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土壤样品的正确采集决定了土壤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针对在接受送检样品时存在采集量或多或少以及在采集样品时不按程序操作等情况,侧重介绍了土壤送检样品的采集原则、采样点确定方法、采集方式、采集时间、采集量和土样采集记录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土样采集;原则;方法
中***分类号 S15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00-02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1-2]。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使测定结果如实反映其所代表的区域或地块客观情况的先决条件。原始样品即为能代表分析对象的野外采集样品,其送交实验室进行分析前,需经过充分混匀;分样后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分析样品则是将平均样品进行磨细、风干、过筛等步骤的处理而成。分析测定时,从分析样品中称取,其结果可以代表目标土壤。取得正确分析结果的关键在于采取正确的取样方法,从而保证土壤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这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第1个环节[3-4]。现对土壤样品的正确采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提供参考。
1 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
采集土壤样品根据分析项目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采样与处理方法,使采集的土样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原则上应使所采土样能对所研究的问题在分析数据中得到应有的反映。采样时按照等量、随机和多点混合的原则沿着一定的线路进行。等量,即要求每一点采取土样深度要一致,采样量要一致;随机,即每一个采样点都是任意选取的,尽量排除人为因素,使采样单元内的所有点都有同等机会被采到;多点混合,是指把一个采样单元内各点所采的土样均匀混合构成一个混合样品,以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因此,在实地采样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土地利用现状***、采样区域土壤***、行***区划***等,制定采样工作计划,绘制样点分布***,准备采样工具、GPS、采样标签、采样袋等。
2 土壤采样点的确定
在采样前,在全县范围内统筹规划,参考第2次土壤普查采样点位***,综合土地利用现状***、土壤***和行***区划***等确定采样点位,根据土地利用、土壤类型、产量水平、耕作制度等在采样点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采样单元,采样单元平均面积为6.67~13.33 hm2,且尽可能保证各个采样单元的土壤性状均匀一致。采样单元大小因区域地貌特征而异,对于温室大棚土壤,或者每30~40个棚室采1个样;大田园艺、丘陵区作物1个样代表2.00~5.33 hm2;大田、平原区作物1个样代表6.67~33.33 hm2。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农户地块为土壤采样单元,采样地块面积为666.67~6 666.67 m2,将同一农户的地块中位于每个采样单元相对中心位置作为的典型地块集中采样,以便于施肥分区和田间示范跟踪。采用GPS定位,精确至0.1″,将经纬度准确记录下来。
3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式
不管用何种方式进行采集,每个采样点土样保持下层与上层的比例基本相当,采样量及取土深度注意均匀一致。土铲采样操作时,应先铲出1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进行取土;取样器取土,应入土至规定的深度,且方向垂直于地面。
3.1 土壤物理性质样品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包括孔隙度、土壤容重等土壤结构方面性质的测定,应采用原状样品,可直接用环刀在各土层中取样。在取样过程中,尽量保持土壤的原状,保持土块不受挤压,避免样品变形;采样时不宜过干或过湿,注意土壤湿度大小,最好在经接触不变形、不粘铲时分层取样,如有受挤压变形的部分则不宜采用。土样采后要装入铁盒中保存,其他项目土壤根据要求装入铝盒或环刀,携带到室内进行分析测定。
3.2 土壤剖面样品
土壤剖面样品,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一般用于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先在选择好的剖面位置挖掘1个长方形土坑,规格为1.0 m×1.5 m或者1 m×2 m,土坑的深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大多在1~2 m,一般要求达到母质层或地下水位。观察面为长方形较窄向阳的一面,挖出的土不要放在观察面的上方,应置于土坑两侧。然后自上而下划分土层,根据土壤剖面的结构、湿度、颜色、松紧度、质地、植物根系分布等进行确定。在分层基础上,按计划项目仔细进行逐条观察并做出描述与记录,为便于分析结果审查时参考,应当在剖面记载簿内逐一记录剖面形态特征。观察记录完成后,采集分析样品时,也是自上而下逐层进行,无需采集整个发生层,通常只对各发生土层中部位置的土壤进行采集,将采好的土样放入样品袋内,并准备好标签(注明采集地点、层次、剖面号、采样深度、土层深度、采集日期和采集人等信息),加标签同时附在样品袋的内外。
3.3 耕作土壤混合样品
耕作土壤混合样品的采集一般取耕作层20 cm左右的土壤,不需要挖土坑,深度最多达到犁底层,该类土样可用于研究土壤耕作层中养分在植物生长期内的供求变化情况。对绿化带种树等植物根系较深的土壤,可适当增加采样深度。采样点的数量可根据试验区的面积而定,目的是为了正确反映植物长势与土壤养分动态的关系,通常为15~20个点,分布形式如***1所示。可采用蛇形(S形)取样法进行采样,也可以用梅花形布点取样。采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均匀,从总体上控制整个采样区,避免在堆过肥料的地方或田埂、沟边及特殊地形部位采样。采样方法是在确定的采样点上,用小土铲向下切取一片片的土壤样品,然后将样品集中起来混合均匀。
3.4 土壤盐分动态样品
为掌握土壤中盐分的积累规律和动态变化,需要采集盐分动态样品。淋溶和蒸发是造成土壤剖面中盐分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这类样品的采集应按垂直深度分层采取。即从地表起每10 cm或20 cm划1个采样层,取样方法多用“段取”,即在该取样层内自上而下,全层均匀采取,这样有利于土壤储盐量的计算或绘制土壤剖面盐分分布***。而研究盐分在土壤中垂直分布的特点时,则多采用“点取”,即在各取样层的中部位置取样。此外,因盐分上下移动受不同时间的淋溶与蒸发作用的影响很大,对采样的时间和深度应引起高度重视。
4 土壤样品的采集量
混合样品以取土1 kg左右为宜(用于推荐施肥的0.5 kg,用于田间试验和耕地地力评价的2 kg以上,可长期保存),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盘子里或塑料布上,弄碎、混匀,铺成正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4份,把对角的2份分别合并成1份,保留1份,弃去1份。如果所得的样品依然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达到所需数量为止。
5 土壤样品的采集时间
土样采集的时间因分析目的而定。为了制订全年生产计划,按地块合理分配肥料,采样时间必须在作物生育后期或收获后、施肥前进行;果园在果品采摘后的第1次施肥前采集;为了诊断作物营养需要和决定追肥时,则应在农作物生长期进行;设施蔬菜在晾棚期采集;进行氮肥追肥推荐时,应在追肥前或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采集;为了改良土壤或改进栽培技术等,则在该项生产措施的前后都要采样分析有关的项目;幼树及未挂果果园,应在清园扩穴施肥前采集。
6 土壤样品的采集记录
一是采样时间,应记录采样日期,包括年、月、日。二是采样地点及编号,利用GPS确定野外采样点的经纬度,并记录其所在的省、县、村、农户及地貌特征。三是采样方法,包括样点配置方法、混合采样点数、样点间距、采样深度等。四是采样地基本情况,包括荒地、农田、林地等的坡度、地形、利用情况等。五是采样人员等其他与采样相关的情况以及需要说明的情况等。
7 参考文献
[1] 卢中民,孙彩霞,张浩.滑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决策系统的应用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64-66.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3] 李酉开.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4] 陈翠玲,蒋爱凤,胡喜巧,等.河南省主要土类耕层中几种微量元素全量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9(7):63-6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