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讲到治学方法时提出“虚己”一说。但是,现在的历史研究总是不经意用自己的先入之见对历史事件做出评论。对人物的评价是这样比如梁启超的评价问题,对历史事件的研究也是这样比如鸦片战争的结局问题。在历史研究中只有做到“虚己”才能不蒙蔽自己也不蒙蔽他人。
关键词:虚己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 》成书于1920年,它本来是为蒋方震的《欧洲文艺复兴史》写的序言,并不打算写成一本书。但这篇序言正如梁启超在自序中写道:“既而下笔不能自休,遂成数万言,篇幅几与原书埒。天下古今,故无此等序文。脱稿后,只得对于蒋书宣告***矣。”1可见,这部著作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个结果。
《清代学术概论》用不足十万言,对明末到清末三百年的学术进程做了个总结。用佛的生、住、异、灭将清学也分为启蒙期(生)、全盛期(住)、蜕分期(异)、衰落期(灭)四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学术都做了精辟的论述。论述学术进程的同时,梁启超也传递了一些治学的方法。在这其中梁启超是极力推崇戴震及其后人的。认为戴震治学严谨踏实,有科学的精神,这也是其学问能立千秋的关键所在,这些治学的方法在现在读来也是受益匪浅的。尤其是其主张学问研究时的提出的“虚己”一说。
在《清代学术概论》的十二节“戴门后学”中将戴震学派的治学方法做了一个总结其中一点便是“虚己”。在文中这样写道:
第二曰虚己。注意观察之后,既获有疑窦,最易以一时主观的感想,轻下判断,如此则所得之“间”,行将失去。考证家决不然,先空明其心,绝不许有一毫先入之见存,惟取客观的资料,为极忠实的研究。
这就是说,治学时要用心注意别人容易滑眼看过的地方,留心注意观察后,一旦发现线索就最容易的就是用主观的想法对看到的线索作判断。但这样一来,读书所得的线索就不存在了。考证家则不是这样,一定要空明其心,决不能有先入之见,只取客观的资料,做极其忠实的研究。由此可见,“虚己”在研究中十分重要,如果不能做到“虚己”那么你所得到的线索或者是突破口就会失去甚至是陷入以往的研究模式中;不能做到“虚己”,那么往下的研究也无法按照科学的途径进行。但是,我们在研究中是否又真的做到了“虚己”。
在历史研究中,我们最常作的就是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而且我们也习惯于对于一个人物进行盖棺定论。但是我们在评价时,总免不了掺入“先入之见”。以对梁启超的评价为例,看看我们是否做到了“虚己”。
梁启超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一生中思想也的确多变多前后矛盾。正如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自己的评价:
启超务广而荒,每一学稍涉其樊,便加论列,故其所述著,多模糊影响笼统之谈,甚至纯然错误,及其自发现而自谋矫正,则已前后矛盾矣。2
正是他的前后转变造成了对他思想评价的前后不一,在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在改良无望时,一度宣传***思想要求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此时,由于他极力支持破坏或者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和推崇,人们将他视为精神领袖。争先恐后宣传建立平等自由资产阶级性质国家的思想。随后,梁启超带着像西方学习的初衷进行了一次访美,但也正是这次访美的经历也是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次每国之行,让他在看到美国发达的经济的同时也看到了美国社会的弊端。这种发现打破了他认为西方国家什么都好的良好映像,看到了西方的缺点也就看到了中国制度的优点,于是他放弃了激进的***理论,转而走向调适。但是随着他思想的转变人们对他的评价也就发生了转变,认为他变的保守了,认为他变的开始拥护帝制了,逐渐将他抛弃。当时正是辛亥***如火如荼的年月,***思潮是受到极力吹捧的,如论你是持何种言论只要是提倡***的那就是进步的、先进的。至于你的***思想具体是什么,是否合理这些都已不重要,这种情形在辛亥***取得暂时成功时更是如此。相比之下,梁启超所提倡的调适思想,自上而下和平过渡到民主社会的思想就注定了是人嫌弃的命运。
但是我们的这种评价是否正确呢?对于各种思潮的评价似乎已经走入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维怪圈。***胜利了那***的一切思想就都是正确的,非***的甚至是对立面的调适思想就一定是错误的。这种思维模式正是我们研究存在的先入之见,我们在没有仔细研究过调适思想究竟是什么就把对它的评价强行的套入到我们的先见中快速的给了其一个定性。我们是在***取得暂时的成功时就认为***思想是完全正确的,但假如我们当时选择了调适思想呢?正如黄克武在其著作《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中说到的:
1949年之后台湾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离开了***的取向,而采取了改革与适的路子,而这种稳健的改革路线,是台湾今日***、经成就的重要基础……我们是否能说,近代中国悲剧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人们放弃了梁启超的那种调适性的现化取向,而采取了***论的转化思想?3
由此可见,调适思想也并不是完全错误的、保守的以及倒退的。只是我们用“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先入之见给予了调适思想这样的评价。梁启超本人在晚年也被认为是趋于保守了,但是保守是否是更加理性了。年轻时没有经验,一腔热血投入到***中去,遭遇了无数的失败。之后总结经验教训,思想渐趋于理性与成熟这怎么就能是保守了,应该是更加正确与科学了。其作《新民说》至今读来都不免心中激动,梁启超所提倡的这些新民思想对于现在的社会仍然需要,而且十分必要,我们现在社会的道德滑坡,人情冷漠,权利义务观念淡薄等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正是没有新民的结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中改造中国的国民性,培养新民仍然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我们对于梁启超及其调适思想的评价正是我们没有做到“虚己”,没有做切实客观的研究,用自己的先入之见给了自己想象中评价的结果。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对于鸦片战争的研究。一直以来,我们都把鸦片战争的失败归结于清朝的不抵抗、没有坚持用林则徐进行抵抗。而是用了琦善,琦善一到就进行各种妥协。这种论断也一度增深了我们对琦善的厌恶,树立了林则徐的英雄形象。但是,我们在得出这些结论的时候,并没有对鸦片战争的实际情况做科学的研究,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奸臣模式”,用我们的先入之见来对鸦片战争进行研究。直到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才给了我们客观的解释,才使我们能够冷静地思考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问题,而不是一谈到鸦片战争就扼腕疾首;才使我们真的明白中国人在这场战争中究竟犯了什么错误,而不是一味的假设林则徐督战、清***府积极抵抗而取得胜利的结果。正如茅海建先生所说的:“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
我们在历史研究中没有做到“虚己”的情况比比皆是。我们不能做到“虚己”,存在脑中的先入之见蒙蔽了我们,使我们对历史事件不能做出理性的、客观的评价。这对于后人也是有害无益的,使得后人也受到这种先入之见的蒙蔽,一直错误的传递下去,从而离真实的历史越来越远。但这也并不是要我们事事怀疑,怀疑一切会让我们陷入无休止的怀疑圈中不能自拔。只是要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做到全面的收集客观材料,在有史料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有十分资料说七分话,断不可有七分材料说十分的话,更不可用自己的先入之见对历史做出假设的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历史研究。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新星出版社,2006
[3]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4]张品兴·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第二册
[5]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上海古籍三联书店,2009
[6]郑大华·晚清思想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注释: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朱维铮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3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