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从创立至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它早在公元1世纪发源于巴勒斯坦地区,脱胎于犹太教的一个小宗派,今天已传遍世界各大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中信徒最多、传播范围最广的宗教。历史的悠久使得基督教几乎可以与西方文明等同起来,产生了重大影响,音乐始终与基督教活动密不可分,基督教音乐垄断了当时所有的音乐活动,教会音乐即代表社会主流音乐。在这里我对基督教音乐中的受难曲音乐进行一个梳理。
一、受难曲
受难曲是以《新约》福音书所记述的耶稣受难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它起源于古老的神秘剧和教会礼仪,4世纪时既已存在。圣奥古斯丁在他的论述里提到,对于按福音书所记述的基督受难史的朗读是在圣周的固定日子里进行的,有棕枝主日的《马太福音》、圣星期二的《马可福音》、圣星期三的《路加福音》和圣星期五的《约翰福音》。
单旋律性圣歌样式的受难曲约始于12世纪,一直延续到17世纪。这种样式的受难曲采用单纯的圣咏风格的朗诵调,旋律并不丰富,以后成为所有受难曲样式的基础。
17世纪中叶起,受难曲在音乐形式上被认为是清唱剧的一个分支。
受难曲有礼仪性和非礼仪性之分。多声部礼仪性受难曲的实例最早出现在15世纪中叶,其中用于集体合唱的众唱段是以多声部形式记谱的。路德派受难曲也有多声性的众唱段,即所谓的“合唱受难曲”形式。以后又出现了全部歌词都以多声部配乐的华丽或音型的受难曲。
在纷乱的宗教环境里,清唱剧与受难曲这两种形式越发接近起来。清唱剧风格受难曲不同于以往的应答式受难曲和通谱式受难曲。它以各种方式改编《圣经》中的受难故事,在经文歌词中以独唱和合唱的形式插入自由创作的诗歌;在音乐形态上接近清唱剧,采用了单声部形式,并带有通奏低音。与清唱剧风格受难曲一起产生的还有受难清唱剧和一种完全抒情、沉思性的、没有对话的受难曲。与这些做法并行的另一种样式是以经文歌形式为受难曲的全部主题曲谱,它就是经文歌风格受难曲。这种受难曲都是以复调形式进行演唱。
在德国受难音乐的历史上,应该说海因里希-许茨占有了独特的地位。许茨在八十岁前后创作了《路加受难曲》、《约翰受难曲》和《马太受难曲》等三部受难曲(1665-1666)。许茨以后受难曲逐渐成为一种高度发展的音乐样式,并在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创作中达到顶峰。
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宗教音乐思想以及作品《马太受难曲》
巴赫出身音乐世家,但信奉基督教,是一位忠实的路德教基督教徒与宗教作曲家。他一生的大半时光是在教堂中度过的,所以在他浩瀚烟海的千余首作品中,有四分之三是宗教作品。虽然他的创作并不拘泥于此,但他的音乐大多为表达对上帝的崇拜。他的信仰和他的音乐作品一样高尚、纯洁、宏伟。巴赫的音乐创作不是根据个别词曲和形象进行的,而是在深刻地理解了所要表达的宗教内容的基础上而进行创作的。他一生创作的目的,就是“使上帝的话语广为流传”,从而使宗教音乐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点。
在巴赫之前的欧洲音乐史中,宗教音乐作为重要的音乐形式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来源于宗教,服务于宗教。到了巴赫生活的年代,音乐的发展虽然比较注重情感的表现,具有一种伦理道德的人文色彩,但宗教观念仍然深刻的影响着巴赫的生活与音乐创作。巴赫生活的德国经历了30年的战争后,已是***治***、经济萧条、文化衰落的局面,受尽磨难的平民只能从教堂中去祈求慰藉,宗教在德国人民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巴赫的宗教思想一方面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更是巴赫宗教情结形成的另一个因素。马丁•路德(1483―1546)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倡导者,基督教新教的创始人。新教的改革否定了长久以来在欧洲精神领域中拥有绝对权威的天主教会,强调人们应从自身宗教经验中去群找精神真理。在音乐方面提倡教徒会众的主动参与,让教徒们自己在教会中歌唱圣咏;收集大量传统的民歌和宗教歌曲,用本民族的语言写出一批新圣咏曲集;而且他放宽了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的硬性划分。路德教的音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展,并且使教堂公众与当时最新的音乐发展相联系。这必然影响了16、17世纪的大批德国作曲家,而巴赫理所当然的受到传承,他坚信上帝高于一切人类,这个绝对的信仰,在他宗教音乐的精髓里流动。在巴赫眼中,新教的信仰必能取回对心灵的信赖,因为新教的中心在于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巴赫一共创作过五首受难曲,分别取自《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四部福音书,目前完整流传下来的仅有《马太受难曲》和《约翰受难曲》两首。这两首受难乐用耶稣受难和死而复活的圣经传统题材,来形象表现受尽折磨和见他的德国人民。《马太受难曲》歌颂对人类的热爱和自我牺牲精神,表达对人生苦难的关怀和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它不是用作舞台演出的,而是用来配合教堂礼仪穿插的音乐,是实用性音乐.《马太受难乐》“是巴赫最伟大的宗教音乐作品,它是一部规模空前的宗教音乐剧”。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1727年间,取材于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书第26、27两章的故事,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35首,讲述因犹大的出卖,耶稣被大祭司抓到,巡抚本丢.彼拉多宣判其死刑,而耶稣誓死不改信念,众人各怀矛盾情感;第二部分有43首,表现耶稣受审、被钉于十字架和他的升天,及众人对他的怀念。《马太受难曲》中的角色很多,最主要的有:宣道者――男高音,《圣经》中的话语多半由他来叙述,在《马太受难曲》中他多唱宣叙调(Recitative);耶稣基督――男低音,《圣经》中凡是耶稣的原话都是由他以宣叙调演唱;4个声部的独唱――用来表达群众的心情、祈祷和作为对细腻情感的描述,全曲由两个大型合唱团、两个乐队、两架风琴及提琴、长笛、双簧管等乐器。
开篇合唱,乐队不停的演奏同一低音,给人深沉的感受,预示一个悲伤故事的开始。作者大量运用三度叠置的和弦,旋律声部的半音阶进行使音乐充满了悲痛之感。
第二部分音乐以女中音咏叹调《啊,我的耶稣被带走了》为开场。第47曲,由小提琴奏出一个哀伤黯然的旋律,动人心扉。第61曲,弦乐与女中音相互交替,情思随之涌现,绵绵不绝。受难乐的合唱千变万化,由同一旋律演变出的合唱适时地再现,使整部作品的情感被紧密联系起来。最后的78分曲同第一分区一样是双合唱曲,形成首尾呼应,这是对耶稣的怀念和赞颂。
巴赫一向以宗教作曲家闻名,《马太受难乐》即如此。每一种文化范式都存在于对上帝的信仰之中,基督教音乐更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受难曲这一音乐形式只是基督教音乐的一种发展,它以音乐这一独特的形式表达了对宗教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杨周怀著.《基督教音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第
一版
[2]安德鲁-威尔逊-迪克森(英)著.《基督教音乐之旅》,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3]陈钦庄著.《基督教简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4]陈小鲁著.《基督宗教音乐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第一版
[5]杨冬菊著.《超越与净化 虔诚与辉煌――巴赫宗教情结在
音乐作品中的体现》,《民族音乐》,2009年第5期
[6]曾以琳著.《从透视巴赫对人类灵魂的担
忧》,《大众文艺》,2009年第14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基督教音乐中的受难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