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滋生发展的摇篮,源远流长,造就了璀璨的华夏文明,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黄河在不同的时段水患频繁,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明代,朱棣改都北京,罢海运开漕运后,“治河视前代尤急”,仅兴河防大役就有五十余次,成为历史各个朝代治河的典范。本文将结合相关著述,基于自然环境与人为原因两个方面对明代黄河泛滥的原因进行探究。
P键词:水土流失;社会环境;合力交织;生态工程
1 黄河泛滥原因研究现状
目前,不少历史学者对明代黄河泛滥严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成果颇丰。1980年,益安与梁立在《黄河水患话铁犀》一文中指出黄河水患由来已久,尤其是到明代,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黄河流域人民的安危。同时,益安与梁立认为明代的治河效果是尤为显著的,但是也指出了“铸造铁犀”对黄河水患的影响。1980年,邹逸麟在《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一文中指出环河流域地质环境对水患的影响,认为“黄土结构疏松,易受侵蚀”。 1998年,张芳在《明清时期有关水土保持治理黄河的理论》一文中详细的讲解了明清时期治理黄河的理论思想,并得出来“水土保持”是治河的关键,充分的认识到了环河流域植被的作用,进一步强调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000年,鲁枢元在《略论黄河史研究──关于黄河文化生态的思考》一文中强调了黄河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为黄河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07年,朱志伟与张俊杰在《明代黄河泛滥成灾原因探析》一文中认为明代黄河泛滥是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原因中气候起着主导作用,同时明代的***治、经济等人为因素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以上学者大多集中在了生态环境的变化上,对于社会经济、***治、自然灾害、民族***策、文化氛围等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生产力、民族关系、社会***治等角等度出发,对黄河泛滥严重的原因进行全面的探究。
2 明代黄河泛滥的成因
1、气候变化影响
气候的变化是造成黄河水泛滥的一个客观原因。早在8000-3000年前,中国大陆还处于“仰韶温暖期”,年平均气温比今天高3-5度,生长在今温暖又湿润的亚热带地区的动植物推至京津地区。当时,黄河流域降雨量丰富,植被茂盛,人类活动少,即使发生水患,人们可以迁都、疏导、分洪,对人类的威胁不大。可是随着进入西周以后,气候经历了数次的寒暖交替,宋元明清朝时期迎来了数次寒暖交替时期,这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主要原因。蒙古族的南下与气候转寒有着必然的联系,然而气候转暖以后,明朝建立,重拾黄河流域,再建家园的愿望,这使得环河流域的的生态环境又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且随着气候的冷热交替,植被的覆盖率与降雨量也发生着变化,直接影响着水土流失的程度,与水患的产生密切相关。
2、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的推广是黄河流域水患频繁的重要因素。明朝随着焦炭冶铁技术的不断成熟,生产工具也不断改进,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使得明代黄河流域的耕地面积急剧增加。而且南北交流频繁,生产耕作技术以及经济粮食作物得到了普及,使黄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剧增,明末《农***全书》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见证。然而,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就加重了黄河的水土流失,使黄河内泥沙不断增多,泛滥的风险系数也日益提高。
3、人口压力的增加
明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增长,巨大的人口压力也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明初,面对黄河流域的民生凋敝,明太祖朱元璋采取鼓励垦荒***策,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270万。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明***府不断地开垦土地,进行屯田。至明神宗万历年间,延绥镇的屯田还有48000余顷,雁门、三关以南的屯田也有37000余顷。明清时期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是以毁坏植被为代价的,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黄河水泛滥之时已无森林植被的阻拦,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无丝毫的保障。
4、民族关系的变化
民族关系的变化也会间接的影响到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元朝统治初期,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游牧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这从另一方面有利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减少河内泥沙的含量。元朝稳定后开始发展农业使得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黄河水肆意泛滥,元末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治河工程上,一定程度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终于在农民起义中灭亡了。随之建立的明朝,一旦收复了黄河流域,就立刻休养生息,并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加重了水土流失。
5、社会的思想文化
明代黄河泛滥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明代前期修筑了很多水利工程,旨在解决“黄运”矛盾,但是,由于前期水利工程没有注重黄河泥沙的处理,使后期河口泥沙拥堵,造成黄河泛滥严重,并对新兴的城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据相关文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明代水利文献数量众多,体现着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注重实用”与“愤世嫉俗”的影响。明前期,***府尚有力量组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明朝中后期,国家经济实力下降,财力不支,水利工程经费也从单独由国家拨款转为地方自筹和民间集资及国家拨款相结合的方式。这就造成了地方官吏的腐败、农民的日益贫困,致使水利建设逐渐荒疏,泥沙淤积,河床上涨,每遇河水暴涨的季节,黄河便决口泛滥。
6、社会***治的影响
社会***治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明代16位皇帝在位的近280年间,有些皇帝勤于***务,对于黄河流域农业经济和水患采取积极发展和治理***策,殊不知农业大发展与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反作用于生态环境。同时统治阶级所采取的相关的农业发展***策、民族***策等等都会对黄河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是偶然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无论是生产力的提高,还是民族融合的深入发展,以及相关的***策,再结合当时的气候状况就会反作用于当时的生态环境。然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对水患的产生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为黄河泛滥的根本原因。
3 明代黄河泛滥原因研究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研究明代黄河泛滥原因的学者比比皆是,并且形成一定的规模。明代黄河泛滥原因探究的意义重大,首先是学科相互渗透,促进新学科的完善与发展。对于明代黄河泛滥原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科学的发展水平,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又延伸出了新的学科。其次是我国古代气候变迁与黄河泛滥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进一步了解黄河的变迁史。此外,对明代黄河泛滥原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古代黄河流域气候变化发展状况的研究进程,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变化方面,对当今的生态环境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邹逸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复旦学报》,1980年第4期。
[2]张芳:《明清时期有关水土保持治理黄河的理论》,《中国水土保持》,1998年第1期。
[3]鲁枢元:《略论黄河史研究──关于黄河文化生态的思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4]鞠明库,李秋芳:《略论明代水利撰述的特点》,《殷都学刊》,2001年第2期。
[5]朱志伟,张俊杰:《明代黄河泛滥成灾原因探析》,《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杨奇儒,郑笑平,王砚国:《黄河流域人口的变化与水权制度变迁研究》,《人民黄河》,2010年第4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明代黄河泛滥严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