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嵩明县地处昆明市北部,境内河流众多,且源近流短,加之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嵩明县的水利建设比较突出。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嵩明县各大河流上有修建了大大小小的水库,在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上游水库即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
关键词:修建水库;灌溉农田;蓄水
中***分类号:[TV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209-02
中国有悠久的水利建设的规模和技术。从传说中大禹治水以来,除水害、兴水利的活动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农业经济的基础,而且是历代社会***治稳定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历代***府无不重视水利建设。从邗沟到都江堰,从芍陂到坎儿井,从京杭运河到黄河改道,充分体现了“治水者治国”的理念。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后,兴修水利,充分利用水源,向水旱灾害作斗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云南省也修建多个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
一、上游水库概况
嵩明县上游水库是嵩明县现今最大的水库,位于嵩明盆地北端嵩阳镇东北约6公里,大坝全长360米,坝高16.5米,顶宽6米,库面开阔,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总库容2610万平方米,控制径流面积213.5平方公里。担负着下游三镇5.6万亩农田灌溉及省花卉示范园区的供水及下游集镇村庄等近20万人、贵昆铁路、昆曲及嵩待高等级公路等交通干线的防洪保安任务,年供水量达3000多万立方米 。
二、“以蓄水为主”的指导思想
光绪二十四年(1898),贡生查连升写过一篇文章《开挖嘉丽泽海可以除水旱而广土地,兴农业而开财源论》的文章,提出先在下游疏通河道排除水患,然后在上游筑坝蓄水的设想。民国三十三年(1944)云南省建设厅对嵩明县嘉丽泽做过一次规划,但范围很小。建国后,***府曾对自然地理情况和历史上水旱灾害分析研究,确定了“以蓄水为主”的指导思想,一反民国时期“先泻后蓄”的作法。
“以蓄水为主”水利思想可以将嵩明县自然条件的有利方面积极利用起来,修建蓄水工程,雨季把洪水积蓄起来,旱季用以灌溉,同时蓄水也可控制调节洪水,减轻下游洪水威胁。上游水库在果马河上游,果马河上游属暴雨中心地带,年降雨量为1076毫米,年径流量一亿一千万立方米,最大洪峰出现在1909年和1933年, 1909年的最大洪峰为88.3立方米/秒,1933年为139.1立方米/秒,枯水季节最小径流量为0.5立方米/秒 。修建水库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雨水条件。另外,上游水库右岸是与河流平行的普家山,左岸是土丘及较开阔的谷地,坝址以下地势逐步扩展进入嵩明坝区,库区地势平缓。水库大坝横梗于羊街平坝通往嵩明坝子的咽喉山口,库身较为宽阔而呈带形,是比较理想的建库地形。
上游水库修建后,控制了牛栏江上游径流面积的四分之一。
三、修建上游水库的意义
(1)防洪
嵩明县是水灾高发地区。自弘治十三年(1500年)至1985年水旱灾害资料分析,嵩明县近500年间出现水灾40次,平均每12年一次,呈现出“十年一遇”的周期性。县北部的果马河即是水灾泛滥之地。
果马河上游因河道弯曲迂回,断面窄小,加之沿河农户在河中设坝拦截河水灌田,涨水时节坝拦拆除不及,难以宣泄,决堤成灾,嘉丽泽周围有将近三万亩田年年被水淹没。另外,龙津桥附近与普沙河交汇成一段成“之”字形,每逢雨季,龙津桥东的渠道形成“倒挂金钩”,水似倒流,河湾村常被水淹,“灶洞捉鱼”是为常事,田亩动辄“三年两不收”,倚伴区东部田园,变成沼泽。因此有民谣云:“月亮出来月亮青,有囡莫嫁河湾村, 半夜三更涨大水,全家老小动哭声。月亮出来月亮白,沿河好田种不得。种下庄稼不得收,全部冲下嘉丽泽。” 从俗语和民谣中反映出来的是果马河的水灾带来的极大危害,它不仅威胁着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危害了当地百姓的生命。
上游水库即是截流果马河而建,在防洪溢洪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水库分挡水坝、输水涵洞、两条溢洪道,溢洪道按500年一遇的洪水校核,泄流量115立方米/秒。
(2)灌溉
嵩明县自古有“十日无雨即旱”的说法,旱灾平均每18年一次,小程度的旱灾也是平均每6年一次,历史上曾出现过连续六年没有栽下一棵秧的记载。五十年代,水库兴修蓄水,缓解了旱情。1959年春耕生产季节,嵩明坝子遇大干旱,几个月未下过一次透雨,因上游水库蓄了三千多万方水,水库蓄的水沿灌溉渠道,流向村庄田野。至此之后,水库周围地区,包括倚伴、杨桥、小街、四营、小新街、嘉丽泽农场六个地区19个乡得以享受灌溉的利益,1400亩旱地改为水田。
近年来,杨林工业园区在上游水库实施调水方案,整个调水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日供水量为5万立方,二期日供水量为10万立方,解决杨林工业园区及周边职业教育基地、长松园片区、嘉丽泽片区等供水困难问题。
(3)拉动经济效益
首先,税费征收。1961年开始征收水费。当时是本着“量出为入”的原则,每亩征收0.5元。1964年4月灌区代表会议决定提高水费征收标准为:(1)自流灌溉大春每亩收一元,小春每亩收0.5元;(2)提水灌溉,国家排灌站负责提灌的每亩收2元,社队自建提灌的每亩收0.6元;(3)不论自流灌溉或提水灌溉,每亩均征收水费粮半市斤。1976年调整为:自流灌溉每亩收1.2元(大春0.8元,小春0.4元);提水灌溉每亩收0.6元;水费粮每亩征收1市斤 。
其次,综合经营。水库有养鱼水面3000亩,从六十年代起就逐步开展以养鱼为重点的综合经营,1975年起又先后开挖鱼种池22个,总面积50亩,修建了鱼苗孵化设施。围绕渔业生产的需要,建盖了酒厂和养猪场,以及运输业务。1975年至1981年期间,国家投资23.1万元,管理所自筹11万元,扩建生产设施。1977年至1980年省水产研究所曾在水库搞养鱼试点,年平均投放三寸鱼种20万尾,1979年成鱼产量第一次达到20吨。
(4)带动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发展
首先,公路。自水库修建以后,库区各村都修了与干线联结的公路,交通便利。1963年,下普渡村的大路加高一米,修通了横跨水库的第一条通道。1968年由水库受益社队出工,国家拨款23000元,在尖山村东北修筑了一条长400米,高7米,顶宽6米的跨水库通道,解决了东西两岸的交通问题。
其次,隧道。蛇山隧道是上游水库的配套工程,隧道凿通后,避开易塌险段,减少输水损失,满足了下游用水需要。
再次,治理排灌河流。果马河自水库以下至牛栏江全场14公里,经1966年和1972年两次治理成为排灌两用河流,用水季节,利用河槽,通过26座涵、闸、渡槽等设施,输水灌溉沿岸农田一万五千亩。
最后,修东干渠。渠首自输水涵洞消力池末端的分水闸起,沿果马河左岸由北往南至嵩昭公路19公里处穿过公路,然后沿蛇山梁子西坡延伸七公里绕过山嘴,再沿蛇山东坡又南折流往北,至龙街附近进入平坝区。1963年进行了几次扩建,所有桥、涵、闸都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皮石支砌的永久性建筑。
(5)形成文化资源
上游水库修建后,为纪念这一壮举,1959年修建上游水库纪念碑。碑青石,碑体为方柱型,高1.52米,边长0.4米。正书,阴刻。正文137行,满行17字,共2300余字。碑文以20世纪50年代后期三面红旗(总路线、、)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语言,追溯了历史上的果马河给沿岸人民造成的严重灾害和上游水库修建的全过程及水库建成后嵩明坝子发生的巨大变化。
碑文中反映了水库修建时用工、用料、技术创新的详细情况以及水库的技术参数,是研究当时水利建设的珍贵实物资料。同时,碑文中用民间小调的形式反映了水库修建前后当地人民生活的情况,以碑刻的形式保留民间小调在昆明地区目前是首次发现。2002年7月25日,嵩明县人民***府公布“上游水库纪念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17日,昆明市人民***府公布“上游水库纪念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6)体现时代风貌
上游水库修建过程中,遇到诸多的困难,而其中所体现出的奉献、团结、苦干巧干的精神是值得后人敬佩和借鉴的。
淹没区四百多户农民,以牺牲自身利益的奉献精神,主动让出土地。再者,上游水库工程大,需要人力多,直接受益的小倚伴、王四坝、东马、正义、本营、龙海等乡的农民,自动打破乡界社界,合同协作,积极出工,非受益的新街、杨林、大树、马营、南营、小营、鼠街、核桃、龙保等乡的农民,也自带粮食,自带行李,自带农具,到工地上参与建设。此外,因技术工人缺乏,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办法,边作边学,弯扎钢筋、搅拌浇灌混凝土、开采、支砌石料、烧石灰、烧红土、化验土料、检验质量等技术在劳动者中熟练地应用。工具改革飞跃发展,实现了车子化、机械化,提高了工效,加快了速度。四个月的时间涌现出300多名模范人物,锻炼出近千名各种技术能手,节约劳力35万个,节约经费 20万元,多快好省地修好了水库。
结语:
嵩明县上游水库的修建,有效抑制了水旱灾害,增加了灌溉的面积,带动了库区经济的发展,充实了嵩明县的文化资源,它是嵩明县水利建设成就的突出代表。过去的成就是今后的新起点。现今上游水库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水库有潜在的“带病”运行的风险,有些水利设施因为年代久远有所老化,除险加固、更新改造的任务还非常重;以养鱼为主的水体综合经营潜力还有待挖掘,大水面的养鱼经验不足,单位面积的产鱼量低;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任务重等。这些问题也是嵩明县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看待这些水利工程,不仅充分发挥起作用,而且达到与环境相和谐发展的目标。
作者简介:郭山云(1959-),男,云南昆明,文博馆员,嵩明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大专学历,主要从事文博工作、云南地方史及中国史研究,有浓厚的历史研究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