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是学校无形又无价的宝贵资产。学风和校风建设是学校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的集中反映,是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合格人才的一件根本性大事。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风、校风的构成和影响因素,提出学风、校风建设的措施,从而使其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高校 学风、校风建设 加强措施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人,使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并接受正确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高校有优良的学风、校风,有热爱***和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有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才能正确地接受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也才能学到真本领。我院是一所新组建的本科院校,是由几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考试作弊,法治观念淡薄,纪律松弛;有少部分学生酗酒、说脏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物、旷课、夜不归宿、泡网吧、不遵守作息时间、拉老乡搞小团伙等,甚至寻衅滋事,严重败坏了我院的校风。因此学风、校风建设就成为突出问题。
一、学风、校风的含义
学风,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精神面貌、学习成绩、课堂出勤、出操、考试风气等方面。简言之,是指学习方面的风气。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指其在一定人生观、学习动机、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意识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既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又是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校风,即全体教师、职工、学生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经过长期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种特有风尚。它包括学校领导和机关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等。它是一种学校集体的、稳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
二、学风、校风的关系
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明确指出:“校风是一个学校内的人物在各方面生活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趋向。所谓人物是校长、教职员、学生、校役等;所谓各方面的生活是学艺、健康、社交、服务等;所谓态度及趋向是:适合时代、环境及他种情形的要求等。由这种种要素融合成的‘空气’,就是所谓的校风。”目标的一致和角色、任务的不同,使学校人物具有方向及内涵一致而表现方式略异的相对***的心理倾向,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学作风、学生的学风和职工的工作作风。这是校风的基本构成。在高等院校这一人物集合体中,学生是占绝对多数的,他们的学习风气,品德言行,直接关系到校风的质量。因此,学风最容易体现为校风,是校风建设的归宿。校长,是教育家,是学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优良的校风要靠他们倡导,有什么样的校长往往就会有什么样的校风。以校长为首的领导集体的优良工作作风是形成优良校风的关键因素。教师则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方针、***策的执行者,他们对学生的接触是直接的、频繁的,教师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其思维方式、治学态度、行为准则无不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品德、言行和知识的积累、才能的增长,因而,教风之于学风,其影响是直接的、重要的、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校风建设中的主导因素。那么,领导对于学生呢?其接触是相对地间接的少量的,对于教师的接触才是直接的经常的。因而,领导作风对教风的影响是直接的,对于学风便是间接的。
三、加强学风、校风建设的措施
校风是无形的精神力量,可以振奋精神、激励斗志,迸发出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精神,在这种环境中养成的行为习惯使人终生难忘,将成为这个学校里每一个成员自觉奋进的动力,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繁荣和发展。优良的校风对***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起着积极的作用。优良的校风使高校能够造就出一批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者,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将使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生深刻变化。学风、校风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办学水平。要形成优良的学风、校风,就需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我们要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纪律教育,重点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的路线、方针、***策教育和“八荣八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他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爱情婚姻家庭美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和民主法制意识;进行奋斗成材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择业观、立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我们要充分发挥“两课”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广播、板报、讨论会、报告会、报栏橱窗、录像、写心得、征文比赛、调查研究等形式,促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学校、刻苦学习,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自觉调节自身行为,让学生懂学习、爱学习、抓学习、真学习。
2.严格管理。在加强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严格管理,只有两者相辅相成,学风校风建设才能收到成效。要把德育课放在首位,以严格的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约束学生,制定详细的学习、生活条例,严格按照《学生行为准则》、《学生管理规定》及学校关于学生各方面的规章做。严格规范考试纪律、考勤和考试制度;严格评优制度和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发挥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引导和管理作用;加强对学生活动的管理,开展积极健康向上、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学生自治组织的管理,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3.高度重视体育,落实国家***的有关文件。首先,改变对体育教师上课观念的看法。其次,端正教风,教风是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态度与师德的表现。教师不仅要创造和传播知识,而且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从科学知识、思想情感、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的学习任务不仅是获取知识,而且包括传承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求真、求知的道德感和责任感,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人[1]。最后,加强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充分发挥体育课的功能。调查显示,优秀的班级,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成绩是优异的,同学关系融洽,集体荣誉感强。
4.开展文体活动。学生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爱国情感,体育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自强自立能力和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团队精神。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追求“真、善、美”,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团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培养人文精神。抓好学生社团建设,引导社团开展一系列体现学校特色、学生特色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磨炼意志、培养品质、陶冶情操,围绕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两大主题,突出抓好旨在提高素质的文艺、体育活动和旨在精神文明创建的文明行为养成、校园人文环境创建、社会实践等活动,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环境。
5.注重班级及宿舍建设。班级和宿舍是学生的基层单位,是各项工作落实的关键。它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学风、校风。班主任、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切实解决学生的思想和生活问题,指导学生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抓好素质教育。要经常找班级任课老师了解学生学习和思想情况,提出教书育人的要求,着力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定期召开班会,建设良好的班风。要确立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组织动员全班学生参与制定目标,自觉为达到目标奋斗;建立健全班委会、团支部组织,形成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做好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入***积极分子模范带头作用;制定严格的班规并切实落实;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
6.教师、管理、后勤三方面育人形成合力。全校各部门、全体教职员工要牢固树立育人和服务意识,切实履行职责。教师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做好就业指导,培养良好的品质,帮助学生发展成才,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标;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言行随时都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正如***同志在1997年全国高校***建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身的。”我院近年来师资队伍发展迅速,大多数教师能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提高教育质量尽努力。但也有少数教师,由于各种原因,责任心不很强,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治学不太严谨,对学风建设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我院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发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师德教育机制,规范教师教学工作,使每位教师都爱岗敬业,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以其自身高尚的品德和作风,以其人格的魅力影响学生,既教书育人,又促进教风、学风建设。管理人员和班主任要认真履行管理育人职责,有教育管理学生的计划和策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经常深入学生、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充分发挥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渗透作用;服务人员要切实履行服务育人的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解决学生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优良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要切实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坚持疏导原则,灌输“人人皆可成材”的理念,营造“人人是教师,处处是课堂”的氛围,真正实现“三个一切”的承诺,为良好学风的形成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
学风、校风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众多方面,各方面既相互***、又相互作用。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自觉积极地投身到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才能真正使学风、校风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朱法贞.教师伦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2]林正范.大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试析加强学校学风\校风建设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