析美国新清史与中国新清史发展趋势。同时指出美国新清史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新清史的看法和思考。

学习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导生制模式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导生制模式,内容包括高校系部学生管理思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激励手段。摘要:鉴于导生制模式在我国某些高校的实施,为了更好掌握其模式,本文阐述了导生制的概念、必要性、工作内容以及导生所承担的工作

学习

东南学术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东南学术,内容包括东南学术,东南学术期刊。1.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验与启示张红霄,ZHANGHongxiao

学习

电视娱乐节目类型及叙事模式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电视娱乐节目类型及叙事模式,内容包括电视专题节目叙事风格,电视娱乐节目的特色和发展趋势。什么是电视娱乐节目?多年来,许多人都把综艺游戏类节目统称为“电视娱乐节目”,其实这样的概括难免以偏概全,显然不符合电视娱乐节目本

学习

从母亲住宅浅析后现代主义建筑理念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从母亲住宅浅析后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学经典建筑,日本现代建筑房屋风格特点。摘要:建筑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多元、多义、多种矛盾交叉的综合体。现代建筑创作虽然日趋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对环境、地域文化、美学

学习

杜甫在同谷的生活与诗歌

阅读(47)

摘要:杜甫在同谷的生活和诗歌在他的一生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他在同谷的生活和诗歌做一简要研究。

学习

试论渤海高氏在北魏的变迁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试论渤海高氏在北魏的变迁,内容包括渤海高氏在南北朝的发展,渤海高氏的演化。关键词:渤海高氏;北魏;高允;高欢

学习

试论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试论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内容包括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及原文,王熙凤的性格特点论文。一、聪明机敏,精明能干

学习

杜甫诗歌《哀江头》赏析

阅读(38)

[摘要]:以现实主义为契入点赏析了杜甫诗《哀江头》所表现的现实内容。在诗歌中诗人多次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对沦陷国土的无限哀思,对以唐明皇和杨贵妃为代表的上层腐朽贵州们为了个人的一已之乐而不顾百姓生死,不顾国安的安危,对他们这种的

学习

唐代四大诗人·杜甫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唐代四大诗人·杜甫,内容包括四大诗人李白杜甫还有哪两位,唐代诗人杜甫的八阵。杜甫是盛唐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也是盛唐诗歌的集大成者。他对前代诗人采取了一种兼容并包、各取所长的态度,因而也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体现了盛唐

学习

试论写作活动中的灵感思维

阅读(31)

摘要灵感思维通常是指人们在专注、紧张地思考中突然出现的顿时感悟,这种顿悟往往瞬间即逝,所以要及时抓住。灵感思维与写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灵感思维在写作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灵感思维的含义和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

学习

试论共同危险行为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试论共同危险行为,内容包括试论共同危险行为,论共同危险行为的参考文献。一、共同危险行为的类型

学习

试论塔吉克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因素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试论塔吉克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因素,内容包括塔吉克族舞蹈风格特点,塔吉克族婚礼舞蹈。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以我国的汉族为主体,包括五十多个民族,从而组成多元一体化的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