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陆地同类动物相比,生活在岛屿上它们的体形总显得有些不同,或者过于巨大,或者偏于矮小。比如一些生活在岛上的成年河马、大象和鹿,许多都比它们的陆地同类要矮小得多。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科学家多年来一直围绕这些问题在开展调查。近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李义明研究员与中科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徐峰博士等人通过相关研究,揭开了谜底。日前,这一研究的相关在国际期刊《动物生态学杂志》上。
《北京科技报》:为何要研究岛屿动物?
李义明:岛屿上的动物体形常向巨型化或侏儒化方向进化。通常认为,岛屿捕食压力、种间竞争压力、食物资源等变化和迁移选择能影响个体大小的进化。然而,这些因素对个体大小影响的相对贡献却一直不清楚。
这次我们做研究,主要是想验证岛屿动物的身体大小是否真的与陆地上的同类有差异,并找到影响身体大小的真正原因。于是我们就从研究舟山群岛的泽蛙入手,泽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它在我们的研究地点分布最广,数量最多,这比较符合我们的研究要求。
《北京科技报》:研究过程是怎样的?
李义明:这项研究从2005年开始,直到去年才结束。我们的工作分为野外采集和室内研究。每年野外工作一般从4月到8月,我们在每个岛屿上至少采集80只泽蛙,为了避免重复,每次都会对样本进行标记,并且尽量避免在一个地点重复采样。我们一共调查了20个面积大小不一的岛屿,测量泽蛙身体大小的变化趋势,然后与两个大陆地点的泽蛙进行对比。
《北京科技报》:研究结果是什么?
李义明:结果显示,岛屿泽蛙身体显著变大,并且岛屿面积越小,这种现象就越明显。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得出了相关结论:以泽蛙为代表的两栖类动物在岛屿上身体的确有变大的趋势。并且我们通过综合分析前人提出的4种因素,得出岛屿泽蛙巨型化的主要原因是其天敌种类减少,捕食压力降低所致。
泽蛙常见的天敌有鸟类、小型的兽类以及蛇等。其中,数量较多的天敌是白鹭和蛇等。不过,究竟是哪种天敌消失直接导致了这种现象,还尚不清楚。接下来,我们会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天敌是通过何种方式的作用导致岛屿泽蛙巨型化的研究课题上。
《北京科技报》:岛屿上的动物体形变化是否有规律性?
李义明:一般来说,啮齿动物的进化趋势是变大,而一些偶蹄动物(如鹿等)则出现了矮化现象。也就是说,岛屿上的哺***动物中,大型动物有变小的趋势,小型动物则有变大的趋势。生物学家将福斯特的这种概括性结论称为“岛屿规则”。这个现象最早是在哺***动物中发现的,后来陆续在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身上也找到了。
《北京科技报》:这项研究有哪些意义?
李义明:如今,在大陆上生活的很多动物,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其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和栖息地丧失,使其栖息地破碎化,形成孤立的岛屿。而我们通过研究岛屿动物如何适应岛屿环境,对今后保护大陆上一些栖息地被岛屿化的珍稀濒危动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人物介绍
李义明,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多样性与空间生态学研究组组长。长期从事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在国际重要生态学学术刊物上多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李义明:探究岛屿动物体形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