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里,探春可以说是除宝黛之外,才情比较高的一个。论才干,曾与宝钗协理荣国府,能力不比凤姐差。书中把她比作一朵玫瑰花,又红又香,但是有刺。凤姐在对待贾府三个带“春”字的女孩中,对她最怵,连宝钗也认为她是姐妹之中的拔尖人儿。虽然她是姨娘生的,但是很多人并不敢小瞧她。
《红楼梦》是一个极大的悲剧,许多人都逃不过命运的无情捉弄,包括探春。从高鹗的续书看,探春后来嫁了贵婿,做了王妃,她的后半辈子有了强大的依靠,而且也曾喜气洋洋地回来省过亲。可以看出,高鹗对探春也同样喜爱,不忍她苦陷于贾府的败落中。但他的构想却有悖于曹公原来为女孩们设定“薄命”的结局,曹雪芹先生笔下的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四姐妹各取其一字,便为“原(元)应(迎)叹(探)息(惜)”。所以在我看来,探春的命运绝非“远嫁并且过太平日子”那样简单。
先整体分析一下探春的性格特点。曹雪芹笔下探春的与众不同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她的闺房那气象不凡的疏朗、格局的空间感,以及室内的每一件摆设,显示出探春的非凡胸襟。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写道: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这就是超凡脱俗的“秋爽斋”,人如其斋,斋如其人,阔朗、高雅。
然而,细心的读者一定会从那花梨大理石书案中看出些许冷硬的线条美,这可是探春理性人格的真实写照。汝窑花囊及囊中的白菊,既有主人的洒脱又有恣意的生活情趣。而那颜鲁公的书法,端庄雄伟,劲道郁勃,恰是探春怀有大丈夫之志的象征。
曹雪芹赐给探春一个“敏”字,这是最恰当最准确的评价。
探春性灵敏锐,做事敏捷,心地敏慧。贾府的人送她绰号“镇山太岁”,又称“玫瑰花儿”,好看却扎人,说明探春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仪”,像一头藏爪狮子一样谁也招惹不得。倘若有人敢冒犯她,她就会像狮子一样伸爪扑倒任何人。
因此,就连恃权横行的王熙凤也惧她三分。小说第五十五回王熙凤与平儿有一段对话,是对探春才干的评价。文云:
还有一件,我虽知你极明白,恐怕你心里挽不过来,如今嘱咐你:他(她)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如今俗语“擒贼必先擒王”,他(她)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他(她)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越恭敬,越说驳得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她)一犟,就不好了。
第六十二回黛玉评价探春时对宝玉说:“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她)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作起威福来了。”宝玉说她:“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止乖而已。”可谓评价中肯。《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与探春都堪称现代女强人的典范,但是探春之所以高出王熙凤一头,关键是探春“知书识字”,说白了也就是她文化素质高,所以王熙凤不得不承认探春比她“更厉害一层了”。
如果说湘云的豪迈具有诗人气质、名士风度,那么探春的豪迈则更多地强调实现“自我”,希望生命之光能普照人间。她说过,“自己但凡是一个男人就要到世上去干一番事业”,正是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心声。这是一种***治家的气魄和风度。
正因为如此,在贾府中探春最早感觉出这个大家族所潜伏的种种危机。当然也只有一个有***治头脑的人才能敏锐地观察出来,并且敢于指出弊端的严重后果。第七十四回发生“抄检大观园”之事,探春的伤心也好,愤怒也罢,其实都是冲着一件事:这是自杀自灭的征兆。她愤怒地说:“别忙,抄你们的日子有呢!”这才是探春担心的真正缘由。只有探春一人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凤姐这样的人物怎能想到、看到并说出这一层更深的潜在危机来呢!
探春之“敏”,还有胎带来的“敏”――庶出的敏感。
探春反对迎春的懦弱忍受,也反对惜春的绕着是非走,她反对这种弱者的行为。因此,每当触及到她的出身时,她是不惜一切去抗争。这固然反映了她强的一面,但也透露她极为“敏感”的一面。
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家族中,这样的身世不能不伤害探春的自尊心,但她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她强烈地反对这种等级势力的束缚。你看,当王善宝家的挨了她一巴掌后,她大怒:“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量我是同你们姑娘那么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她),你错了主意……”
声色俱厉,义正词严,直言不讳,敢做敢当,这里维护的不仅是她个人的自尊心,更是整个家族的尊严。这种“狗仗人势”的奴才,欺负的不仅是一个小姐,更是在颠倒一种社会关系,这是探春所不能容忍的。
曹雪芹如此去写探春,其实是在塑造一个杰出的女***治家。然而她生于末世,命运多舛,只有千里东风与她相伴。这是探春的悲剧,贾家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节选自王黎冰《日边红杏倚云栽――我说探春之嫁》一文,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