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苹果总裁乔布斯一生从未曾到过中国,但他改变时代的科技理念和应用早已在这里深入人心。对于中国“果粉”而言,一个对苹果产品的比喻深得人心,“它绝不只是一个工具,而像是接进了一个生nP体。”这个生命体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而且随着乔布斯的离去,引发了中国社会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系列思考。
为什么5000万中国人悼念乔布斯
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离去的当天,中国5000万网民发微博悼念。显然,他是中国人心中最具魅力的商业偶像。
在《深圳商报》首席记者、财经作家徐明天看来,乔布斯的成功是因为他的ipod、iphone、ipad,“这3个产品俘获了人心。”
早晨在地铁里阅读ipad,下班后继续在班车上使用itouch,这是很多中国年轻人每天不自觉的旅途方式。苹果不仅影响了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他们的新鲜感、时尚感。曾有一份调查显示,使用苹果产品的中国人以20岁至30岁的年轻人为主。
目前,在中国,除了每天有无数的“果粉”痴迷于苹果产品的魔力外,同时还有无数互联网企业正在苹果的产业链上淘金,甚至还有不少企业家企***“复制苹果”、“超越苹果”……
“25年前,1986年,中国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公司――长城,长城公司让中国的电脑产业化,这就是520电脑。而此时,美国IBM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也不过几年的时间――1981年。也就是说,中国的电脑产业几乎与世界同步。”徐明天说。
25年过去了,美国苹果的平板电脑征服了全球的消费者,IBM的商用计算机进入了云计算,英特尔的芯片、微软的软件仍然垄断全世界,电脑也已经变化出手机、音乐播放器等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
“我们那些风云一时的电脑企业呢?”徐明天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大陆企业已经没有人做电脑了。这些伟大的电脑企业做了一个共同的产业――房地产。”
不错,“巨人”做起了脑白金,四通,中国曾经最大的民营科技公司,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是谁――“据说在中关村四通搬家要比四通出名。”
“联想10年前就不做电脑了,它是一家电脑销售公司,台湾企业制造,贴上联想的牌子卖。长城还在做电脑,做一些电脑组件,但难成大气候。”
徐是一个“产品主义者”。他对中国制造业有三句比较苛刻的评点:信息时代30年,做丢了电脑;工业***300年,发动机不能产业化;WTO10年,失去2500年的茶叶:陶瓷、丝绸出口优势。
乔布斯的离去,让中国企业和社会不断反思。这30年,我们究竟干了些什么?中国等待“乔布斯”
其实,苹果产品的全球热卖,中国的制造企业从中觅得了很多商机。
2010年,中国工人们为苹果组装T4660万部iphone手机,近1500万台的ipad平板电脑,还有大量Macb00k笔记本电脑、ipod播放器等产品,这些产品几乎全部由位于中国大陆的台资工厂生产。
而在2011年,仅苹果给富士康的订单就可能高达上千亿元人民币,如果算上广达、和硕、宸鸿、胜华等一大批工长苹果在大陆直接带动了数千亿元的产值,并解决了上百人的就业。
获得业绩的中国企业家从苹果获益的更有产品背后的理念、文化。
“在过去的10年里,乔布斯像灯塔一样指引着科技行业的发展。作为一个竞争对手,他让我们所有人都倍感压力。”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坦言。
乔布斯的离去,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的主要争论是: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多数人认为,乔布斯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有他个人坚持不懈和打破束缚的精神外,也离不开一个提倡创新并允许失败的商业环境。
苹果最初是诞生于车库的小公司。而乔布斯在公司起步之初,没有资金、没有成品、没有原料,他先用样机打动了销售商,让销售商一次订购了50台,并声明“货到付款”;接着,他拿着销售商的订单跑去原料供应商那里赊账,并直接将电话听筒塞给对方,表明“有能力在交货后付清款项”;其后,几个公司创始人找来亲朋好友日夜赶工,终于抢在合同期内完成全部成品,挖到了第一桶金;再往后,更是凭借这一奇迹般的成功,吸引到更多的投资与合作伙伴。
在美国,起步于车库或类似环境、但终成大业的公司不在少数,从比尔盖茨到杨致远,从迪斯尼到惠普,这些响当当的名字,都是在一问问大同小异的车库里呱呱坠地的。小企业在美国的注册、起步十分方便,即便失败也容易从头再来。在这样一个适宜初创者“折腾”的氛围里,产生“苹果”与“乔布斯”的概率,自然很高。
在盘点创新领域领***人物的同时,“乔布斯无法被复制”的呼声充斥各种媒体。
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神认为乔布斯的核心首先是创新,这是中国文化很难接受的。“创新意味着失败的概率比较高,而中国人的文化里非常害怕失败。”他表示,“中国的创新环境目前缺乏完整的系统性;而推动创新最首要的关键或许在于,要改变我们文化与教育中,增加创新成本与限制青年人刨造力开发的教育模式。”
在国内互联网领域,以周鸿神、雷***为代表的中国“创新力量”被称为乔布斯的“中国门徒”。雷***投资的小米科技近期推出了小米手机,在业界风生水起,目标几乎是“中国的苹果”。而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神直言,从乔布斯推出的一个个新产品上,他所体会到的是从用户体验出发产生的巨大创新能量。
“目前在中国不缺少创新热情和创业者,而且中国IT产业的市场潜力、市场规模并不比美国差。正是有了乔布斯这样的榜样,可以让大家在创新方面保持一点敬畏。”互联网实验室董事长方兴东说。
在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眼中,乔布斯在创新方面特别值得称道的一点在于,他总是能够看清楚行业发展的潮流,“在正确的时间看到产业时代转换所蕴涵的一些机会,从而把握机会并改变世界。”这包括,他看到IT业软硬件结合的发展趋势;包括在别人还不敢使用触摸屏等新技术时,他敢于率先尝试,并由此引领潮流。
“乔布斯”的中国未来时
美国《华尔街日报》日前历数了各国有望成为“下一个乔布斯”的人选。在美国,候选者是与乔布斯有着相同辍学经历的“脸谱”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他同时亦是最被看好的候选人;而在中国,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兼首席执行官马云也哨然入围。
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乔布斯之意义在于给任何一个国家都提供了一个如何培养“乔布斯式”天才的制度性思考。这对正在“创新型国家战略指引下”发展的中国,更显得关键。
在业界都呼唤“乔布斯式”领***人物的背景下,中国已有城市开始着手培养“乔布斯”。
宁波市新近出台了一份关于创新型领***、拔尖人才培养的《意见》。从今年开始,宁波市将以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在3个层次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拔尖人才,这一数字到2020年计划达到2800名。宁波此举被外界视为培养“乔布斯”的努力。
不过,***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的一个问题引发人们的热议:“请问,从比尔盖茨到乔布斯,哪一个是靠学校培养出来的?”
在中国,商人史玉柱曾一度被认为是最接近乔布斯的人物。马云曾打趣说:“我认为全世界只有两个人跌倒了爬起来,美国是史蒂夫乔布斯,中国是史玉柱。而且两个人都姓史。”和乔布斯所追求的科技梦想不同,史玉柱从事高科技只是权宜之计,是为了获取更高的社会名声,但当他发现卖楼花、保健品等更加暴利的行业时,就果断中止了技术创新。
“如果没有媒体、企业、***府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来树立社会多元的价值观,乔布斯式的创新人才就很难在中国出现。”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神说。
目前北京中关村和深圳已逐渐开始建立接班人选拔机制,长远的价值观、持续不断的增长性市场,也许未来伟大的科技公司在这两处“最有希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寻找中国的“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