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誓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当年的《越人歌》,相传便是侗族先民的民歌。
这个“饭养身,歌养心”的民族,先前并没有自己的文字,靠着口传心授的大歌,将自身的民族历史、文化认知、生活常识、伦理道德等一代代传承下来。如今,侗族大歌已为更多人所熟知,并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范畴。
清新如水民乐声声
侗族是生活在我国西南黔、桂地区的少数民族,据说是古越人的后裔。鼓楼、大歌、风雨桥是侗族人的三宝。侗歌分为情歌、琵琶歌、蝉歌、采堂歌、拦路歌、敬酒歌、祭祖歌、劳动歌、叙事歌、大歌等多种歌类,其中以侗族大歌最为著名。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歌中最著名的一种歌调,主要流行于南侗(贵州省黎平、榕江、从江一带)方言区。
大歌——侗语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的意思。侗族大歌最少要三人成歌,多则几十、上百甚至上千人同声演唱,场面非常宏大。侗族大歌以众低独高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为主要演唱方式,领唱(独唱)与众唱相结合。主旋律的低声部是众唱的,声音大;而高声部由1-3个歌手在低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即兴变唱,但有时高声部也可为主旋律。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是侗族大歌的主要特点。
侗族大歌按其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又可分为四类:即嘎听、嘎嘛、嘎想、嘎吉。嘎听又称声音大歌,旋律迭宕,声音优美,模拟自然之声、鸟叫虫鸣都惟妙惟肖;嘎嘛又名柔声大歌,一般以抒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柔媚多情;嘎想称歌,以劝教戒世为主,曲调平缓,注重歌词,是传承侗家伦理的主要手段;嘎吉为叙事大歌,多以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的展开为主要内容,歌词一般较长,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为主要表现方式,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
侗歌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若干句构成一段,若干段组成一首。每首歌开始有一个***性段落,称为序歌,中间部分由若干句组成,然后有一个尾声部分,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
侗族大歌的形成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可见,大歌早在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明代邝露在其所著《赤雅》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情景,可见,侗族大歌在明代就已在侗族部分地区盛行了。
据资料可查,著名音乐家郑律成是发现侗族大歌的第一人。1956年下乡之时偶然发现了侗族大歌,认为其“打破了资产阶级音乐家和学者的谎言,填补了中国无和声的历史空白。大为吃惊并四处疾呼,引起重视(另有说法是侗族大歌最早在抗战时期被历史教师肖家驹发现)。1959年10月,黎平县侗族民间合唱团组织强大阵容进京演出,引起强烈的反响。郑律成的发现引起了法国著名音乐学家路易斯·当德莱尔的关注。1985年,路易斯·当德莱尔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侗乡考察侗族大歌,最后决定邀请侗族歌班前往法国参加1986年的巴黎国际艺术节。1986年,九位地道的侗族姑娘组成的侗族大歌合唱团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首次亮相,获得巨大成功,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此后,隐藏在大山深处的艺术不断地走向全国和国际舞台。2009年,侗族大歌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用歌声传承的民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在评价侗族大歌时说道: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民间曾有传说,侗族人不会唱歌,天上人会唱歌,侗族人就派人去天上找歌,把歌找来以后,侗家才有了欢乐。可以说,歌是天赐给侗族人的文化瑰宝。侗族小孩从会讲话时就开始唱歌,从小唱到大,小时候唱儿歌,年轻时唱情歌,年纪大了唱故事、劝世歌。
侗族大歌至少为3人起唱,在当地通常采用歌班的形式,歌班的成员一般按姓别分成男班和女班,最小的只有5、6岁,最大的20多岁。歌班的成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年纪大或成家者要退出,并充实年龄较小的成员。歌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进行严格的训练,由于侗族大歌是领唱与众唱相结合,所以歌班中要选拔出领唱和唱高声部的歌手。
侗族人以歌替书,学歌就相当于学文化。侗族人了通过创世纪史诗、英雄史诗等了解自己的历史。据侗族歌师讲,有的史诗,能唱7天7夜。作为文明传承者的歌师被侗族社会公认为最有文化的人,也最受到尊重。一位侗族歌师通常能唱上百首歌曲,教授侗歌也并没有报酬,但却是一份倍感骄傲和责任的事业。
侗族有着集体作客的习惯。“外嘿”就是集体出动到另一寨子做客。这时,主寨会用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迎接客人,即在客方歌队进入主方的必经路口或门楼前,用板凳、木柴、竹杆、绳子等杂物设置障碍,堵住路口。由主寨姑娘拦住客方的后生(或主寨的后生们拦着客方的姑娘)唱“拦路歌”,唱出各种拦路的理由,接着客方的姑娘或后生们则唱起开路歌。一开一拦,妙趣无穷。如果能顺利过关,他们将在对方村里吃到7餐饭,并和村里的歌队对唱。若不能过关,他们就只能“转战”别的村庄。这一挑战活动通常会持续7至9天。
侗族也是一个注重凝聚的民族,其聚众议事、传达信息常在鼓楼中进行,鼓楼也是侗族大歌表演的重要场所。通常是外寨的歌班来访时,主寨的歌班就邀请对方于夜晚进鼓楼演唱。男性歌班由女性歌班接待,女性歌班由男性歌班接待。演唱也有一定程序,先由主寨歌班唱《迎客歌》,客寨歌班回唱《赞鼓楼》,然后再进行对唱。对唱大歌常常通宵达旦,唱至次日黎明方散。
侗族人还有以歌为媒的传统,每当夜幕来临,小伙子三五成群哼着歌、弹着二弦琴或琵琶,串巷走寨去找姑娘们行歌坐月,姑娘们则聚集在“月堂”——某一姑娘家或鼓楼等公共场所纺纱、绣花等候着小伙子们的来临,互相对歌。在歌声中,爱意在某对男女的心中萌发,以致结缘。
未来之路何处唱响
侗歌唱到:“汉人有字传书本,侗人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这是侗族生活的真实写照。侗族大歌早已经超越了歌唱艺术的定位,成为传承和凝聚其文化传统和社会民俗的纽带。
然而在现代文明的侵入下,古老的侗族村落也在发生改变,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土壤已遭到破坏:1958年后,侗族有了自己的文字,唱歌不再是传承文化的唯一途径。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传唱侗族大歌的人日益减少,以往通过对歌寻找爱情的年轻男女,反而更爱卡拉OK。
承载民族历史和教义的叙事歌和伦理歌,由于旋律平淡,学唱难度高,其古侗语歌词又难以理解,只有一些老歌师能唱,这些价值堪比“格萨尔史诗”的艺术将随着老一辈的逝去而濒临失传。
侗族大歌和许多在现代浪潮冲击下的民族艺术一样,面临保护和传承的困境。不得不承认,侗族大歌想要回到以前的情景并无可能,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另一方面,侗族大歌也正走向更为宽广的舞台,并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流行歌手的音乐,也被加入侗族大歌元素,如歌手尚雯婕的《阿修罗》,其前奏就采用了侗族大歌的形式。 此外,在侗族歌手、幸福大街主唱吴虹飞的邀请和主导下,来自山村的侗族姑娘组成歌队,侗族大歌登上了摇滚酒吧的舞台。对侗族人来说,外出唱歌收入要比在家种田高一些,但缺乏成熟的商业渠道和途径,收入也并不丰厚。
现在,在侗人生活地区,一些年迈的歌师依旧为传承侗族大歌努力着。当地开展了“侗族大歌进校园的活动,从幼儿园到中学都有教学安排。同时,为开展文化经济,黔东南专门开辟了侗族大歌旅游线路。侗族老人王朝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便开始收集侗歌,并整理出重达4.9公斤、780页、耗时3年才打印而成的书稿《北侗民歌民俗文史拾贝集》。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一个失去文化传承载体的民族必将难以为继。当然,和我国许多面临危机的民族艺术一样,侗族大歌的保护、传承、发展之路,仍在探索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侗族大歌 流淌千年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