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桥梁的施工技术对桥梁的截面、跨径、线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今建设的桥梁中一般是经济实用的刚构桥。针对刚构桥施工技术,本文介绍了它的施工方法、工序,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及施工中需要监测的指标等。
【关键词】 桥梁建设;刚构桥;施工;技术要点
在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刚构桥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桥型,在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桥梁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桥梁建设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施工技术则是建设过程中最关键因素,随着科学的进步发展,刚构桥建设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就其施工技术要点简单阐述如下。
一、刚构桥的施工技术
按照施工特点的不同,刚架桥施工技术分为支架法施工和悬臂法施工。而按照施工工序的不同刚构桥施工技术通常分为:零号桥段施工、1号桥段施工、边跨合拢段与现浇段施工、中跨合拢段施工、孔道压浆以及预应力张拉、线形控制。本文将按上述分类对桥梁建设中刚构桥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一)支架施工法
早期的刚构桥多采用这种施工技术,方法就是在支架上浇筑混凝土,特别适用于桥墩矮,特别是桥墩处于旱地的桥梁工程建设。不足之处在于工期长、施工时需要大量的脚手架,周转材占用时间较长。
(二)悬臂施工法
悬臂施工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刚构桥施工方法,悬臂施工法分类较多,总体来说其操作方法是由墩顶开始向两边逐节段建设上部梁体,形成一个“T”形的双悬臂结构,按设计预定的顺序合拢,合拢的实现需要经历较长的施工过程和体系转换过程,形成最终体系。合拢段的施工是悬臂施工法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也是桥梁体系转换的必经之路。在实现真正的合拢期间,混凝土从浇筑到施加预应力的这一过程中,影响因素非常多,比如昼夜温差、新浇混凝土早期收缩等,所以必须采取恰当的措施,保证这一阶段混凝土不开裂或者压碎,使其可以顺利合拢。
(三)零号桥段的施工
在桥墩完成后,要在预埋的牛腿上拼装一个托架。在浇筑前,一定要注意施工当地的天气变化,因为该工序中的部分技术和所用的材料受气象条件影响很大。例如:想要事先推算出连续梁的伸缩量,保证零号桥段的预留偏移量,就必须关注天气变化,然后推测出合拢段的施工气温与零号桥段的施工气温之间的差值,继而推算出连续梁的伸缩量,避免因收缩差异导致混凝土开裂。因为零号桥段的受力和结构比较复杂,预应力比较集中,钢筋密集,混凝土方量大,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保障桥梁的内坚外美,需做好水灰比的控制,使其对混凝土影响程度减至最小。浇筑时,通过合理分层和采用串筒、溜槽等方式,减少施工难度,以便更好的控制质量。浇筑完成后,可以通过内外浇水、顶板预留天窗的方法通风降温,有效避免内外的温差大而导致混凝土早期开裂的现象。此外,零号桥段的施工完成后,应注意顶面的清扫,为后续工作做好场地准备工作。
(四)1号桥段的施工
这一施工过程需要对边跨施工程序及浇筑桥段预拱度进行重点验算。参照实际参数,利用水泥浆比例1:2的混凝土铺设挂篮的轨道,挂篮一定要有足够的刚度,避免变形,以保证桥梁面的质量,并定期做负载实验,了解桥面的受力情况。一号桥段的混凝土对称施工期间,需对其进行不少于7天的洒水保养。在预应力管道以及钢筋安装完成后,复测并调整上下高程以及中线坐标,保证它们与设计坐标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两桥段强度达到张拉要求后,应该做到左右对称,张拉力控制过程为10%~50%~80%~105%。
(五)边跨合拢段与现浇段的施工
以往的现浇段往往采用膺架法施工,导致成本增加,故而近来很多桥梁建设采用零号桥段技术进行施工,以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相对于零号桥段施工,在这一工序中,搭建和设置托架时应该考虑到交界墩的偏受压,必要的时候,采取反拉配重。边跨的合拢段应该采用吊架进行施工,利用挂篮的底模作为合拢段的底模,挂篮的模板作为外侧模,合拢段的前后桥梁段应设置预留孔。合拢时,在梁段上布置相当于合拢段一半重量的水箱作为平衡,边浇筑边减载,保证合拢段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7天的保养期,保证达到90%的强度后,应该及时地张拉边跨的合拢束。刚构桥此工序中张拉至设计应力的50%,经一昼夜的温差, 观察无异常后方可浇筑合拢段混凝土。边跨合拢后,体系转换成单悬臂。
(六)中跨合拢段的施工
该工序是在上个合拢段施工完成后进行,中跨合拢段的施工采用一端挂篮合拢,一端挂篮拆除,但同时保证“T” 结构的平衡的方式。中跨合拢段混凝土浇筑前,在“T”结构两端加水箱保证合拢段混凝土的平衡,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同时泄掉水箱内的水,监测并保证浇筑时合拢断面受力在合理范围内。进行这一工序是,要选择最低气温的实践,以减少单悬臂的冷热变化所带来的位移差距,避免对合拢段造成影响。混凝土施工之前,必须要计算张拉力进行计算,合拢段混凝土的强度要比悬臂梁整整高出一个等级,并适当添加一些膨胀剂,避免混凝土收缩后, 梁段的结合处产生裂缝。中跨合拢完成以后,要实现从单悬臂到连续的钢结构体系的转换。
(七)孔道压浆以及预应力张拉
预应力的张拉时还要遵循两同步、三同心原则。两同步原则是指:(1)两边对称并且实现同步张拉的原则,(2)伸长量与应力双双控制的原则。三同心原则是指:(1)预应力的管道与铺垫板同心,(2)锚具与铺垫板同心,(3)千斤顶与锚具同心。挂篮前移后,进行预应力管道的压浆,压浆工艺现多采用真空设备辅助。压浆所采用的混凝土应为5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例在0.4~0.45,并添加高效膨胀剂和减水剂,压浆的最大压力宜为0.5~0.7Mpa。为保压浆质量,在竖弯管道以及较长管道上,每30至40米处应在管道的最高点设置一个排气孔 。
(八)线形控制
桥梁体的线性结构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预应力的张拉、混凝土徐变、混凝土质量等。线性控制工序技术内容复杂、含量高,可以对桥梁结构的分析具有弹性和时效性。
二、刚构桥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刚构桥的施工过程中,预应力的张拉、混凝土的浇筑、挂篮的移动等都必须遵循同步对称原则。混凝土的浇筑必须从悬臂端到浇筑梁段的方向进行,同时要尽量防止混凝土面产生裂缝等。所有的预应力施工一定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张拉的强度后能进行。
三、刚构桥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工作
在刚构桥的施工过程,要通过不断的控制测量掌握施工过程中桥梁各组成结构和部分的状态,并由此推断当前状态下的结构几何状态,并推算出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监测工作可以控制施工过程,并为下一步工序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一)墩位及墩顶的标高测量。各个桥墩位置的准确性是保证成桥符合设计要求的关键之一,而实际位置是控制施工的基础数据之一。监测桥墩位置和墩顶标高,可以为桥梁的施工控制及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二)主梁立面的几何状态监测,为桥梁的施工控制及分析提供实测数据。
(三)主梁平面的位置监测。主梁平面的位置监测就是对桥轴线进行适时观测,随时掌握桥梁结构的平面情况,确保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桥轴线的检测采用经纬仪进行。
(四)主梁顶面横坡度的监测。该监测收温度影响大,为减少温度带来的误差,测量应该安排在一天中温度最稳定的时段进行,如有必要,应对测量值作温度影响校正。
(五)温度监测。温度变化,尤其是日照温度是影响主梁挠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通过监测温度,达到调整控制模型,使其达到更接近真实施工现场的目的。
(六)结构应力监测。通过监测记过,判断桥梁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桥梁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
四、总结
刚构桥建设的施工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要求桥梁建设者掌握建桥技术,明确监测指标,严把质量关,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顺利,建成的刚后桥符合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欧小亮.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与控制技术[J].交通世界,2012(07)
[2] 张松元.连续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技术和作业要点[J]. 湖南交通科技,2012(38)
[3] 朱光宇.浅议连续刚构桥梁施工阶段质量控制[J].中国外资,2012(19)
[4] 赵春旭.桥梁建设中的刚构桥施工技术分析[J].赤子,2012(17)
[5] 张显雄.曲线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分析[J].公路工程,2010(37)
[6] 张华兵.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分析[J]. 桥梁检测与加固,2012(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试析桥梁建设中刚构桥施工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