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的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人类安身立命之本,有必要从生态哲学的角度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新的生态价值观。
【关键词】生态哲学;人与自然;生态价值
生态哲学作为生态世界观,是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基本问题,用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分析问题,提供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新的理论框架。
一、大自然的问题
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产力,在开发与利用自然的征途上所向披靡。原子能的利用、遗传密码的破译、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发射、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这些进步充分显示了人类的智慧和能力,标志着人类征服、改造、索取自然能力的拓展和深化。然而,当人类以先进的手段向自然界进行破坏性开发和掠夺性利用而陶醉于“胜利”的时候,接而至的却是自然界的种种“报复”与“惩罚”:温室效应、臭氧层变薄、有毒化学品污染、酸雨污染、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林地草地耕地锐减、人口剧增、能源枯竭等等生态问题。
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巨大成就和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系统的严重危机纠缠在一起,引起了人们的忧虑和思索,向人们提出了严肃紧迫而又必须回答的重大哲学课题。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作为哲学的生态哲学则是以作为科学的生态学为研究对象而研究之,其本质上就是反思的思想。
二、普照大自然问题的智慧之光――生态哲学
我们所说的生态是人的生态,我们所说的环境是人的环境,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人而谈论生态环境问题,或者说生态与环境问题不同人发生关系,对人来说无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从这一价值意义上说,所谓生态环境的危机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危机,用哲学术语讲,也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尖锐化。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专门从世界观方***高度研究包括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在内的整个生态领域最普遍规律的生态哲学,其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是概括地说,一方面是当代生态环境系统的恶化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另一方面是当代人类主体认识实践的深化和生存发展需要的强化的产物。而生态哲学所以能够成立,最为根本的在于人类主体对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价值的认同与肯定上。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就有一个对世界的重新认识问题。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目的则是使它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人类从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分离出来,就有了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类总是千方百计要努力实现自己的这一需要。而相对于人类的这一需要而言,自然界有其适应性一面,即自然提供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适宜的气候,充足的光热,肥沃的土壤,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淡水,丰富的矿藏等生态资源和能源,它构成人类生存发展须臾不能离开的生物圈,没有这种适应性,也就不会有人类,因此,人类应该而且必须保护这些生态价值;又有其不适应性一面,即人类虽然“脱离”自然界而成为它的“对立面”,还必须同自然界打交道,获得生存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但是地球拥有的生态资源和能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界也不会自动满足人类的需要,这就制约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改造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态资源的破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必然带来双重结果:一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物质利益,满足其需要;另一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生态麻烦,威胁其在更高层次上的需要。因此,生态哲学认为,我们不能离开改造自然来单纯地保护自然,使保护变成被动地“奴隶式”的适应;同时也不能离开保护来盲目地改造,使改造变成对生态资源的粗暴破坏,归根结底,人们改造自然是为了满足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们保护自然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生态哲学的价值在于改变以往人类对生态环境颐指气使、任意妄为、横行霸道、蔑视生态的行为。引导人们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整体上本质上重新审视“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复杂关系,树立崭新的价值观,以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新调整人类的行为与实践,促使人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根源并服从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平衡的生态规律,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有序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生态哲学要求充分尊重人类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环境在内的生态客观规律,但并不排斥否定人的主体能动性。恰恰相反,正是为了既克服极端片面强调对自然“胜利”的唯科学论,又克服过分沉溺于对人的本质的抽象议论的人本主义,防止把人与自然割裂开来的传统陈旧、单向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行动框框。从全新的视角真正科学地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着眼并服务于“人――社会――自然”系统的有机协调高度统一。
生态哲学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以往由于价值取向的失误而造成的生态负效应的痛定思痛的严肃反思;另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当代价值取向误区的严格审查和批判以及对未来生态文明前景的深思与追求,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亦是人类摆脱危机走向生机的重大转折。
三、我们的态度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指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是抽象的、孤立的,对于人来说,它是“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先前存在的自然界是没有人类的自然界,而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人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成为人的对象同时发生。恩格斯说:“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是在他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不可能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而生存,但是人可以根据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选择、改造、控制、调节或影响自然环境,使之发生更加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变化。
在自然界面前,人这个自然存在物显示了不同于一般自然物的特征:他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作为客体是他作为主体进行活动的结果与产物;人作为主体进行活动,又不能不以他的客体存在,特别是以社会存在为前提和出发点。作为主体,他是有目的有意识受一定理想、动机和热情支配的现实的个人。作为客体,他又是不以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自从人类的诞生,自然界也显示出以往没有的特点:它既是人的物质生活的来源,又是人的生存发展活动的对象。自然界提供了表现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场所,人在对自然界的作用和改造、保护和建设之中显示自己的本质力量。而上述人的能动性和自然界的“属人性”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样“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他还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这里的“属人的”即属社会的。同样,自然界也不仅仅是天然的自然,还包括人的社会。“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这样,一个新的意义系统“自然――人――社会”发生了。
“自然――人――社会”系统有其内部本质的联系,即人类社会劳动实践。“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且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而动物的“生产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只等于零。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他们的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失。”“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用许多实例说明人类改造自然界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要警惕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要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
马克思把自然分成“天然的自然界”和“人化的自然界”。“人化的自然界”是被人类打上实践活动印记的自然,自然不是被抽象地孤立起来理解,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只能通过人类社会劳动实践活动为中介,随着人的实践活动领域的拓展而不断得到发展。总之马克思恩格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深远地透视了生态哲学的理论立点,有启示作用。
启示一:生态哲学的中心内容是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即与作为生态主体的人相对应的生态客体。自然界本身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要,人通过生产劳动去改变自然,使之适合人的需要,从而使自然进人人类历史过程。这样的自然不再是外在于人的活动,与人无关的“自因”的存在,而是和人的实践活动生存需要和发展目的密切相关的属人的自然。
启示二:生态环境是相对于人而言的。生态环境不是指没有人类就已经一直存在的永恒的自然界,而是指自然界对我们的生存发展活动有意义的那部分。事实上,当人类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以后,才懂得他与其环境的区别、他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才懂得建立他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同人的历史过程的相联系的那一部分,包括人的生存活动的自然条件(大气、土地、淡水、生物等)和人的发展活动的自然资源(生物、能源、矿产等)。
启示三:人与自然不仅存在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还存在价值关系,即被认识和被改造的自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的实际效用及其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人与自己生存环境的关系,因此人对自己活动的性质及其成果的评价,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单纯迫使自然提供更多的产物,而不考虑这种增产的负效应,特别是它的长远效果,这是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短期行为。全部人类史,特别是工业发展史表明,自然界不仅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而且是人类栖息之所,如果用双手为自己创造一个不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这将是人类的“自伐”。因此,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满足,学会尊重所有生态价值,还价值于整个生态系统。
为了我们能够顺利地生存,更好地生活。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做得到。事实上,这也是生态学哲学告诉我们的解决大自然问题的唯一办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页
[2]《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0卷,第38―39页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122页、第7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74页、第373~374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5页
作者简介:
陈经伟,男,河南新乡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毕业,现任职于河南新乡市委***校马克思基础理论教研部。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环境保护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