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引入龙泉当地铁含量高于10%的紫金土作为着色剂,在1210~1230 ℃还原气氛下,烧制出青翠、莹润的梅子青釉。本文分析了釉中石灰石、紫金土含量、钾长石及石英含量对釉面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釉中黄石玄釉土含量为28.2%、石灰石含量为19.4%、紫金土含量为13.6%、钾长石含量为23.3%、石英含量为13.6%、烧滑石含量为1.9%时,可获得较好的中温原矿梅子青釉的效果。
关键词:中温;原矿;梅子青;还原气氛
1 引言
古代南方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同时,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一统称为“青色”,例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于《竹园陶说》中也称:“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雨过天晴,钧窑、元窑之青,皆近蓝色。”“惟千峰翠色、梅子青、豆青、乃为纯青耳。天色本蓝,有时为青。”[1]梅子青釉是南宋龙泉窑创烧的杰出的青釉品种,以釉色莹润青翠,犹如青梅而得名,普通的龙泉窑梅子青釉釉层较厚,为多次施釉所得,并在高温(Sk10)还原气氛中烧成,釉层厚而透明,苍翠欲滴,色调可与翡翠媲美。然而传统的梅子青釉配置及烧制工艺不仅成品率低而且能耗大,而市面上众多添加了铬绿等色料的梅子青釉呈色极为不自然。因此,使用龙泉当地盛产的原矿原料研制出中温还原气氛烧成的梅子青釉显得刻不容缓。
2 实验内容
2.1 实验原料
本实验主要选用常见的陶瓷原料[2-4],尤其是本地的代表性特征原料,原料化学组成如表1所示。
2.2 实验过程
(1) 原料处理
实验所需的黄石玄釉土、紫金土均需通过1050 ℃煅烧。
(2) 成型工艺
实验选择浙江天丰陶瓷有限公司生产用的中温泥为制胎原料,进行注浆成型,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3) 实验参数
化浆所使用的水玻璃添加量为0.4%;素烧温度为750~800 ℃,素烧时间为5~5.5 h;釉料球磨时料s球s水比值为1s1s0.75,球磨时间为20 min;施釉厚度1.5~2 mm;正烧时间为7~8 h,窑炉升温曲线如***1所示。
(4) 实验设备
本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如表2所示。
2.3 探索性实验
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拟定青釉基础配方[5-7],如表3所示。
TS-1#配方在***1中的升温曲线下烧成后釉面无光,色泽偏暗,呈现出明显的生烧效果。
根据TS-1#配方化学组成计算其釉式为:
根据釉式可知,该配方釉为典型的软质瓷釉式,该类釉的正烧温度范围为1250~1280 ℃[5],因此当烧成温度低于1250 ℃时,釉面偏无光,故在改进釉料配方时需提高碱金属氧化物及碱土金属氧化物含量以降低釉料的正烧温度。从釉料化学组成来看,影响釉面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紫金土、石灰石、钾长石、石英的用量,本实验目的是通过对四大原料含量进行调整以优化釉料配方[8]。
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文在限定的实验条件下,通过改变石灰石、紫金土、钾长石、石英的用量探讨各组分含量变化对釉面效果的影响。
3.1 石灰石含量对釉面效果的影响
在TS-1#配方基础上,保持其他原料组成不变,改变石灰石含量,分别为: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石灰石含量对产品外观质量的影响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石灰石含量的增加釉面光泽度逐渐增加,当石灰石含量超过26%时,釉面出现气泡及针眼,同时釉面光泽度逐渐降低。主要原因为石灰石中主要成份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成二氧化碳及氧化钙,氧化钙在Sk4温度以上可以降低高硅釉的黏度,为强助熔剂,有利于提高釉的流动性和釉面光泽度。当用量过高时,会使釉面结晶形成无光釉[5]。因此,一定量的石灰石在中温环境中易于生成玻璃相,可提高釉面光泽度,但当石灰石含量过高时,易结晶,在一定的烧成制度下不利于二氧化碳气体的排出,形成较多气泡及针眼,当石灰石含量超过28%时,釉面泛黄,这应是CaO吸烟所导致的。因此,当石灰石含量为20%~26%时效果最好。
3.2 紫金土含量对釉面效果的影响
当石灰石含量为20%时,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紫金土含量,分别为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紫金土含量对产品外观质量的影响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当紫金土含量逐渐增加,釉面色泽逐渐加深,釉面光泽度逐渐降低;当紫金土含量为18%~24%时,釉面光泽度较低,色泽逐渐偏黄;当紫金土含量超过26%时釉面光泽度反而提高。这主要是因为紫金土中氧化铝含量与氧化铁含量均较高,当增加紫金土时氧化铝及氧化铁含量同时增加,而氧化铁为强助熔剂又是青釉的主要发色剂,易与硅酸盐形成低熔点的混合物,降低釉的熔融温度,使釉熔体黏度降低,流动性增大。因此,调整紫金土的加入量直接影响到釉面光泽度及釉面色泽。因此,当紫金土含量为12%~16%时,釉面效果最佳。
3.3 钾长石含量对釉面效果的影响
当石灰石含量为20%时,紫金土含量为14%时,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钾长石的含量,分别为:8%、10%、12%、14%、16%、18%、20%、22%、24%、26%、28%、30%、32%、34%、36%、38%,考察钾长石含量对釉面效果的影响,其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当钾长石含量逐渐增加时,釉面光泽度逐渐增强;当钾长石含量超过26%时釉面有较强的玻璃光泽,并产生裂纹;当含量再继续增多超过32%时,产生流釉现象。主要因为钾长石在釉料中作为主要的熔剂使用,也是玻璃相的主要成份,有较低的熔化温度及较宽的熔融温度范围;当钾长石含量超过32%时,釉面有大量裂纹及气泡,主要是因为熔融物中存在白榴子石和硅氧熔体较多,黏度大气泡难以排出,再加上熔融时体积膨胀较大,故在冷却时易出现大量裂纹。因此,当钾长石含量为22%左右,效果最好。
3.4 石英含量对釉面效果的影响
当石灰石含量为20%时,紫金土含量为14%,钾长石含量为22%,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石英的含量,分别为:6%、8%、10%、12%、14%、16%、18%、20%、22%、24%、26%、28%,在保证RO/R2O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考察石英含量对釉面效果的影响,其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可以看出,随着石英含量逐渐增加,釉面性状呈现流釉光亮无光的演变过程,釉面效果较好的配方居于中间部位,即Si/Al摩尔比为7.953~8.472之间。实验效果较好的样品照片如***2所示。
4 结论
本文利用龙泉本地原料烧制烧成温度低于1250 ℃的中温龙泉青瓷梅子青釉,Si/Al摩尔比控制为7.953~8.472之间。根据实验结果,得到最佳釉式为:
参考文献
[1] 包启富,董伟霞,黄文俊.梅子青青釉的研制[J].砖瓦,2014(10):
49~51.
[2] 周健儿,梁铎,吴隽,等.中温龙泉青瓷的试制[J].中国陶瓷,2011
(04):37~46.
[3] 金艳,周玉所.仿宋梅子青釉的研制[J].山东陶瓷,2012(02):16~18.
[4] 苗立锋,熊春华,余雪平,等.青釉的组成与制备工艺研究[J].陶瓷
学报,2013(04):455~460.
[5] 马铁成.陶瓷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08:167~201.
[6] 周健儿,董伟霞,包启富,等.冰裂纹釉的制备[J].中国陶瓷,2014
(01):64~69.
[7] 叶宏明,李国桢,郭演仪,等.宋代龙泉青瓷的研究[J].陶瓷学报,
1999(06):64~78.
[8] 洪琛,沈华荣,***霞,等.中温玲珑釉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J].中国陶瓷,2013(09):53~5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温原矿梅子青釉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