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往往在“文”与“言”之间徘徊,致使教学收效甚微,那么,文言文究竟该怎样教呢?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笔者仔细研读“课标”后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言”“文”并重,既重视基本的古汉语知识,也要注重对古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基于此,我们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
一、“读”,就是读文章。初中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大多文质兼美,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学,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的方法,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抑扬顿挫之美,在反复朗读中去理解品味,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底子功夫。正如朱熹所说:“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比如教学《三峡》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错读漏读,再读出句内正确的停顿,最后把握句式,读出正确的语音、语速、语调。如: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另外,读的形式可以多样,领读、男女读、分组读、竞赛读等方式,在不断变化的朗读中,让学生熟悉并走近文本。
二、“理”,则是理解文意。文言文里稍难理解的句子,教材里都有注释。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此环节,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学生自主探寻、互释疑难、分组讨论、教师答疑等。理解文意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基本的文化常识、文言知识和文言词语。如《愚公移山》一文中“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一句,这里的“河阳”就是文化常识,古代的“阴、阳”是一个地域概念,须让学生识记。一词多义、词性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重要的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等,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分类整理记忆,从而夯实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要能准确翻译出文中重点句子,且落实到具体的重点字词上。日久,学生就能获取借助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悟”,指悟文理、悟特色。先说悟文理,初中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是“文质兼美”、“文道统一”的优秀篇章。文言文教学,旨在引领学生感悟文理,使其认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吸收民族智慧、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文化品位。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感悟文章的内涵美。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唤醒自己与文本相似、相关的情绪情感体验,以更细腻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思。联想与想象就如古文学习的双翼,它们能帮助学生走入作者心灵的深处,将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意融为一体,形成心灵的合奏与精神的共鸣。比如学习《童趣》,就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童年时的趣事,充分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唤醒自己内心和作者的情感上的共鸣;学习《愚公移山》,教师就要引领学生解读文本,领悟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则要引导学生去领悟唐雎不畏、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再说悟特色,就是要引导学生去领悟文言文的写作艺术特色,琢磨作者谋篇布局之法,揣摩其运用修辞手法之妙,领会作品言语表达的“秘妙”。如,学习孟子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孟子是如何运用大量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达到说理效果。学习《唐雎不辱使命》,则要领悟作者如何以生动的对话来刻画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体会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进而了解先秦叙事散文的艺术特色。
四、“诵”,指背诵文句。让学生诵读一定数量的优美的文言句段或篇章,能有效地增加其语言积累,增强其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其文言语感,写作时就可以达到“厚积薄发”。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进一步体会到文本的内涵,升华民族的精神,涵养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此过程,教师可结合文章的特点,给予适当引导。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等篇幅较长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炼出精巧的板书设计,这十分有助于学生的背诵。当学生能熟练诵读这些经典作品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民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人文精神就会渐入其心,甚至成为其精神底色。
五、“延”,就是延展文意。针对不同的文章,教师可选其中的一、二处延展点,或结合古今中外类似故事、或联系当前社会实际,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辩论,甚至开展小练笔。此举,一方面可以升华课文内容,增加课堂的厚重感,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其视野,培养学习兴趣,比如学习《童趣》,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自己小时候的趣事,既激发其学习兴趣,又提升其写作能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如学习《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后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讨关中国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化人格,并写成小文章,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思想。另一方面渗透“学以致用”的意识,让学生运用前人的智慧去思考、去解决当前的问题。比如,学了《唐雎不辱使命》一课,可引导学生针对当前南海争端,中日关系等,谈谈自己的看法。
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既要重视“言”的积累,又要重视“文”的品味,展开读、理、悟、诵、延五步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和品读鉴赏能力,滋养心灵,提升修养,传承文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文言文教学“五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