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功能和意义
1.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满足学生个人需求的重要途径。学生个人的很多愿望仅凭个人的能力是得不到满足的,只有加入一定的群体,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才能满足。这些愿望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比如一个非常有爱心,想帮助偏远山区的孩子的大学生,由于他个人在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能力通常有限,但是通过加入这样的组织,大家一起筹钱或者募捐,就能将这一愿望变为现实。
2.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各种信息的重要来源,而这些信息在某种程度上能为学生提供安全感。大学生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主要是通过非正式群体来获得的,这些信息涉及到他们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没有获得这些信息之前,周围的环境对他们来说是不确定的,并可能会由此引发他们的焦虑、担心等各种不安全感。而这些信息的获得则能够帮助他们消除那些因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而带来的不安全感,避免他们陷入孤独、迷茫等消极的情绪之中。
3.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途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理想和目标,这些在高校的正式群体里面不一定能够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实现。加入非正式群体,他们则可以在群体成员中展现自己的特长,实现自己的某些理想和目标。当然,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功能并不都是积极的,某些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也可能会使学生丧志,荒废学业,将不健康的思想和作风带到其成员的身上,如果严重,可能还引发违法、犯罪等比较恶劣的影响,并给高校的正常运作、管理甚至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高校管理者一定要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带到积极的作用轨道上来,防止其向着不利于高校和学生自身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信息传播的特点
1.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具有随意性。在正式群体中,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群体成员之间可以自由转换信息的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活动发生的地点等。非正式群体的这种包容性正好符合大学生群体热爱自由、不喜欢被约束的心理特征。
2.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会形成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对群体成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群体的存在离不开信息的传播,通过信息的传播,群体成员之间达成共同目标、协调协作行为、交流情感,并进而形成群体意识。而这种群体意识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对群体成员的意识、行为等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群体成员会将自己的目标与群体目标联系起来,并尽量使自己的目标符合群体的目标;二是群体成员个人之间会有感情,而且会有“我们”感情;三是群体成员会形成对从群体活动的参与中来获得满足感而对群体的认同感。不仅如此,群体意识越强,以上三方面的影响力就会越大。反之,就会越小。
3.处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成员普遍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并具有趋同的心理。群体内部的信息传播通常是一种非平衡的传播,传播者和受传者在人数上通常是不相等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传者都会感到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即群体压力。处在这种压力之下的群体成员通常会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态度,来保持自己意见与群体意见的一致。然而,我们不得不注意,这种跟群体意见保持一致的趋同心理做出的决定并不一定都是理性的,很多时候,这种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的判断,形成少数人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目从。例如在一个篮球队中,几个队友提出要创业,其中的一个人可能原本并没有这个想法或者对创业不感兴趣,但是其他队友都去做这件事情,那么他迫于群体压力,可能也会参与到他们的创业活动中来,以便和其他队友保持一致。但是,这并不表示他对创业有足够的认识和热情,而只是一种盲目服从。
4.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都存在着舆论领袖,他们对群体的作用不可忽视。舆论领袖即群体中的中坚人物,他们由于在学术成就、特长、生活阅历等中的一项或几项比较突出而受到其他群体成员的拥戴。这些舆论领袖表达的意见可以影响甚至改变群体原来的意见,使得群体中的大部分成员趋向他的意见。例如在“老乡会”中,低年级的成员对于某些事情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他们一般都倾向于采纳生活阅历丰富、对学校的环境更加熟悉的高年级的学长所提出的意见。
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路径的创建
1.正确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并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引导。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各种信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希望能够通过一些渠道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展现自己的特长。而非正式群体无论是对高校的正式群体还是大学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也有负面,高校不仅要区别对待,而且要对其形成原因、信息传播的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
2.完善正式群体的功能,减小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力。虽然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意义重大,但这并不代表所有非正式群体的作用都是无可代替的。事实上,大学生在非正式群体中所能获得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在正式群体中获得,比如大学生与正式群体的联系、对个人表现和自我实现的满足等,只要正式群体创造更多的条件,突出自身的优势,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需求的。而大学生的这些需求一旦在正式群体中得到满足,那他们便对非正式群体的一览性就会降低。相反,如果正式群体对学生的这些需求事儿不见,那他们就会更加依赖非正式群体去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
3.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用健康的校园文化影响和感染学生。良好的校园环境一方面能使得大部分学生有一个健康阳光的思想意识,学生只有带着健康的思想去与同学交往,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群体意识。而这种良好的群体意识一旦形成,又会去影响非正式群体中少数思想上可能有一定偏差的成员,使得这些成员一方面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另一方面,这种群体意识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群体成员的行为,减少极少数人因为思想原因而做一些对自身、对他人、对高校甚至对社会都不利的事情。
4.做好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的舆论领袖的思想工作。舆论领袖的作用巨大,而且他们只是学生中的少数人,做少数人的思想工作显然要比做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容易的多。因此,要做好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工作,必须认识到这些舆论领袖的存在,并及时的与他们沟通。
作者:马国燕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传播学视域下的非正式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