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民族一词既用于指称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又用于指代所有这些民族的多元复合体―中华民族。社会分层,是指在社会结构中,制度化的差别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民族社会分层包括同一个民族内部的社会分层和各民族之间的社会分层这两个层面,而无论哪一个层面的分层都与民族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距离;结构;社会分层;民族关系
中***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067-02
一、距离与关系
往水中投入一粒石子,从它与水面接触的那一点开始,水波一圈一圈推出去,由近及远,由明显的波纹到肉眼察觉不出水的动静。这些涟漪构成一个个同心圆,圆心代表一个个体,不同的半径即该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近表示关系越密切,距离越远则关系越疏离。中国的乡土社会就是以亲属关系联结而成的社会关系网络,“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及的圈子的中心,每个人在某一特定的场合动用的圈子不一定相同”[1]。这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差序格局。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有亲疏之别,民族关系亦然。点到点之间的距离量一量便可得到一个具体的数值,但是,民族是许多个体的集合,其内部各个小群体之间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距离难以计算。王明珂先生做过一个比喻:“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起来像个圆形。”[2]不妨把一个民族也比作一个圆形,它自然也有边缘区域和中心区域,这种从中心到边缘的过渡,就源于单一民族内部的社会分层。王明珂先生认为:“族群由族群边界来维持,造成族群边界的是一群人主观上对外的异己感(the sense of otherness),以及对内的基本情感联系(primordial attachment)。族群边缘环绕中的人群,以共同的祖源记忆来凝聚,个人或人群都经常借着改变原有的祖源记忆来加入、接纳或脱离一个族群,从而造成族群认同变迁(ethnic change)”[2]。我们说某个民族的边缘人群,大多散杂居于其他民族之中,或偏居一隅,或生活在距离该民族文化中心较远的地方。笔者所理解的民族边缘人群,就是指那些对所属民族共同祖源记忆较模糊或者依恋之情较弱,体貌、风俗等不具有典型的该民族特征,却仍被认为是该民族成员的人。这种认定,可能出于他们自身,也可能来自他者的判断,比如国家的民族识别,这两者有时一致,有时却有分歧,如云南的克木人就被国家认定为布朗族。比较而言,民族边缘人群更容易动摇自己的民族身份。我国已经认定的民族有56个,很多地方属于多民族聚居的区域,长期的聚居生活可能使两个民族逐渐融合,或者弱势民族被强势民族同化,边界从而销蚀,也可能仍然壁垒分明,界限清晰。
埃文斯-普理查德把社会结构中人们群体之间的距离称为结构距离。一个傣族寨子可能与另外两个寨子在空间上等距,但如果这两个寨子中有一个是哈尼族,而另一个也是傣族,那么它与前者的结构距离就远于同后者的结构距离。那么,是不是差异越小的两个族群结构距离就越小呢?不尽然。比如努尔人和丁卡人,他们无论在人种、语言、生活方式还是风俗等方面都很相似,但如果你对一个努尔人说:“嘿,你是一个丁卡人”,他一定气得要死。努尔人常常袭击丁卡人,热衷于俘虏他们的人和牛。当努尔人的一个***治裂变支同丁卡人的一个***治裂变支之间的关系从对立转变成努尔人的裂变支完全占支配地位时,其结果却是产生融合,而不是阶级结构。此时努尔人甚至收养丁卡人的小孩,并将其视为家人。由此可见,结构距离决定于价值观。似乎有这样一种倾向,越是相似的两个族群,越容易产生亲近感,也越容易产生敌对关系,也越容易发生融合。他们的相互敌对可能是由于交往较频繁所产生的摩擦与冲突,也可能是因为莫名的嫉妒心理,人们总是容易嫉妒和自己各方面相似的人,却对远远优于或者落后于自己的很漠然。正如我们既相信距离造成隔阂,也相信距离产生美,这些关系看似矛盾却真实地存在着。
结构距离会因时因势发生变化,民族关系也如此。不管是一个民族内部群体之间的关系,还是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及其变化时经过了曲折漫长的道路,从清朝盛时的首崇满洲,剃发易服到清末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五族共和”,再到新民主主义***时期主张民族自决,直到现在的民族区域自治,仍然在不断探索。
二、民族社会分层与民族关系
(一)民族社会分层相关概念
每个人都具有多重身份,如张三,男,35岁,汉族,籍贯浙江,本科学历,一个孩子的父亲,同时是一名***府公务员。这些身份将一个人分别从性别、年龄、民族、地域、教育程度、家庭、职业等不同方面与其他一部分人区分开来,而与另一部分人归为一类。在每一类中,他又处于不同的具置,与别人所处的位置存在或远或近的距离,正是所有这些位置的合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张三,对他与别人之间的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社会分层,是指在社会结构中,制度化的差别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人们也常常用‘结构不平等’(StructuredInequality)来代替社会分层。‘结构(Structured)这个词是指要素之间的排列,即,在这里,不平等已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遵循一定的模式(pattern),它显示出了相当的持久性与稳定性,并且以法律化了的、为之辩护的观点为后盾’。”[3]拿张三来说,他的年龄与别人的年龄差距就不是制度化的差别,而他在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和权力等方面与别人的差距就属于社会分层的范畴。
民族因素与阶层因素之间既相互***,又相互联系。民族虽然不属于身份、经济状况、***治权力等分层维度,但是,几乎在所有的多民族社会中,民族分类都是影响社会资源分配的重要因素,简言之,人们获得有价值的资源如教育、工作、财富等机会与数量的差异,有部分是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民族或族群,民族社会分层的概念便由此产生,它既包括同一个民族内部的社会分层,也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分层。目前被广为接受的分层标准主要有生产资料的占有、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职业、声望、受教育程度、知识技能、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居住环境等。
社会以分层的结构方式存在具有两项基本功能:(1)有利于人类更好地适应环境。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人们只有组织成集体才能应对生存危机,而组织一定有决策者和执行者,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即必然会分化出若干层级,若组织的成员都拥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那么众说纷纭,众口难调,组织的效率将大大降低,只有分工明确,责权清晰才能更好地迎接生存中的挑战。(2)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为社会进步带来动力。层级之间的差异使人们产生向上层流动的欲望,促进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当然,人的进取精神也有保守的一面,即不希望自己退步,在社会分层结构中则表现为不希望自己的社会地位下降,因而会采取种种措施来避免稀缺资源从自身流向他人,这就会造成竞争和冲突。
(二)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
任何国家或地区在族群关系的变迁中,其变迁的方向、速度和特征无不受到来自内部、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关系如是。
马戎先生把英格尔(J.MiltonInger)1986年以美国社会为背景提出的族群关系变量体系归纳为六类因素:(1)人口因素(包括了相对规模、移民比例、迁移方式3个变量);(2)体质差异:(种族因素);(3)文化差异(包括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的族群差异3个变量);(4)社会总体特征(包括阶级构成、社会流动、教育水平3个变量);(5)社会的族群关系与***策(包括族群歧视、居住格局);(6)与母国关系(与母国之间的情感和各种具体联系)。这第六类主要是针对移民国家的国情所提出的变量。除了居住时间、迁移方式这两个因素属子个体层面因素外,其他因素大致都可以被看作是群体层面的影响因素。他认为,我们可以根据整体或平均情况来衡量两个族群之间的文化和心理距离,分析彼此相互认同的障碍,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涵盖这些群体数据的同时,增加个体层面的信息,把它们结合起来,分析个体在与另一个族群认同之间的距离及其变化[4]。
由上可以看出,在影响民族关系的众多因素中,有相当一部分与民族社会分层中的分层维度重合,因此,民族社会分层与民族关系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三)影响民族关系的潜在因素
1.舆论导向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5]重大的突发事件(如“七五事件”)往往会引起人们的热烈关注和讨论,在如今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几乎人人都能通过微博、微信等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反作用于该事件,强化其敏感度。这样的事件通常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即使过去很久,也会影响人们对当事者(此处强调族群或民族)的印象和评价,并可能带来关系的重大转折。
2.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和培养
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电视人”和“电脑人”,接触的信息除了来自真实世界,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拟态环境”,即大众传媒呈现给我们的世界。我们常常将“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相混淆,尤其是在那些我们自身不熟悉的领域,以为电视里的世界就是真实的生活,其实这两者是有差异的。新闻的确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但是,报道哪些新闻,以何种方式报道却是有选择性的,而大多数人都处于信息的接收端,对选择的过程几乎一无所知。作为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大众传媒提供给人们它希望人们了解和关注的内容,通过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传播活动产生长久、综合、宏观的社会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自然会对民族关系产生影响。
大众传媒对“拟态环境”的打造,部分是为了争取经济利益最大化,部分是由于***治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台北:允晨文化,1997.
[3]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2.
[4]马戎.族群关系变迁影响因素的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3(4):10-11.
[5]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民族关系相关概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