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2》《一夜惊喜》《唇唇欲动》集中上映,今年的暑期档成为中小成本国产片厮杀的战场。在这一场事关票房的战斗中,“小妞电影”这一名词作为上述三部电影的标签被频频提及,究竟什么是小妞电影?小妞电影有何特点呢?
电影学界把那些剧情比较轻松浪漫,多以女性为核心、男性充当配角的爱情电影称为“小妞电影”(chickflick,也被译作“小鸡电影”,chick是英语中对女性的一种称呼,语意近似中文中的“小妞”)。小妞电影的前身可以上推到好莱坞大制片厂时代流行的女性电影,那时的女性电影多半是讲一个女人在被男人伤害后如何承受苦难,自强不息后再获成功,赚的主要是成年女性观众的银子和眼泪,因此又被称为“哭片”。
随着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民权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妇女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回应这种变化,好莱坞把哭片发展成了与小妞电影很接近的“少女电影”的子类型片。这一类电影专门为女性观众准备,如《蒂凡尼的早餐》(1960)、《俏佳人》(1981)等,剧情活泼轻快,带有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把传统的罗曼司和反应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史结合在一起,最后给出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尾。
崛起的单身女性
哭片、少女电影在好莱坞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在类型上相当成熟的小妞电影。在这一类电影中,常见的女主角有这样几类:传统的灰姑娘型,如《漂亮女人》中大嘴罗伯茨饰演的薇薇安、《暮光之城》中克里斯汀·斯***尔特饰演的贝拉;现代职场女强人型,如《穿普拉达的女王》中安妮·海瑟薇饰演的桑切斯;《律***俏佳人》中瑞茜·威瑟斯彭饰演的艾丽;可爱的傻大姐型,如《BJ单身日记》中的琼斯。
在这些女主角中,往往傻大姐型的最受欢迎,她们一般都遭遇生活捉弄却总能逢凶化吉。被男友抛弃、遭上司奚落、被朋友捉弄,总之是处处不顺、出尽洋相,但是,最后时刻总会有白马王子现身,赢得美满爱情,成就辉煌人生——《BJ单身日记》中蕾妮·泽尔维格饰演了一位体重高达140斤,工作及生活都是平淡无奇的32岁单身女子琼斯,电影丝毫不差地按照上述情节发展,琼斯被男神级别的柯林·菲尔斯和休·格兰特双双爱慕,最后简直幸福到令人目不忍视。可观众们就好这一口,傻大姐的形象既唤起了观众们的认同感又唤起了优越感,可以满足双重。
另外,从身份设置上来看,小妞电影里女主角的阶级属性更多元了——原来的女主角大多是中下阶层女性,甚至是性工作者(如《漂亮女人》中的大嘴罗伯茨);现在的设置多了中产阶级甚至贵族,比如《欲望都市》(2008)的纽约金领和《公主日记》(2001)中某欧洲小国公主。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阶级层面的跨越度并未给女主角们带来更广阔的视角和更多的选择可能性。除了依然自强不息的主题,小妞们只不过是在时尚穿衣和消费能力上走得更远了一点儿,而在面对“爱情”的问题上,他们和此前哭片、少女电影的女主角一样,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一个新的童话
浪漫的爱情故事是“小妞电影”中必不可少的情节线,对于女性来说,这是吸引她们买票走进电影院的不二选择。因此许多“小妞电影”如《漂亮女人》《当哈利遇到莎莉》《电子情书》《暮光之城》等通常也被视为经典的爱情电影。
在这一经典的爱情故事中,常常是两女夺一夫或两夫争一女的模式。有趣之处在于,在两女夺一夫的模式中,往往是各方面条件都比对方差的小妞胜出,也就是此前提到过的历尽劫波终获真爱。比如在《我最好朋友的婚礼》中,大嘴罗伯茨饰演的朱利安在与富家女的对抗中,用上天赐予小妞的“运气”为自己赢得了机会,从而消弭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裂隙。从表面上看,小妞电影似乎颠覆了女权主义电影理论对好莱坞经典电影的批判。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一直以来,小妞电影所带有的女性主义意识实际上是审时度势的,只不过是好莱坞应对社会变化的一种技巧和表征。虽然自强不息,追求强烈的自我意识是小妞们重要的任务,但她们最终的任务不是自我启蒙,而是得到爱情,臣服于爱情,这样才能最终幸福。《蒂凡尼的早餐》中,奥黛丽·赫本饰演的是个典型的“淘金女孩”,出身卑微却拥有着出人头地的勃勃野心。她凭借天赋美貌周旋于各色男人之间,期望钓到“金龟婿”,但最后,在遭遇了多次挫折后,她在一场大雨中投向了真爱的怀抱。同样,在《情归阿拉巴马》中,瑞茜·威瑟斯彭饰演的女主人公也在面临事业和爱情的选择时回归了爱情/家庭,放弃了令人艳羡的大好前途。
在这类电影中,常常是以一个反秩序的女性和女性故事开始,却以一个经典的、规范的情境作为结局。说到底,最初的反抗是为了最后的臣服,不论是古老的灰姑娘童话还是新的小妞童话,好莱坞提供的永远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和商业合谋的故事范本。小妞电影是好莱坞典型的类型电影,它必然会在好莱坞的原则之下发展,审时度势的女性主义是电影工业对女性观众心理进行了刻意的迎合,但它不可能像女权主义电影那样致力于对男性中心话语和男权文化的反抗和颠覆。
消费主义和造星运动
小妞电影的故事一般发生在大都市,展示的也是都市文化和都市生活。《蒂凡尼早餐》中奥黛丽·赫本饰演的霍莉驻足流连于蒂芙尼(tifany)店门口,想象自己戴上蒂芙尼珠宝后的样子。蒂芙尼是一间于1837年开设的美国珠宝和银饰公司,是全球中知名的奢侈品公司之一,其蒂芙尼蓝色礼盒更成为美国洗练时尚独特风格的标志。
对于霍莉来说,戴上蒂凡尼的珠宝,就意味着完成了从一个在纽约打拼的底层女性到可以在这个城市立住脚的女性的身份转变。消费得起什么,你就是什么,消费带来的是身份认同,是关于自身的定位。在《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穿衣的品味(消费能力)决定了女主角的工作能力和今后的命运。
电影的自我矛盾在于,一方面,女主角要在消费的意义上完成身份转变,另一方面又要摒弃浮华虚荣。《蒂凡尼的早餐》和《穿普拉达的女王》两部电影都在处理这个内在矛盾,一个初涉社会的小姑娘,朴素简陋,来到纽约追梦,向往一种更高更好的生活,最后在获得成功的关头,选择放弃浮华虚荣,过忠于自己内心的生活。其实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美国梦故事,电影的这一内部矛盾最后是这样解决的——过忠于自己内心的生活,是通过臣服于爱情/男性来实现的,在放弃浮华的时候,也是戴上蒂凡尼的珠宝的时候。说到底,小妞电影告诉观众的还是一个传统的、倡导两性和谐的、不深究两性矛盾以及原因的美好世界。
另外,“小妞电影”不仅票房号召力高,“造星”的功力也很强大。在好莱坞真正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女演员无一例外的都是“小妞电影”的当家人物,她们占据着女星片酬榜的最前端,主导这些电影和女性观众的电影趣味。每一个时代统治这种类型电影的女演员会被称之为“甜心”,最早的小妞电影巨星可从《蒂凡尼的早餐》的奥黛丽·赫本算起,70年代有芭芭拉·史翠珊,然后是梅格·瑞恩,近两年,执掌这一个称号的是安妮·海瑟薇和凯瑟琳·海格尔。不要以为“傻大姐儿”电影容易演,老大不小的干蠢事还要看上去可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眼下最走红的小妞巨星是绯闻不断的克里斯汀·斯***尔特,她算是个异类,片酬高、名气响,虽有票房毒药的别称,但仍稳稳地身居小妞电影霸主地位。
2008年暑期,4个加起来超过170岁的女人演绎没有任何新意的《欲望都市》,在全球席卷了超过4亿美元的票房。2009年,在一片不景气中,中等成本的女性文艺片《马利与我》《求婚》《丑陋的真相》《朱莉与茱莉亚》都取得了让人瞠目的好成绩。经济学家说,正是这样的“口红效应”带动全球票房市场不降反升。
数年之后,国产片《非常完美》打着小妞电影的旗号也获得了超高的票房。接下来,《失恋33天》《北京遇上西雅***》《分手合约》等国产小妞电影纷纷上映,因为各部电影的质量和上映期不同,票房也是时好时坏。不过,有好莱坞成熟的小妞电影范本在前,国产小妞电影的创作和市场都是值得期待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妞电影:审时度势的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