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幸福课程是以提升学生幸福指数为核心目标的课程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反映在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幸福课程实践的发展脉络和既有经验,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托建构了有中国特色的幸福课程体系。
关键词:幸福课程 幸福教育 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在全球掀起了一场“幸福***”,它势不可挡地冲击着传统心理学,也为教育学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当今以幸福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席卷全球,它强调教育要关注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注重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纷纷启动幸福教育实验、开设幸福课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我国,幸福教育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反映在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幸福课程做为幸福教育的载体,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今全国各地一些高校、中小学已经仿照国外的课程模式开设了幸福课程,但收效不尽相同。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发展,其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与困惑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理清幸福课程的产生背景与发展道路,把握幸福课题的体系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具中国特色的幸福课程,这样才能使幸福教育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一、幸福课程的产生背景
(一)现实呼唤
现今学生在享有先进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承受着多方的压力、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幸福水平令人担忧。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学生不仅仅需要获取知识、提高素质,也应该习得提升幸福水平的能力。
在西方国家,青少年的抑郁水平和抑郁程度令人震惊,近20%的青少年在中学前患过临床阵发性抑郁症,并且抑郁症的发生率已经年轻化,首次发病的年龄段从成年期转移至青少年。
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幸福水平也不容乐观。国家卫生部的资料显示,我国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不能很好适应等方面的问题。有学者对中学生的幸福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普遍偏低,其中主观幸福感极低的占被试总人数的21.1 %;较低的占被试总人数的61.5 %。显然,如此低的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不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良好品质,将妨碍终身学习理念的确立。有的研究还显示学生的学历与幸福感水平呈反比,表现为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高中生,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大学生。
(二)理论依托
教育学和心理学具有天然的联姻关系。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幸福感面临危机的时期,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又一次站在了一起,并且催生了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托的幸福课程。
积极心理学以幸福感为研究中心,它提出的幸福感是一种状态类的、具有伸展性的能够开发和提高的积极心理能力,强调增加积极情绪和实现潜能、人生价值与意义。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了获得积极情绪和幸福感可以抵御心理疾病的侵袭,并且与良好的学习水平具有协同作用。一些奋战在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积极心理学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的实际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教育理念。塞里格曼指出积极教育事实上就是在既关注传统知识技能教学同时又致力于幸福的教育,15年来他的项目组一直使用严谨的科学方法去研究学生是否可以在学校教学中习得幸福,并于2008年在澳大利亚的季隆语法学校展开了积极教育实验,这些实证研究得出的成果证实了提高心理韧性、积极情绪、充实感和意义感的技能是可以习得的,这为实践幸福课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指导。
(三)教学积淀
十余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心理工作者,为社会树立了心理教育的意识,为学校积累的大量的心理教育经验,这一切都为幸福课程实践提供了开展教学实验的平台和大量可直接利用的资源。
1999年,***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2001年***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之后全国大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心理教育工作和活动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成立心理健康中心等工作机构,为学生提供心理测验、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建立心理卫生档案。全国性的学校心理教育学术组织也相继成立,许多省市的教育机构在心理教育师资培养上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举办心理教育专职兼职教师培训班或研究生课程班、编撰教师培训用书等。各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物、教材和参考用书也不断翻新,同时,我国心理健康工作者还不断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创新研究,以及开展国内外比较研究与本土化研究。
二、幸福课程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进展
十余年来,美国和欧洲十几所大学开设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幸福课程,美国共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目前哈佛大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开设的讲授积极心理学知识的幸福课程广受欧美国家媒体关注,而该类课程的开拓者正是发起积极心理学运动的美国心理学会前***塞里格曼。
塞里格曼于1994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始启动“韧性项目”(Penn Resilience Program,简称PRP),这是一组专为中小学生设计的小组型干预课程,其目标是防御青少年抑郁症以及提升学生处理压力和问题的能力。PRP课程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如讲幽默故事、角色扮演、短故事或卡通教授学生更加客观并灵活地思考问题,以此来提高他们的乐观水平,并通过不同的小练习让学生进行强化。PRP还教授自信、创造性的头脑风暴法、决策、放松,以及其他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球有17项研究已经将PRP进行了对照组试验,研究发现该课程能够积极有效提升学生稳定的幸福感,减少学生的抑郁情绪、无望感、怀疑感、焦虑感,并在参与课程学习的两年中甚至更久后仍掌握在课程中所学到的生活、社交、解决问题、应对困难的技巧和能力,保持着抵抗负面情绪的韧性。目前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已经开始在本国移植PRP课程。
与哈佛大学的幸福课相比,英国顶尖的私立学校惠灵顿公学院的“幸福课程”则更为务实。惠灵顿公学院院长安东尼・塞尔登认为仅仅关注学生的问题行为不能促使他们走向快乐和幸福,更不能起到提升其学习水平的作用,他在剑桥大学幸福学院院长、英国积极心理学家尼克・拜利斯的指导下于2006年在惠灵顿公学院开设幸福课程,让学生学习“处理人际关系,保持身心健康,正确实现理想的方法”,目标是“让青少年成为一个幸福的并有安全感的人”。该课程吸纳了团体辅导、体育锻炼、社会实践、宗教教育、瑜伽和冥想等多种元素,关注学生的四项相互对应的能力:个人和社会,创新和物质,道德和精神,语言和逻辑。这些课程能有效帮助学生挖掘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并为学生带来成绩的提升。仅仅不过4年间,惠灵顿公学院学生高级水平考试成绩中A和B的比例从69%上升至92%,惠灵顿公学院成功变身“幸福学院”,安东尼・塞尔登也在英国教育界获称“幸福学院校长”。这样的瞩目的成绩引得英国其他学校竞相跟进并发展成英国全国性的教育新浪潮。2007年9月,英国***长宣布各公立中等学校将会开设幸福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建立自尊、挑战消极思维并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压力。
(二)国内现状
西方国家的幸福课程实践契合了经济社会人们追求幸福的强烈欲求,以至于受到世界范围内多个重量级媒体的追捧。我国香港地区紧跟世界的脚步,于2001年针对小学生启动了基于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课程计划――“成长的天空” (Understanding Adolescent Program,简称UAP)。该课程主要有两大目的,其一是及早识别有较大成长需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并提供辅导,其二是提升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的心理韧性以协助他们面对成长的挑战。UAP包括了识别机制和综合课程两部分。识别机制是一套适用于小学的“香港学生资料表格”,目的在于识别有可能在未来成长过程中出现偏差行为的学生。综合课程包括以辅导课形式推行的“发展课程”和以小组形式推行的“辅助课程”。发展课程的主题涉及情绪管理、社交能力、问题解决及目标设定等生活技能,通过课堂教学的逐年深化,以期学生将知识经验转化为实际应用,进而提升学生的效能感、归属感和乐观感。辅助课程则为识别机制筛选出的学生准备,于小学四年级为他们成立辅导小组,当他们升至五年级和六年级后再开展强化活动,并结合个案形式、家长工作坊、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做工作。研究显示,不少参与者在情绪的处理、面对问题的态度和解决能力、社交技巧、学习动机和信心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中国内地的幸福课程实践起步相对较晚。2006年4月,杭州勇进中学开展“幸福课”实验教学,通过情景剧让孩子学会认识、分享自己的情绪,启发孩子总结创造幸福的方法,并建立了幸福手册。2007年11月,郑州市秦岭路小学开设“幸福课堂”,用游戏的方式贯穿教学,以解决小学生们“经常感到不幸福”的问题。2008年4月,浙江大学心理学会参照哈佛大学“幸福课”的教学大纲,面向广大学生推出了教学生幸福的课程。同年,云南大学开设了“幸福论”选修课讲座,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把握幸福的内涵,懂得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去追求实现个人的幸福。2008年,上海引进香港“成长的天空”课程计划,在曹杨二中附属学校、风华初级中学、顾村中学进行模拟试点,并对课程改进和完善,计划在三年后覆盖全市初中生。2008年11月16日,在厦门召开的首届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校(院)长论坛号召学校开设“幸福课”,教会孩子们学习快乐。
三、幸福课程的学科体系
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府工作报告,他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在这种背景下,借鉴国内外幸福课程实践已有经验并展望其发展趋势,建构幸福课程的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幸福课程的内涵
一个比较完善的学校教育体系应该教给学生三方面的知识:关于自然的知识、关于社会的知识和关于自我的知识。前两项在现行的学校课程里都得到了落实,唯独第三项知识很少体现。幸福课程是对既存课程结构的补充,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方向指引,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托,以人本关怀为行动要求,关注学生的积极优势和积极体验,通过课堂教学、团体辅导、面对面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获得提升幸福感的新型知识和技能课程。
(二)幸福课程的任务
科学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幸福课程秉承科学发展观的取向,不仅要作为学生的“知识加速器”,更是要成为学生的“幸福驱动器”。对于学生的个体层面而言,幸福课程首先要树立学生积极的幸福观,通过对幸福的重新认知与感受强化为学生建立内在的价值观尺度;其次则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培养乐观、希望、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等积极品质;第三要促进学生养成在专业学习中的能动性、***性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幸福课程的目标
积极心理学倡导人们关注人类的积极优势,在构建人类美好生活的方面投入更多关注,它要求的是心理学在视角上的转变,而并非忽视或放弃修复人类的消极问题。幸福课程的目标也是如此,它兼容“预防”与“发展”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预防为主,通过积极心理学的专业测量工具筛选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行为偏差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活动和强化活动,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对人的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新的解读;第二个层面是发展为主,面对所有学生,激发学生自身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使学生都能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四)幸福课程的内容
课程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基本的方向。根据国内外幸福课程实践的既有经验,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应综合考虑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体验教学,可将下列3项优先列为幸福课程的核心内容:
1.介绍东西方关于“幸福”的概念和理论,重点向学生普及经过科学实证检验的是知识与技能。在积极情绪、积极优势、积极组织三个层面,积极心理学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以促进学生心理韧性、社交能力、情绪调控、认知能力、自我决定能力、自我效能感为主题的知识都可以进行参考,这些知识的有效传输都可以起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内在动机、行为控制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启发学生形成自己的幸福观。同时课程也要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德经》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都是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
2.讲授与人们走上幸福道路相关的各种故事和案例。这需要教师结合当今社会现状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以及他们的知识储备,选择学生熟悉的、具有现实性和代表性的故事和案例。尤其在参考国外教材的时候要注意本土化的转换。西方的幸福课程是根据西方生活和教育情况来编排的,他们选取的故事和案例对中国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这就不能清晰表达课程需要讲述的内容,所以在内容的选取上要慎重考虑到文化差异。
3.学生自己的生活学***验是最好的互动内容。学生说出让自己不幸福的事,教师可以与之共同分析,寻找解决办法;学生说出自己从不幸福走向幸福的历程,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学生讨论,促进朋辈思考;学生说出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享,引起师生共鸣,强化情绪上的体验。总之,学生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是幸福课程进行学生自我教育最好的素材。
(五)幸福课程的组织形式
幸福课程的内容强调学生的情绪体验与认知感悟,这就要求幸福课程的组织形式需要加强情境性、参与性和互动性。课堂教学这种知识型授课方法依然是幸福课程可以选择的方式,但团体心理活动课,还有包括面对面工作坊、小组辅导讨论、心理情景剧、心理拓展训练等活动,这些已经被证明是学生喜闻乐见又富有成效的教学途径,则是幸福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
(六)幸福课程的评估
幸福课程项目研究和医疗干预研究一样,必须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但是目前国内的幸福课程实践大多更只重视课程的形成性评价,而缺乏对课程的实时评估。在幸福课程的实践中,在关注形成性评价的同时,还应借助心理学专业测评工具或者自行设计量表对课程效果进行实时评估并尽可能对学生进行跟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