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举制度是汉族封建统治王朝留下来的选官制度,是汉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主要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本文从揭露科举制度与揭露科举制度的参与者两角度入手,说明《聊斋志异》与科举文化的关系。其中制度的参与者又分为考官和书生两个方面。
关键词:聊斋志异;科举制度;书生;考官
中***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76-01
中国科举制度曾被西方发达国家称为“时代的骄傲”,是“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它历经隋、唐、宋、元、明、清,产生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科举为***府从民间提拔了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它本身是中华民族长期演进中凝聚起来的制度文化资源,对我国传统社会的***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着调节作用。但是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产生了恶劣影响。
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19岁的时候,三试第一,成了秀才。之后,蒲松龄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直到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以毕生精力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一共8卷、491篇,约40余万字。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松龄故居题联,赞其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聊斋志异》首先说明了科举考试制度的荒唐,黜佳进庸。此类作品有《于去恶》、《贾奉雉》、《饿鬼》等。《于去恶》作为《聊斋志异》众多表现科场黑暗的一篇,其对考场黑暗的揭露尤为直接。作品通过陶圣俞、方子晋、于去恶三个人物表达出了作者作为一个读书人对读书人命运的一种无奈。像于去恶那样有才学的人只能感到“命不可凭,文不可恃,不如休耳。”于去恶地榜被黜后,“泫然流涕”,与陶、方二友“相对默默,殊不可堪。”但明伦评云:“非过来人,不能得知如此真切。……先生久尝此味,故言之更为亲切。”即使冥世也沾染了阳世的不好的做法,阴间的世风也随着阳间的世道变化。《贾奉雉》中贾奉雉才华横溢,却屡试不中。贾奉雉向名家郎生请教什么样的文章才能考中,“郎遂指一二人,一二篇以为标准,大率贾所鄙弃而不屑道者”。当贾奉雉表示“如此猎取功名,虽登台阁,犹为贱也”的时候,郎生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不然。文章虽美,贱则弗传。君欲抱卷以终也则已;不然,帘内诸官,皆以此等物事进身,恐不能因阅君文,另换一副眼睛肺肠也。”后来贾奉雉“集其葛冗泛滥、不可告人之句,连缀成文”。高中后他“又阅旧稿,一读一汗。读竟,重衣尽湿。自言曰:‘此文一出,何以见天下士矣!’”同样一个人,写好文章遭摒弃,写坏文章却能够高中,这种科举制度实在荒唐!
另外,对这个制度的参与者――考官与书生进行揭露,有许多写考官昏聩、贤愚不辨,书生由于科举失意而神魂颠倒的篇章。比如《叶生》、《三生》、《王子安》、《扬大洪》等。对这些人,蒲松林恨之入骨,骂他们是“乐正师旷、司库和峤”,说他们是“游神耗鬼, 杂入衡文”,处罚他们更是“去若善筋,增若恶骨,罚令生生世世不得发迹也!”“抽筋出,亮白如丝。鬼王呼痛,声类斩豕。”作者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叶生》中的叶生学问很高,但由于科举弊端,几次落榜未能考取功名,重病潦倒在家。当地的县官丁知县很欣赏叶生的文章,爱才有加,亲自陪同叶生赴京应考。叶生为了报答丁乘鹤的知遇之恩,竟忘了自己是已死之人,魂从知己,帮助丁乘鹤的儿子中举。一年后,叶生考中举人,衣锦还乡。回到家,看见门前冷落萧条,心里十分悲伤。正巧妻子突然发现叶生在院子里,对他说:“你已经死了很久,说什么富贵?之所以没有安葬你,是因为家里穷加上儿子又小。如今儿子长大成人了,马上就要厚葬你。请你不要作怪吓人。”叶生听了这番话,走进里屋一看,黑棺材明明白白地停放在那里。于是,他即刻扑倒地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作品一方面是写叶生有才学而久考不中,揭露科举考试制度埋没人材。另一方面写丁乘鹤是叶生的知己,这也含有深意。作为一个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他的知己应该是考官,但真正赏识、器重叶生的,在考场之外。作者不仅写了科举制度的黑暗,而且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腐蚀和精神摧残。《王子安》中的东昌名士王子安,临近发榜,期望甚切,痛饮后白日做梦,梦见自己中进士、点翰林,有长班侍侯,于是自念不可不炫耀乡里,大呼小叫,终为狐仙戏弄,跌落于床下。其妻冷语相对:“家中止有一媪,昼为汝炊,夜为汝温足耳,何处长班伺汝穷骨?”王子安因对功名利禄的渴望而失去理智,其精神的变态可笑又可怜。
科举虽然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但是后期,它渐渐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成了洗脑和培养奴仆的工具。《聊斋志异》揭示了科举制度下的种种悲剧,极尽其嬉笑怒骂之能事,反映了科举制度弊端及危害。
参考文献:
[1]蒲松林.聊斋志异[M].黑龙江:北方文艺出版社,2009.
[2]王承丹,徐文蕾.现实・理想・梦幻――论《聊斋志异》科举生活的三重世界[J].福建:《聊斋志异》研究,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