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启蒙者,李叔同一生从事各种艺术活动,涉猎文学、音乐、美术、戏剧、金石、书法等各个领域,以其无上的智慧和卓越的才华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而当他阅尽人间的繁华和沧桑后,却义无反顾地遁入空门,使人们对他的传奇人生更增添了想要探究的欲望。
18岁那年,母亲做主为他娶了妻子。他无法拒绝母亲的好意,因为他是个孝子。但他与妻子真的没有什么共同语言,所以感情不深。
19岁那年,他与江阳张小楼、江湾蔡小香、宝山袁希濂、华亭许幻园这四位颇有才华且年岁相差无几、意气相投的年轻人有缘相识,彼此欣赏,遂结为金兰之好,号称“天涯五友”。他们经常聚会,青春做伴,时光正好。看戏、听歌、泡茶馆,整天沉浸于诗文唱和之中,风流倜傥,潇洒无羁。
后来,母亲去世,他悲痛不已。此时的他,深感人生短暂,逝者难追,心中已有了一丝遁世之念。了无牵挂的他,东渡日本求学,主修西洋画,邂逅了房东的侄女雪子。两人一见倾心,爱得痴狂。为了给雪子一个名分,他最终果断地娶了雪子为妻。
1911年,从东京上野美术学校毕业的他,带着爱妻雪子返回阔别六年的祖国,定居上海。他先后在天津高等工业学堂任美术教员,在直隶模范工业学堂任美术教员。1912年春,他自天津至上海,任教于城东女学,授文学和音乐课。同年秋,应邀赴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美术、音乐教员。1915年,应南京高等师范之聘兼任该校美术及音乐教员,每月往来于杭宁之间。
1915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一天,大雪纷飞,四周一片静谧,“天涯五友”之一的许幻园站在门外,低声对他说了一句:“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迈进,因为不想看到好友为自己伤心流泪。李叔同赶出门外,只看见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渐渐消失于风雪之中。
悲伤袭遍全身,他在雪地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随后回到家中,含泪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荡气回肠的袅袅歌声,穿过雾霭缭绕的层峦叠翠,悠悠漾出那隐约可闻的梵钟之音。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他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
1918年8月19日,38岁的李叔同悄然遁入空门,正式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号弘一。1942年10月10日,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百原寺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交妙莲法师。三天后,圆寂于温陵养老院,享年62岁。一生传经授禅,普度众生,却自号“二一老人”: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一钵了却他的浮生,钵子里盛满自由。圆寂后的他,留下了1800粒色泽斑斓的舍利子,闪烁着永恒的生命之光。
1963年,谢铁骊执导根据柔石的小说《二月》改编的故事片《早春二月》,选择《送别》作为插曲。虽然影片没有刻意突出这首歌,只是作为学生们的歌声而存在其中,但由于交代了时代背景,渲染了如诗如画的氛围,依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2年,吴贻弓执导根据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片《城南旧事》,选择《送别》作为主题歌,诗意别情贯穿始终。富有意味的是,《早春二月》的原作者柔石本人很景仰李叔同,而《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的父亲就曾经是李叔同的学生。
李叔同,一曲骊歌传天下,红尘难忘唯《送别》。歌声绕梁,人已无踪。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李叔同:余音绕梁吟《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