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童真》是1989年上映的一部美国电影。电影中有个有趣的场景,男主角约翰・ 特拉沃尔塔模仿孩子的口气,咿咿呀呀地向小婴儿麦克念证券交易所清单,小麦克听着笑着,开心极了。小麦克当然听不懂约翰在说什么,让他咯咯笑个不停的是约翰说话的声音和声调。约翰在电影中用的这种说话方式,就是“婴儿语”。
什么是婴儿语
也许你无法定义什么是婴儿语,但你一定听过婴儿语。生活中,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喜欢对着小宝宝发出诸如“un-gu-gu”“bu-be-bu”等毫无意义的奇怪声音。在和咿呀学语的幼儿说话时,父母们也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语速、提高声调并采用夸张的语气重复说出一些简短的词语或句子。比如说“哎哟哟,臭臭了!要换布布啦……”而宝宝似乎也像听懂了一样,会用咿咿呀呀的音、微笑的表情或其他身体语言来回应。
研究者们曾经把这种大人与孩子沟通的独特语言模式称为“妈妈语”或“父母语”。但事实上,除了父母以外,其他人也会采用这种方式和小宝宝说话,因此研究者们现在统一将这种语言模式称为婴儿语。
与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相比,婴儿语句子短、用词简单、语调高昂、情绪饱满,并且包含大量的叠音。在生活中,我们甚至会看到那些三岁大的小孩对着小婴儿咿咿呀呀地讲婴儿语。虽然人们总是努力避免使用这种看似幼稚的说话方式,可一旦面对粉嫩可爱的小婴儿,似乎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操起一口萌萌的婴儿语来。
全世界的婴儿语都一样吗
我们的讲话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环境中与不同的对象讲话时,我们往往会不断地调整自己说话的音调、情绪和重音。一般来说,婴儿语的音调偏高、情绪夸张并且元音突出。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同父母使用的婴儿语也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产后抑郁的母亲在用婴儿语同孩子说话时,音调会相对较低;而如果孩子存在听力障碍,父母在使用婴儿语时就不太强调元音。
此外,作为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同语种的婴儿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比如,玛雅-基切人在使用婴儿语时很少出现高音调。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只有地位尊贵的人才能用高音调讲话。广东人在讲婴儿语时并没有夸张的元音,但他们会使用比较夸张的音调。日本的婴儿语似乎并不强调元音,但日本人在和孩子说话时,也会进行适度的调整,突出日语的独特节奏特征。
婴儿语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吗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智力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思维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婴儿出生后的三年内,大脑会迅速发育,其中语言能力的发展则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重中之重。研究发现,儿童早期(主要指婴儿阶段)单词学习能力不仅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基础,也是很多认知能力的奠基石,对于儿童后来的智力、阅读能力、数学能力等都有很好的预测效果。
但很多年轻的父母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了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在跟孩子说话时,究竟应该说一本正经的成人语还是语调多变的婴儿语呢?
曾有一个时期,不少研究人员都认为婴儿语可能会对婴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长年在亚马孙丛林进行部落语言研究的丹・埃弗雷特就曾在他的经典语言学著作《不要睡觉,这里有蛇》中指出,生活在亚马孙丛林里的皮拉哈(Pirah?) 民族就从不使用婴儿语,他们把小孩儿当作大人一样看,对话也都使用正常的语气。在丛林里研究此民族的语言学家发现,比起其他地区的小孩,这个民族的儿童能够更快地掌握成熟完整的语言,***时间也更早。
但最近的研究结果颠覆了人们对婴儿语的消极看法,研究者们发现,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奇怪发音和幼稚语句其实对儿童的语言发展大有裨益。
语言病理学家克里斯蒂娜・罗伊斯特专门为此设计了一项实验。她让30名婴儿(分别为7个月大、10个月大和11个月大)来到实验室玩耍并对该过程进行录音与摄像。婴儿的父母并不知道研究目的,只是被告知与他们的孩子互动和玩耍。当这些孩子长大到两岁时,罗伊斯特对他们的词汇能力进行了测试。
结果令人惊讶――在沟通中父母使用了更多声情并茂的婴儿语的孩子,到了两岁时,其词汇能力更为优秀。这一效应在婴儿10个月大和11个月大时使用婴儿语的情况下更加明显。罗伊斯特指出,婴儿语常常使用形象的拟声词来取代抽象的词汇,如用choo choo来替代train(火车),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婴儿的注意力。
同时,罗伊斯特也建议父母多多使用婴儿语与宝宝沟通,因为这种方式在让语言变得简单有趣的同时,又能够向孩子传递足够多的信息,是一种非常完美的平衡。
婴儿语之所以有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因为这种语言模式的音调更高,节奏起伏不定,因此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此外,婴儿语中含有大量非常清楚的元音和辅音,这种清晰的对比有助于孩子区分出不同的音节。当妈妈用夸张的元音同孩子讲话时,孩子往往更容易识别出不同的单词,并逐渐掌握大量的词汇。
对于孩子来说,婴儿语的有趣之处不仅在于它包含大量诸如“小肚肚”这样的儿童词汇,更重要的是这种语言方式所特有的语音语调和情绪特征。对于那些不满18个月的孩子来说,这种专属于他们的婴儿语听起来总是格外有趣。
婴儿语适用于多大的孩子
在孩子出生的头几个月,父母们往往会放心大胆地使用婴儿语与孩子进行互动。但到了1岁左右,很多宝宝都陆续能够开口叫“爸爸”“妈妈”了,这让父母在惊喜之余也不免开始犹豫,为了引导孩子更好地学习语言,是不是应该停止使用夸张的婴儿语,改用正常的说话方式呢?婴儿语究竟适用于多大的孩子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儿童语言的一般发展规律。
3岁前的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次序的、有规律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按照语言发展的外显形式,北京大学的许***援教授将汉语儿童的语言发展分为6个阶段: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重复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不同音节连续发音阶段(9~12个月)、单词句阶段(12~18个月)、简单句阶段(18~24个月)、复合句发展阶段(24~36个月)。
在不同的语言发展阶段,孩子的语言偏好也有所不同,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语言发展特征和偏好,及时调整到与其相匹配的语言模式。比如,对于不到1岁的孩子,我们在使用婴儿语时要投入饱满的情绪,并配合丰富的表情和语调来吸引孩子的注意。等孩子到了1岁左右,我们就可以使用指令性的语句了,比如说:“看喵喵!”
事实上,父母对于孩子的喜好往往非常敏感,他们在无意识中就会根据孩子的反应自动调整自己的说话方式。虽然父母手里并没有一份标准的儿童成长手册,但父母与孩子之间确实存在着天然的默契。在日常的语言交流中,父母总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孩子在行为上的细微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模式,孩子也同样如此。父母与孩子的语言交流就像双人舞,如果双方都全情投入、仔细观察并且耐心倾听,舞蹈自然就会非常流畅。如果一方不想或者不能根据对方的节奏及时调整自己的舞步,相互踩脚这种窘况就在所难免了。因此,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幼稚的婴儿语是否已经不再适合日渐长大的孩子,父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用心感受,顺其自然。
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很多家庭都已经迎来了第二个宝宝。新手父母自然毫无经验,而很多二胎父母也纷纷吸取前车之鉴,下决心要让二胎宝宝赢在起跑线上。可无论新手老手,作为新生儿的父母,最关心的除了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恐怕就是孩子的语言发展了。作为一名合格的父母,你可以不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但一定得懂婴儿语。就像电影《飞越童真》中的约翰一样,经常使用富有感情、音调丰富的婴儿语与孩子互动,将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