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们在北京郊区的延庆永宁参加活动时,吃到了一种名叫“炒傀儡”的菜。
当时,旁边的人告诉我们这道菜名叫“炒傀儡”,我当时就晕了。我查了手机上所有的翻译软件,得到的解释都是:“炒木偶或丑角”。没有一个翻译软件能够告诉我,为什么它的意思其实是土豆、面饼加调料炒成的一种饭食。
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真正的“方言”,或者叫“土话”。
好奇之下,我问了一位生活在延庆的外国朋友,才知道, 这道菜并不是取其义,而是取其音,“傀儡”与延庆方言中此菜的菜名近音,所以得名。
他还告诉了我不少有趣的方言轶事。延庆县位于北京以北,与河北省的怀来县、赤城县等毗邻。但尽管如此,延庆话与怀来话却千差万别,甚至到了互相听不懂的地步。
有一次他开车到了延庆与怀来之间的一个村子,发现那里尽管距离延庆和怀来都只不过六七公里,方言又是另外一种,而且与普通话也天差地别。
后来,我又进一步请教了我儿子的中文家教。她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现在一所中学任教,出生在昌平以北、延
庆以南的一个靠近明十三陵的村子。我特别想知道,“炒傀儡”是否延庆话里也有,“傀儡”是否也有菜名的含义。
她一听就笑了,告诉我说,昌平话和延庆话也非常不同,怀来话更完全是另一种语言。
她从来没有听说过“炒傀儡”,尽管我费了半天劲向她描述菜的样子,她还是完全摸不着头脑。最后,她得出结论说,这一定是延庆菜和延庆话。
这种相隔很近却彼此听不懂语言的情况,对于美国人来说,实在是太新奇了。我进一步问她,你们的村里是否也有自己的“话”呢?
她回答说,当地人基本就说昌平话。她的父亲也是我们的朋友,偶尔开车载我们去北京其他区。当他直接跟我说带口音的普通话时,我能听懂;当他与北京人说话时,我还是能大致明白;但当他跟村里的朋友交谈时,我就一句也听不懂了。这是为什么呢?我问她。
她告诉我,是因为父亲与村民说话时,比较多使用了“口语”,但口语仍然是昌平话。
这些解释和差别听上去是不是让人头晕?尽管我听不少语言学家们谈起过语言、方言和发音差别等种种现象,但在中国这样即便邻村也互相听不懂说话的地方,辨别“普通话”、“当地话”和“口语”的差异仍然是一件特别特别困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