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蒙台梭利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她的《童年的秘密》这本著作集中阐述了她的儿童教育观,书中对幼儿教育之谜进行着探索和解答,为儿童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本文论述了她的儿童教育思想。
关键词:蒙台梭利;儿童教育观;儿童发展
中***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149-02
一、蒙台梭利简介
玛丽亚・蒙台梭利(Mana Montessori,1870―1952)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被称为“儿童世纪的代表”。其主要著作有《教育人类学》、《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等。《童年的秘密》是蒙台梭利集中阐述其儿童教育观的一本著作,书中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分析了幼儿心理歧变的种种表现以及成人和儿童的冲突,论述了幼儿教育原则及教师父母的职责。蒙台梭利对“童年的秘密”所做的探索和解答,对儿童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对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极富有启发意义。
二、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
(一)对儿童的认识
1.儿童是***存在的个体。蒙台梭利认为自从儿童诞生,就成了与众不同的个体,同时儿童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无助、被动,那样依赖成人。她反对传统儿童观中对儿童的错误认识,儿童权利被埋葬在所谓的秩序与正义的偏见之下。它甚至直言“幼儿是人类未来的命运和希望”。
2.儿童具有潜在的能力。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内在的生命力”,这种内在的生命力就是儿童本身生长的需要和可能。她把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说是“实体化”,在她看来幼儿内含着生机勃勃的冲动力,他们是内藏在儿童身上的个人能量,正是这种本能的自发的冲动,赋予他们积极的生命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发展。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儿童有两种本能:主导本能和工作本能。主导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它使儿童能在生命的初期适应外界的环境,是个体得以生存的保障。工作本能是儿童发展的动力,可以说幼儿正是通过不断地工作进行创造,使自己得到充分的满足并形成自己的人格。
3.儿童心理发展的隐藏性和可吸收性。幼儿不仅作为一种肉体的存在,更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只是他们的精神深深地隐藏着,不立即表现出来。此外幼儿还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积极地从外部世界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并有一定选择地进行吸收,成为他心理的一部分。一个人在童年期所获得和吸收的一切会一直保持下去,会影响其一生。
4.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各种“敏感期”。她所说的敏感期是指由于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不同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有特殊的兴趣和爱好而导致对这些事物或活动的选择性吸收。蒙台梭利的敏感期包括对秩序、细节、行走、手、语言等几个方面。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理论,是她儿童观的重要内容,她许多的教育方法都是基于敏感期提出来的,这对儿童早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她理论的一个根基。
(二)成人与儿童的发展关系
对成人来讲,儿童的心灵是一个深奥难解的谜,成人总是根据他的外在表现,而不是他内在的精神力量做出判断。蒙台梭利指出当儿童发展达到它能够***行动的阶段时,成人和儿童的冲突也就开始了。儿童与成人的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成人不应该成为儿童***活动的障碍,也不应该代替儿童去进行那些他们生长和发展所必要的活动,应该净化自己心中的爱,努力去理解儿童的内心需要。
(三)儿童的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应该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让他们的精神生命得到自由地发展;成人应该理解儿童和儿童的内在需要,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地活动,保证每个儿童能够遵循自己的内部法则的自由。作为成人的父母要转变对儿童的态度,他们必须像谨慎地承担某种职责的人一样地保护儿童,并深切地关心他。儿童的父母应该净化自然已移植在他们心中的爱,他们应该努力去理解,爱是未被自私或懒散所污染的深沉情感的有意识的表达。父母应该关心这个当今重大的社会问题,关心世界上为承认儿童权利而进行的斗争。对于教师,他们必须去掉内心傲慢和发怒等坏脾性,应该尊重理解儿童,与儿童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引导儿童自己去活动。他们应该对儿童进行观察,对儿童的困境进行反思,并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和指导,从精神上做好准备,但并不完全避免评价儿童。
三、蒙台梭利儿童教育观的启示
1.重视学龄前教育阶段。蒙台梭利始终认为0~6岁是人的成长中最有可塑性的阶段,儿童的敏感期大多集中在这个阶段,在高级智力活动没有完全发展之前,感觉器官已经处在形成期了,所以在蒙台梭利的研究中,特别是在感觉训练中始终将0~6岁作为研究的最重要的内容,她所提出的教学方法也大多适合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这一时期幼儿的教育十分重要与迫切,这与我国当前重视学前教育,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与研究相一致。
2.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要认识到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肯定幼儿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发展动力,应该将幼儿看作一个完整而***的人,并对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与作用有全新的认识,在教育中学会尊重幼儿。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措施。她指出教师要“站在学生身后”提倡教育中为儿童准备有准备的环境,让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由操作,成为活动主体。根据她们发展年龄阶段的特征和敏感期而特别设计教具,有整洁的室内环境和良好的师幼关系。教师在其中观察儿童,并适当提供帮助。我们为幼儿提供教具,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提供教具引导儿童,让儿童与教具在互动中实现自我,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为我们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定位提供了参考。在对幼儿实施教育时也应对幼儿的心理问题进行关注。作为幼儿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学会倾听幼儿的意见,并重视这些意见的价值以及所反映出的关于幼儿的真实想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有正确的引导,教师应积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班级环境。基于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关注幼儿的自我接纳、自我了解和自我强化,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关注幼儿潜能的发挥。为幼儿生活的空间营造一种宽松、积极和健康的氛围。除此还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幼儿进行对话、交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的需要,使儿童体验到价值和尊严。此外,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对幼儿有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并把幼儿从所有的障碍物中***出来。教师必须要和幼儿建立一种新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平等、民主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获得幼儿的信任,给幼儿带去自由、安全的感觉,进而引导幼儿自己去进行活动。教师还应该对幼儿遇到的困境进行反思,并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与指导。
3.重视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蒙台梭利认为,在幼儿的生长和发展中,幼儿和成人(父母和教师)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而且这种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要促使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就必须消除幼儿与成人的冲突,就必须让成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彻底的反思与变革。成人必须从自己身上找到导致压抑幼儿的那些无意错误,并对幼儿采取一种新的态度。作为父母除了对幼儿给予生理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外,还应该关心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父母应该学会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教育观念,学会重新认识自己孩子的地位,应该承认孩子所拥有的潜力,并用发展的眼光继续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
参考文献:
[1]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马荣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伟光(1988-),女,河北承德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