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1979年提出了前景理论,这是新经济学对微观经济学很重要的一个内容――风险决策理论的修正。文章主要对前景理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前景理论现状研究的局限性,并对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前景理论;不确定;风险;决策
一、引言
传统的经济学假设经济人是理性,自私,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并且,经济人具有内在一致的偏好,具有完备的信息和计算能力。针对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传统的容易被接受的理性选择模型是von Neuman和Morgenstern(1953)发展的期望效用理论。该理论提供了数学化的公理,是一个规范化的模型(解决了当人们面对不确定条件下的风险时,他们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在最近的几十年,该理论遇到很多问题,它的几个基础性的公理也与实验数据相违背。其主要原因是假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人生存的环境是复杂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人们的认知能力也是有局限的,因此,经济人假说具有非现实和不可检验的特点,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也正是由于其缺陷,才刺激那些热衷于研究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面对风险时的行为的发展。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1979年提出了前景理论,这是新经济学对微观经济学很重要的一个内容――风险决策理论的修正。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1979)批评了风险决策的规范型模型期望效用理论,并提出了一种替代性模型,称为前景理论。其中,理论中提出几种与效用理论的基本原则不一致的普遍效应:一是确定性效应,即和确定性的结果相比个人会低估概率性结果。KT还指出确定性效应包含了选择确定性收益时的风险厌恶以及选择确定性损失时的风险寻求。二是孤立效应,即当个人在不同前景的选项中进行选择时,他们会忽视所有前景所共有的部分。孤立效应会导致一个前景的描述方法会改变个人的决策变化。三是反射效应,当正负前景的前景绝对值相等时,在负前景之间的选择和在正前景之间的选择呈现镜像关系。
Fiegenbaum和Thomas(1988),利用1960-1979年期间美国企业数据,验证了前景理论的预期――风险与回报的关系是非线性关系。业绩低于目标水平的企业,风险与回报呈负相关,风险倾向表现为风险寻求;而业绩高于目标水平的企业,风险与回报呈正相关,风险倾向表现为风险厌恶。
Jegers(1991)和Sinha(1994)运用了Fiegenbaum和Thomas相同的方法,运用比利时和澳大利亚的经验数据,对前景理论给予了进一步支持。
Quiggin(1982)提出了RDU理论(rank-dependent utility),在这个理论模型中,效用函数一般被假设为凹的或线性的;但权重函数却不再纯粹是线性的、凹的或凸的,而是可以构造成一种混合的形式,如反S形的权重函数。
KT(1992)在吸收Quiggin的RDU思想后,提出了累积前景理论。累积前景理论用以解释随机占优等现象。在此理论中,引入了容量的概率,较好地解决了强势占优及多个结果的处理问题。这使得前景理论得到了本质的提升,大大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并提高了其解释力。
Lute(1996)对累积前景理论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累积前景理论的假设意指负指数而不是幂函数;反转的s形状虽然在一些研究中得到验证,但在更多一般测验中未得到支持。
Gonzalez和Wu(1998)对概率权重函数的形状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权重函数的两个特征值:辨别性和仰角。并依据这两个特征值构造了一种权重函数:w(p)=■
Wu(1999)通过权重函数,在CPT的基础上加入时间因素,他指出许多有意义的选择性决策问题都是延时的不确定性解决,而现在的研究又主要聚焦在那种及时解决的选择性决策问题上,因此,有必要发展一个能描述此类问题的模型,这个模型主要靠权重函数来实现,新模型中的权重函数依赖于不确定性解决的时机,因此能够捕捉风险态度和时间偏好。
Baucells和Franz(2004)发展了一个具体的对应于CPT的随机占优概念,该随机占优定理包括了CPT的价值函数、概率权重函数、损失厌恶特性。
Neilson和Stowe(2001)指出当采用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估计而来的参数很难应用,然后对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的关键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的探讨,并指出对于小概率收益类的赌局,尽管价值函数在收益区域是凹性的,但是由权重函数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充分高估小概率事件,它的作用将会覆盖风险厌恶所带来的影响。
Fehr-Ducla等(2004)研究了性别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男性和女性在权重函数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别,而在价值函数方面却没有显著的差别。女性对概率变化没有男性那么敏感,她们也更趋向于低估收益的大概率。女性在收益区域更加悲观。女性典型的比男性要更加厌恶风险。在收益区域而对大概率时以及在损失区域面对中小概率时女性都表现出更大程度的风险厌恶。
Langer和Weber(2000)把短视损失厌恶的概念拓展到短视的前景理论并预言:对于一些具体的风险投资业务,短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投资结果的吸引力。
Tom等学者于2007年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中的人脑神经实验测试也证明了投资者确实具有前景理论决策偏好特征。
(二)国内研究现状
综上可知,自卡尼曼和特沃斯基1979年提出前景理论后,国外的很多学者都集中把前景理论作为不确定条件下决策的重点研究内容,且硕果累累;但在国内,研究成果十分欠缺。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从期望效用理论和前景理论出发,来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区别,边慎、蔡志杰(2005)从价值函数和期望效用函数的不同之处,来研究推导出其两者的相同之处并得出:价值函数是效用函数的一个特例;前景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人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对概率的估计值与实际值不符合,且决策权重之和往往是小于1的。该研究者还给出证明决策权重之和只要满足代数结合律公理,不论其是否等于1,必然可以推出决策权重等于客观概率,由此便得出价值函数的表达式与期望效用函数的表达式一致。二是从前景理论的应用出发,研究我国企业的风险态度,曾进(2008)也用了Fiegenbaum和Thomas(1988)相同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企业风险倾向进行了研究,发现前景理论的预测与我国企业行为并不完全相符。当业绩高于目标水平的企业,并没有表现出风险规避或是风险厌恶;而对于业绩低于目标水平的企业,却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冒险倾向。
三、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前景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不确定风险时的决策问题,充分考虑了心理因素对人的决策的影响,其核心是人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决策时总是有限理性的;坎内曼和特维尔斯基的研究认为:人往往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而偏离经济学的最优行为假定模式,而且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往往都十分复杂,需要更复杂的符合人们心理规律的行为科学理论来解释。但是,前景理论也有其局限性和需要修正的地方:一是作为一个描述性的模型,前景理论具有描述性模型共有的缺点,和规范性模型(具有严格数学推导的模型)相比,它缺乏严格的理论和数学推导,只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描述,即我们对前景理论的研究也就是让其描述力越来越好。二是目标水平的定义还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的研究者都是用行业收益的平均值来代替目标水平,然而,前景理论断定的是公司收益的现状,而不是行业收益的平均值。面对这一挑战,前景理论该做何修正?三是前景理论作为风险下决策的描述性模型,其应用价值非常大,应用范围也非常广。对其应用研究,尤其在我国是远远不足的,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Kahneman D&A Tversky.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Making under Risk[J].Econometric,1979(2).
2.Fiegenbaum.A.,Thomsd.H.Attitudes toward risk and risk-return paradox:Prospect theory explan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8(9).
3.Jegers M.Prospect theory and the risk-return relation:Some Belgian evide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1(1).
4.Tversky Amos&Daniel Kahneman.Advances in Prospect Theory:Cumulative Representation of Uncertainty[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1992(5).
5.GonzaLez,Richard,George Wu.On the shape of the Probability Weighting Function[J].Cognitive Psychology,1999(38).
6.Neilson W,Stowe J.A further examination of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parameterizations[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2002(1).
7.TOM S M,FOX C R,TREPEL C,POLDRACK R A.The Neural Basis of Loss Aversion in Decision-Making Under Risk[J].Nature,2007(31).
8.边慎,蔡志杰.期望效用理论与前景理论的一致性[J].经济学,2005(1).
9.曾进.企业风险倾向的跨国比较――基于前景理论视角[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5).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