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恩爱、晒宝贝、晒心情、晒想法、晒发型、晒晚饭……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朋友圈,我们的时间线里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晒”。有人认为这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流行病,也有人认为其中含有积极的成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为什么人们会对“晒”这种行为乐此不疲?它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人们似乎天生就热衷于将自己的信息展示给别人,无论在网上还是线下都是如此。据统计,我们每天说的话有30%~40%是关于自己的,到了网上,这个比例可以增长到80%以上。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我表露可能是一种进化而来的本能,它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生存优势,比如拉近和其他人的关系,或是获得一些关于我们自己的反馈,让我们可以改进自己的表现。
我们在展示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时还可以从中获得一种自发的。在一项神经科学研究中,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当人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描述自己的性格时,会激活大脑中名叫伏隔核和腹侧被盖区的区域。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这些区域与心理上的奖赏机制有关;当人们从食物或性中获得时,也会激活相同的区域。为了有机会获得这种,研究中的被试甚至愿意放弃更多的金钱报酬。可见,自我表露与食物和性类似,都是一种本能的需求。
社交网络上的各种“晒”并不是一种病,它其实是我们的自我表露本能在虚拟世界中的延续。社交网络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让自我表露变得更加方便。在过去,如果我们想告诉别人一些关于自己的事,或分享一些自己的心情想法,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针对具体的某个人进行点对点的交流。在社交网络上,同样的信息却可以多线程地扩散传播;此时,自我表露可能不再针对具体的对象,但我们心中会有一个庞大的潜在听众群。我们知道,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时间里,我们“晒”出的任何东西可以被成百上千的人看到。社交网络的这种属性让自我表露的门槛更低、效率更高,同时也放大了它的心理。也许这就是人们乐此不疲地在网上“晒”东西的动力。
那么,在社交网络上“晒”出自己的生活,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交网络的重度使用者在现实生活中都没什么朋友,沉迷于社交网络只会让我们更孤独。不过研究数据却表明,社交网络其实可以减少人们的孤独感。比如在一项研究里,柏林大学的研究者将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要求他们提高Facebook的状态更新频率,另一组则保持不变。一周之后,那些提高了状态更新频率的大学生的孤独感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另一组则没有变化;更有趣的是,孤独感的下降与状态是否有人回复无关,只要增加了状态更新频率,孤独感就会下降。
除了缓解孤独,社交网络上的自我表露还可以强化和拓展我们的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很早就发现,自我表露是人际关系的剂。当我们向别人透露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分享自己的想法时,彼此的关系就拉近了一些。而作为回应,对方也会透露一些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如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让关系得以不断深入。有许多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上的自我表露也可以产生类似的效果,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增加我们的社会资本,最终提升幸福感。在这方面,似乎存在着“强者恒强”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外向、开朗、拥有更多的社会关系的人,在社交网络上往往也更加活跃。他们在社交方面的优势能够迁移到虚拟世界中,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当然,凡事不能走极端,“晒”得太多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没有人会对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琐事都感兴趣,如果沉迷于自我表露的中,把自己的全部生活事无巨细地“晒”到网上,只会令观者感到疲惫,还可能给人留下自恋的印象。此外,用炫耀性的方式来“晒”,将获得优越感作为主要目的,也容易招致反感。如果能避免这些误区,将真正有趣的东西分享出来,注重平等而高质量的交流,形成自我表露的良性循环,那么各种“晒”将为我们的社交生活提供有益的补充。
(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