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各地医院门诊显示,每到冬天,骨折尤其是中老年骨折患者就会增加。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外在的环境因素,冬季很多地方天寒地冻,地面也常常变得更加坚硬,在冰雪天中更加容易让人滑倒;其二是当进入寒冷的冬天,人穿的衣服会变厚,从而在行动上变得更加笨拙,中老年人尤其如此。因此,冬天比其他季节更容易导致人滑倒,更容易骨折。
发生骨折后紧急的处理和***很关键,但骨折***后的康复护理也十分重要,如果出现任何差池的话,同样会影响患肢正常功能的恢复。“三分***,七分护理”道出了护理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性。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疗和护理有了新的认识,护理范围也随之拓展,再也不只是医务人员的事了,家庭护理同样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病程长,存在或潜在一些护理问题的患者,如骨折患者。骨折患者出院后进行家庭护理,要从饮食康复、功能锻炼、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入手。
初中后期 饮食各不同
饮食
骨折初期(1―2周)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苦瓜、冬瓜、山楂等,不宜过早进食滋补、油腻、海鲜及发物;宜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不宜食甜食、土豆等容易胀气的食物。
骨折中期(2―4周)宜进食高蛋白、高钙食物,如鸡汤、鱼肉、豆腐、猪骨汤等,但要适量而止,盲目地进补反而会延缓骨折的愈合。这里推荐一款食疗方:当归、续断各10克,骨碎补15克,新鲜猪排骨250克,混合上述食材炖煮2个小时左右,加适当佐料后食肉喝汤。
骨折后期(4周以后)《黄帝内经》曾记载“肝主筋,肾主骨”,故骨折后期,宜进食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的食物,不宜过量饮酒和抽烟。食疗方:枸杞、续断各10克,骨碎补15克,薏苡仁50克,先将骨碎补、续断加水煎,去渣取煎液,再与薏苡仁、枸杞煮粥食。
循序渐进
功能锻炼
骨折初期(1―2周)骨折初期患肢疼痛肿胀,易发生骨折部分移位或再次骨折,此期功能锻炼应以肌肉舒缩活动为主,如手握拳、足趾背伸等运动。
骨折中期(2―4周)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可缓慢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在医生的指导下,利用健肢的帮助进行手足及骨折部位的上下P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骨折后期(4周以后)此时的骨折已基本达到临床愈合标准,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的恢复。但功能锻炼须循序渐进,切勿操之过急,活动强度应以不感到疼痛为准,最好在医生指导和家人协助下进行。
“一高二察三防”
预防并发症
年老体弱和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的骨折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卧床,这些患者极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患者和家属应做到“一高二察三防”。
“一高”即患者在平卧或坐位时,应适当抬高患肢。如下肢骨折,可在小腿部垫一个枕头,让肢体远端的位置略高于心脏水平,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促进水肿消退,防血栓形成。
“二察”即注意观察患者神志和骨折部位情况。骨折固定后,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肢远端(指、趾端)的颜色、温度、感觉及运动情况,并与健侧对比,一旦发现患肢持续性疼痛、肿胀、麻木、发凉、活动受限等情况,应随时复诊。
“三防”是防褥疮、防坠积性肺炎、防静脉血栓。需要长期卧床休养的患者每日饮水量应保证2000毫升以上,每天全身擦洗两次,并用爽身粉擦于皮肤皱褶处,如腹股沟、腋窝等处,保证皮肤清洁***;每卧床2小时翻身一次,并由下往上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咯痰,防肺部感染,同时注意观察骶尾部、后背、手肘部等骨隆突处部分的皮肤变化,如出现红肿,可用红花油给予适当按摩;经常热敷按摩腹部,以促进胃肠蠕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预防老年人骨折有几点注意
户外运动。多晒太阳在冬季老年人要坚持户外运动,加强锻炼,多晒太阳,必要时可选用降钙素(如鲑降钙素)。降钙素有降低骨流失,抑制骨吸收,改善骨质疏松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老年人冬季骨折的发生。
平衡膳食。合理用药老年人要多食含钙食品,如奶制品(牛奶、***酪等)、豆制品等。少喝或不喝酒。合理使用药物,特别是老年人常用的药物更应注意,如降血压药,可引起性低血压,导致跌倒。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骨折后康复护理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