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025
临床资料
2004年3月~2007年8月住院患儿中,可以经寻访确定曾服用复方苯乙哌啶过量,或者确定有口服自行配制“止泻药”,结合瞳孔缩小、嗜睡昏迷、肠鸣音消失、四肢肌张力降低等症状,排除颅内病变后可诊断为复方苯乙哌啶中毒的患儿11例。男7例(63.6%),女4例。3岁1例。患儿误服药物4例,其中1~3岁3例,>3岁1例,由乡村医疗站和个体诊所给予成型或自行配制药物7例,其中仅有1例为1岁以上。服用量已知最少的为1片(男9个月),最多的为4岁女童,1次服用10~20片。
临床表现: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嗜睡或者昏迷,有2例表现为先出现烦躁,之后转为嗜睡或浅昏迷,有4例表现出抽搐与嗜睡或昏迷交替出现,于嗜睡或昏迷中,所有11例均同时伴有四肢肌张力降低。有7例患儿伴有发热,体温多为稽留热,经院外退热***仍持续在38.0~39.5℃,有9例有不同程度的瞳孔缩小和对光反射迟钝。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伴腹胀,腹部叩诊呈鼓音。1例出现呼吸抑制。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6.4~20.1)×109/L,其中6例白细胞总数升高者,均伴发热;3例白细胞总数正常。
结 果
每个患儿给予纳洛酮0.01~0.02mg/kg静脉注射。对于外周血象高于10.0×109/L的患儿给予抗生素应用。出现烦躁、抽搐的患儿给予鲁米那10~20mg/kg负荷量,5mg/kg维持量肌注和甘露醇2.5ml/kg,减轻脑组织能量损耗及水肿[1]。发热、抽搐的患儿给予适当糖皮质激素应用,减轻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并减少能量损耗。同时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营养脑组织***,患儿均在***24~48小时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访2周,未发现神经系统后遗症。
讨 论
复方苯乙哌啶含0.25mg苯乙哌啶(地芬诺酯,DPX),0.025mg硫酸阿托品(ATR),苯乙哌啶又名地芬诺酯,是人工合成的哌替啶衍生物,有与吗啡相同的基本结构,作用于阿片受体,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过量引起嗜睡、昏迷及各种程度的呼吸抑制甚至呼吸停止。可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通过抑制肠黏膜感受器,清除局部蠕动反射,而减弱肠蠕动,同时增加肠节段性收缩,使肠内容物通过延迟,有利于肠内的水分吸收,也具有收敛作用,味稍甜[2]。
本药品价廉而易于取得,故广泛为乡村医疗站和个体诊所应用,而且为追求疗效,使用量多偏大。我院11例中,患儿自行误服中毒4例(36.4%),医源性服药中毒7例(62.6%),大于自行误服中毒的患儿。误服中毒患儿均为1岁以上患儿,医源性中毒患儿小于1岁的6例,远大于1岁以上的1例。出现抽搐、呼吸困难的患儿多为1岁以下的患儿,可以得出医源性中毒的危害要远远大于自行误服中毒的结论。见表1。
DPX的药理作用无法引起发热和抽搐,ATR的半衰期比较短,也不能完美的解释11例患儿中7例出现持续发热,4例出现抽搐的情况。结合发热患儿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多升高,应考虑DPX减慢肠道蠕动后,肠内容物通过延迟,直接造成肠道内细菌及其代谢产物被吸收入血,造成菌血症或毒血症,引起发热,导致中毒性脑病而引发抽搐。
***腹泻应针对病因,急性腹泻避免用止泻剂,尤其是对感染性腹泻。复方苯乙哌啶可用于功能性腹泻,婴幼儿腹泻应以综合***为主,最好不单用此药。尤其应用大剂量复方苯乙哌啶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应引起重视[3]。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如菌痢、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肠炎等;非感染性腹泻常见于受凉、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糖不耐受、胃肠功能紊乱及甲亢、糖尿病、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感染性腹泻可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如盲目止泻,反有闭门留寇之嫌,造成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吸收入血,造成全身性感染、中毒性脑病,甚至细菌性脑膜炎,加重了病情。
虽然使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可以有效解毒,但如果一旦形成败血症、中毒性脑病和细菌性脑膜炎,病情就会变得不易控制,且医疗成本更是大大增加。还是应该增加安全用药宣传,加强用药监督,完善医疗制度以避免过量用药。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家庭备用药应放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以避免儿童误服。
参考文献
1 焦善龙.纳洛酮抢救小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24例分析.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5.
2 陈翔,陈顺烈,黄汉津,主编.儿科药物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 高玉卿.复方苯乙哌啶中毒9例临床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8,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复方苯乙哌啶中毒11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