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见病人的第一个表情就是微笑:天凉为病人查体前,他总是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尽可能地少暴露病人的身体;查房时,他总是轻手轻脚地关门开门:手术前,他总是在电梯口等候病人,让患者在麻醉前看到医生……这些不起眼的细节,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坚持了50多年。
去年7月,这位退休后每年还要做100多台手术的老医生病倒了:胃癌晚期。平时酷爱棒球、会说山东快书的老头儿在病床上承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在华主任病房外,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把他们对华主任的感激和祝福写在一本朴素的留言册上。其中一篇很简单,但很有震撼力:“纯粹,高贵”。
华大夫是新中国第一批8年制医学毕业生,从跨进医学院的第一天起,他的梦想就是一辈子当个好医生。
不能手术了,请转达对他们的歉意
63岁的杨华老人患甲状腺肿物,有幸遇上了华益慰这样的好专家。去年7月25口这天,华益慰做的最后一台手术就是为杨华做的甲状腺肿物切除手术。因为考虑到手术后的美观,华益慰精心地开好刀,细心地缝好每一针。对每一名患者,华益慰都是如此。就在手术当天,本来已经约好为他做胃镜检查,可华益慰为了不影响病人的情绪,依然平静地走进手术室。
手术后第二天华益慰就住进病房,8天后,他全胃切除。
在总医院外一科主任的岗位上,华益慰为上千名癌症患者延续了生命。患者信任他,医院需要他,1998年退休后,他又被返聘到医院专家组,继续在临床一线挑大梁。
像在职时一样,华益慰天天不歇气地忙碌,每年的大大小小的手术量要做100台以上。去年5月,华益慰明显消瘦,体重减轻了十公斤。与癌症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他,十分清楚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可手术一台接着一台,自己的检查只好一拖再拖。直到7月19日,他才做了胃肠造影。胃癌征兆明显!看过华益慰胃肠造影的几位医生一齐沉默了。
华益慰最后主治的患者很快康复出院了,然而,他自己却再也没能离开过病床。死神一步步向他逼近
一张保存了9年的存折
怕生病,怕手术,几乎是所有人的心理。有的上了手术台,又害怕医生不用心做,为保险起见,一些患者用“红包”来铺路。华益慰是***内外著名的外科专家,慕名找他看病的,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战士,有富豪大款,也有平民百姓。对付“红包”现象,华益慰有两招,一是坚决拒绝,另一个就是对顾虑大的患者,术前先收下,术后再退还。但这两招也有一次失灵的时候。他就将“红包”以患者的名字存在银行,找到机会,随时退还。在华益慰的抽屉里,就保存这样的一张存折。
9年前,华益慰为一个名叫张秋海的普通工人的妻子做了小肠癌手术,事后张秋海送给他一个1000元的红包。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再找到合适的机会退还给张秋海。华益慰只好到附近的银行,以张秋海的名字把钱暂时存起来,待找到后再退还。转眼9年过去了,没退掉的1000元钱,华益慰一直记得。躺在病床上,他还念念不忘,反复向家人交代: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到张秋海,把存折退给他。当老伴儿带着他的嘱托和存折辗转找到张秋海时,看到这张保存了9年的存折、听到华主任病倒的消息,张秋海老人失声痛哭:“这个存折我也不要了。”老人决定把存折捐给医院,作为医院医德医风教育的教材。
遗体献给医院做医学解剖
今年1月6日,华益慰因不完全肠梗阻不得不第二次做手术。这次手术后,华益慰的气管又被切开。从医56年的华益慰,十分清楚自己目前的境况。病痛中,他长久地沉默。
华益慰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医学世家,家里挂着一块匾写着“医乃仁术”。从小受到父母影响,他把敬业乐群、为人谦恭、淡泊宁静当作人生格言,操守一生。
一些慕名而来的患者,挂不上他的专家号,华益慰怕耽误他们看病,就在家里腾出一间房,方便来访的患者。这间小小的“家庭诊室”一开就是十几年。
去年5月,华益慰搬到院外新居,在布置新家时,老两口商量着将客厅隔开,专门设一间接待室,用以接待前来求诊的患者。这个计划还没来得及实现,华益慰就病倒了。
在华益慰的书房里,有一张从画报上剪下来的白求恩工作照。长子华俭说,“这张照片在我们家挂了很长时间,我父亲一直挂在书房里,我也不记得挂了多少年了。”华俭说,当时觉得没什么,现在回过头来看,“他一直是以白求恩为榜样”。
第二次手术后,华益慰考虑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把家里人叫到病床前说道:我这个病如果不好,死后的处理,按照你们爷爷奶奶的办法。尸体解剖我是自愿要做的,不保留尸体,不留骨灰,也不能说撒在哪、摆在哪。”他让儿子华新执笔,正式写了遗嘱,并在遗嘱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遗嘱这样写道:“作为医生,在多年的工作中,为病人所做的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同时还有许多惦念我的好战友、好同事,很难得,我很满足,也很感激。而身后一切的形式都不再有意义。我愿以我父母曾经的方式作身后的安排:不发讣告;不作遗体告别;不保留骨灰;自愿做遗体解剖,此事希望委托丁华野教授安排,对疾病的诊断和医学研究有价值标本可以保留。其他有关事情我愿按照我妻子张燕容的安排进行。”
2006年2月12日的北京,闷热的空气笼罩在送别逝者的默默旅程上:下午6时36分,人民的好***医华益慰在总医院走完了他73年平凡而高尚的人生。
中共中央***、国家***、中央******亲自看望、慰问了华益慰,对他的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他是***员的优秀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