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耕作多年的老菜田,尤其是具有保护设施的棚室菜田,易呈现出次生盐渍化现象。本文详细介绍了次生盐渍化土壤状况表现、危害,土壤盐渍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改良措施。
【关键词】老菜田次生 盐渍化土壤改良
耕作多年的老菜田,尤其是具有保护设施的棚室菜田,由于多年连续种植高产蔬菜作物,甚至一年四季都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作物,耕地得不到休闲养护,养分的输出大于补偿。为了获得当季作物的高产,过量施用无机化学肥料,导致土壤耕作层内盐分积累过多,土壤溶液浓度增高,呈现出次生盐渍化现象,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盐渍土壤状况表现
当土壤盐分浓度升高到0.5%~1.0%时,表现为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表土板结并出现较坚硬的盐化层。灌水时,水向下渗透速度慢,表土层一经干燥就多呈现白色结晶,尤其是前茬作物收获后,休闲期土壤表层出现的白色结晶更为明显。这就说明前茬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较严重的表土呈现青霉现象,严重的地块还出现红霉现象。
2.盐渍化土壤引发蔬菜作物生理病害
当土壤溶液浓度达到0.3%~0.4%时,多数蔬菜作物不表现出明显症状,但已产生不同程度的间接性生理病害。根系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在气温稍高时,有些高稞作物植株发生萎蔫,增加灌水量也不能缓解,植株体生长衰弱,抵抗力降低,易引发其他病害;当土壤盐分浓度达到0.5%~1.0%时,多数蔬菜作物均表现出生理病害症状。主要症状表现为植株营养生长受到抑制,叶小并萎缩,叶色深绿,叶缘翻卷,生长点处叶缘黄化并卷缩,中部叶片边缘出现坏死斑,严重时连成片,并呈现似镶金边的症状,根系发黄,不发新根。在土壤并不缺水的情况下,植株白天有时也表现萎蔫。产生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土壤溶液浓度过高,阻碍作物根系生长及吸收能力所致。尤其茄果类蔬菜果实的产量与品质受到严重影响。
3.土壤盐渍化产生的原因
造成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无机化学肥料用量过大,而且多年连续施用。由于无机化学肥料施入土壤后,除部分被作物吸收外,剩余部分与土壤中的其它离子结合成各种盐,导致耕作层土壤含盐量不断增加,土壤溶液浓度增高,若偏施硝酸铵、销酸钾、氯化钾等易引起pH值降低,更易使土壤出现盐渍化现象。在棚室作物浇水时,为防止棚室内湿度增大和地温下降,常采用“小水勤浇”的灌水方式。由于灌水量少,灌水次数多,不但没有把多余的盐分带到土壤深层,还易造成土壤板结,增加盐分在表层的积累。另外,土壤表层水分蒸发,使深层水分不断通过耕层土壤毛细管作用上移,将土壤深层中的盐分带到表层聚集。土壤耕层中未腐熟的有机肥挥发分解后,残留的硫化物、硫酸盐,有机盐和无机盐也易造成土壤盐渍化。蔬菜大棚和温室常年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中,雨水不能直接把表土层的盐分淋洗到田外或地下,也是造成土壤表层盐分积聚的重要原因之一。
4.综合改良措施
4.1深翻整地作物收获后,深翻耕地30cm左右,把含盐量较少的深层土翻到上层或与表层土混合均匀,并适量掺沙,可改善耕层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通透性。
4.2增施优质有机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地,增强土壤养分缓冲能力,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延缓土壤盐渍化进程。
4.3合理施用无机化学肥料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蔬菜作物的需肥规律,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并做到配方施肥。化肥作基肥应深施,作追肥要严格控制每次的施用量,并做到少量多次,同时要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化肥,特别是含氯或硫酸根等成分的肥料。
4.4灌水冲溶消盐利用夏秋作物收后休闲期,进行土壤灌水,使水层达到并保持3 ~ 5cm,浸泡5 ~ 7天,然后排出,使高浓度的盐分随水流出田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老菜田次生盐渍化及其土壤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