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为北朝摩崖巨制。刻于泰山斗母宫东北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本文结合有关碑记、佛教经典、历史文献及现当代人的研究成果,对刻经书者、年代、书刻背景及方法作了分析考证,并从书法艺术角度论述了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成就和价值。
关键词:金刚经;佛教;摩崖
中***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143-01
一、经石峪金刚经概况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北齐年间刻,刻于泰山斗母宫东北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经文自东向西刻在面积约为两千平方米的巨大石坪上、四十四行,每行字数十至一百二十五字不等,其字径大小不一,大多数字为竖纵为三十五厘米,横宽四十至六十厘米,按经文应共有二千七百九十九字。
(一)书刻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大动荡、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长期处于南北***,战争频繁,生产萎顿,人民生活在灾祸和苦难之中,一方面统治者为了***人民、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大力提倡佛教,另一方面佛教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下层饱经战乱颠沛之苦的百姓所信仰,因此奉佛之潮涌动南北,同时,由于门阀士族及其知识分子信仰佛教,所以佛经翻译工作也兴盛起来,大批佛经译成汉文,写经、刻经、造像题记占了很大比例,规模空前的摩崖刻经更表现了前所未有的佞佛热情与僧侣经济的发展。
(二)书者问题
因为刻石现存字中没有书者及年代,因此书者一直是谜,在泰山经石峪,有一幅宋代***和年代(1111年――1118年)陈国瑞的题刻,其中就有对此《金刚经》石刻的记载和评价:“观经石峪、熟视笔画、字径尺余、非所能历千百年曾不灭,岂非神力护持,以遗观者?”可以看出在宋代就已经不知道它的书刻年代和作者了,对于它的书写者,更是各有其说。明代学者王世贞提出,即“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书”。乾嘉时期的学者阮元最早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进行考证,他认为是曾主持过邯郸响堂山刻经的北齐晋昌公唐邕所书,郭沫若先生1961年5月登临泰山,在经石峪中摩挲良久,见其中“世”字有缺笔,便断为唐人所书,以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后来郭老又曾在岱庙汉张迁碑中发现“世”字亦有缺笔,又改沿旧说,定为北齐人书,并题诗《访经石峪》一首,刻于经石峪石壁上:“经字大如斗,北齐人所书。千年风韵在,一亩石坪铺。阅历久愈久,摧残无代无。只今逢***,庶不再模糊。”
二、经石峪金刚经书法艺术特征
(一)“遒劲古拙,篆隶兼备”的用笔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书体虽然为隶书形状,但是完全取消隶书蚕头燕尾运笔方法,起笔和收笔突出了圆笔的特征。实际用笔中,逆锋起笔较多,在下落纸面时,需作“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的反向动作,等纸面上留下逆笔痕迹时再翻笔运行,有效地控制铺锋的范围,非常简单地写出具有各种形质的圆润的中锋笔画。
(二)“善于穿插,巧用伸缩”的结体
1、主笔突出,点画变化丰富。字体外观多取隶书造型,呈扁形。因字立形,取势横阔,字形以宽扁为主,隶意突出,字形较扁的单字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单字看上去稳如山安。
2、 左右牵让,善于穿插,巧用伸缩。《泰山金刚经》点画圆润疏朗,结体空灵虚和,许多典型构字。左右结构的字采用“争让”和“避就”的关系,如“敷”字右让左,“谛”字左让右,而“唯”“灾”则左旁抬高,右部长撇伸于左下,结合紧密,十分得体。
3、上下参差,寓正于斜。《泰山金刚经》除在左右结构中巧妙运用伸缩、揖让之法以外,还在上下结构的字中使用了上下错落布局。从而使得累叠之字端庄中富有灵气。如“章”字下部右移,但最后一笔用右弧竖取得了平衡。
4、笔画增省,工俗兼用。构字中大量运用了笔画增省的俗体字。俗体字是流传于民间的不合规范的习惯性汉字形体。俗体字往往改变笔画或更换偏旁,还有的生编硬造的字。
(三)“风神洒落,法相庄严”的章法
整体布局上气势恢宏,雄健壮美。整体用篆隶笔法,横竖画多藏头护尾,行止安详,几无提按,从起笔到收笔都是平静安逸,其结构平正舒展,我们知道,方为阳刚,圆为阴柔,摆脱方刚气血的控制,形成纯阴的圆笔,是步入“空”门的一种境界。
上述从书法三要素――用笔,结体,章法三方面对泰山经石峪金刚经进行了分析,它充分的体现出南北朝书体大融合的特征!
参考文献:
[1]泰山经石峪金刚经[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2]王思礼、赖非、万良、胡新立.邹县摩崖刻经[M].济南:齐鲁书社,1992.
[3]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4]陈振濂.中国书法发展史[M].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的书刻问题及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