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之前
乔伊斯・梅纳德的人生曾经被闯入者改变。
1972年,刚步入耶鲁大学的乔伊斯・梅纳德给《纽约时报》撰写一篇关于同龄人生活状况的文章,这位18岁的少女表达了对周遭的厌烦之情,“我想搬到乡下去住,远离尘世。”
一夜之间,她的名字成了街头巷尾讨论的话题,几百封读者信件涌入了她的信箱。其中有一封来自乔伊斯的故乡,新罕布什尔州。署名J.D.塞林格―曾写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大文豪。
塞林格在信中夸赞梅纳德是写作天才,从此进入了她的生活,两人保持着频繁的通信,并彼此表达爱慕。“我爱上了他在信中传递的声音,”梅纳德后来在《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一书中提到,“我相信这个有着非凡声音的陌生人似乎很了解我。”
塞林格告诫梅纳德不要为名利所动,并强迫她过上隐居的生活。为此梅纳德从耶鲁大学退学,“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我都会记着您的忠告。”她开始了与53岁的塞林格同居,年龄相差35岁的两人陷入了恋情。
梅纳德以为找到了生命的归宿,但理想与现实却有着莫大的差距,真正的隐居生活对一个少女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生活的节奏放慢了,我们在一起的生活顿时变得黯然无光。”梅纳德如此描述。她多次提出想要一个孩子,但都被塞林格拒绝了。
两个人的生活变得格格不入,这段维持不到一年的爱情终结了。梅纳德被塞林格赶出了家门,不久后他就有了新的女孩为伴,因此被梅纳德称为“玩弄少女的不义之徒”。
梅纳德又开始了写作,她的作品始终围绕着美国的中西部小城,关注家庭、个体与人性,文字平实而洗净铅华,“如果不是塞林格,我或许会早早地进入纽约的时髦文化圈,成为一位闪光灯下的电视名人”。
电影之中
阿黛尔的人生也被闯入者改变了。
这位单身母亲与她的孩子亨利生活在新罕布什尔州小城。在商场里,他们遇到一个裤脚沾满鲜血的男人,他强迫着上了母子的汽车。
到家后,这个男人便把阿黛尔绑了起来。不过,这个叫作弗兰克的男人懂得如何修理汽车、换电灯泡、擀馅饼皮、教亨利投棒球、照顾邻居家的孩子,及用汤匙给阿黛尔喂饭,他逐渐融入了阿黛尔和亨利的生活。他看起来与电视新闻里那个逃狱的杀人犯大相径庭。
母子面临着选择,一开始是不情愿,之后是不惜一切。他们甚至幻想和弗兰克远走高飞。弗兰克融化了阿黛尔心头的冰山,并改变了男孩的一切。
2005年,乔伊斯・梅纳德发表了小说《劳动节》,与她自己的经历相似,小说中的主人公也遭遇了闯入者,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并没有演过像阿黛尔这般支离破碎的人物”,扮演者凯特・温丝莱特表示,“然而她的内心有一股力量,那就是把亨利抚养长大。她并没有放弃,没有在酒精和抑郁症中沉沦。相反亨利是一个很酷的小孩,而这一切都因为阿黛尔。”通过母爱这个切入点,温丝莱特找到了角色真实和成立的切入点。
《劳动节》是凯特・温丝莱特继《朗读者》斩获奥斯卡影后之后首部真正意义上担任女一号的冲奥作,她的名字在颁奖季被媒体反复提起。
这部电影同时也被温丝莱特称作是“拍过的最浪漫的电影”。影片通过闪回展示了阿黛尔同弗兰克有着相似的悲惨过去,他们之间的交流很少通过台词,相反依靠颇为微妙的化学反应,“眼神的一个交汇花去了整个周末,而手臂的一次接触成就了整段美好的假期”。片中厨房和食物的隐喻片段让人联想起《人鬼情未了》中制作陶器的场面。温丝莱特以细致入微的表演使得角色丰满,用导演贾森・雷特曼的话说,她甚至精确到“阿黛尔每一滴汗珠的滑落曲线”。
《劳动节》的风格转换对贾森・雷特曼算是一次冒险。经过了《朱诺》《青少年》和《在云端》,观众期待在他的电影中听到一种独特的声音―极为个人化但又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声音。
没有人期待一部复古《完美的世界》般的人性故事,“爱情战胜一切”的结尾似乎冒险地进入了“美国琼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恋恋笔记本》《最后一支歌》《幸运符》等片编剧)的专属领域。
《劳动节》通篇是温柔而严肃、丰满的,没有嬉笑怒骂和模棱两可的空间。尽管在情感和叙事上更加深入、成熟,但关于闯入者如何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不如参考梅纳德的《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