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产减值准备施行后,对会计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它的重要性应让会计人员充分重视,其可行性已经经过实践证实,但也出现了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情形。本文对减值准备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减值准备在实际中的运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发挥减值准备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减值准备;重要性;运用;问题探索资产是企业拥有的某一特定会计时点上拥有或控制,包括货币资金及可转化为货币资金的债权和其他权利,以及具有实体形态的资产,其本质属性是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企业资产的取得或维持是资金运用的结果。企业资产未来创造的经济利益就是衡量资产的价值,价值低于账面价值之差就存在资产减值。资产减值准备就应运而生了。
一、资产减值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一)资产减值在当前的重要性
有的企业通过利用会计***策的缺陷来粉饰会计报表,隐藏不良资产,虚增盈利。而随着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范围的扩大,其具体的实际意义突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更为真实性和客观性。真实客观的资产总量可以反映出企业经济规模的大小、经济实力的强弱,利润则反映了企业经营能力的大小、管理水平的高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界在所谓做大做强,挤身世界前列的观念驱使下,把资产的外延无限扩大,忽略了“资产”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是能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把垃圾资产也统计在内,这既粉饰了会计报表,又给企业带上了一项“资产规模”的光环。如何扭转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使资产切实体现它的真实规模,是会计界的当务之急。企业计提资产减值的范围扩大,并对资产减值做了更为详细的规定,无疑是给那些有意扩大资产价值的操作者们戴上了一紧箍咒。通过计提减值准备。从而帮助内外部的报表使用者做出更为准确的各类决策,避免投资风险,净华会计环境。
2、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现代市场经济须建立在信息充分披露的基础之上,而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便是会计信息。“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单独披露减值准备计提的年初余额、本期增加减少变动金额、年末余额等栏目。并对会计报表附注的格式做出具体规定。提高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量,公开了透明度,增强了阅读者的信任度,也减少了会计信息的风险。同时,它还规定要保持各项成本、费用核算的内容相同,更加增加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程度。
3、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会计信息的随意性或可比性。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增加了许多带有具体明确的限制条款。为防止某些企业利用会计制度的多样性与选择性以及在计提时人为地调节利润,对于债权人与债务人相互勾结、趁机核销资产而造成国有资产被不合理注销等情况都作了严格的约束限制。所有这些规定,能促使企业既正确运用国家给予的会计决策自,又要遵守会计罐的规定,真实、客观、完整地反映企业的会计信息。
4、资产减值还弥补了历史成本计量的缺陷。在会计上传统使用历史成本这一计量属性,实践证明其已不能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对于固资产减值会计来说,当某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可收回价值时就将其差额的减项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因此在资产负债上不仅能看到以历史成本记录的资产余额也能获得以价值反映的资产余额。资产减值会计正好能在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基础上用价值计量属性对之加以修正,以弥补历史成本的缺陷,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也使投资者对企业盈利能力更有信心。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可行性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所以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即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并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作为资产的备抵科目,修正资产的账面价值,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资产减值准备不仅是资产本身内在的要求,也是时代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会计行业更好配合经济发展所研究出来处理资产减值的会计账务处理的方法。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实际运用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单位的资产使用情况、平时维护保养工作量、使用环境不同,就同一时间购买的资产的变现价值截然不同,如何界定资产的最低可回收价值,需要本企业相关部门共同估定。各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企业对待风险的意识强弱不同,减值准备计提金额由各企业按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计提,就同一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相差都较大,非本企业相关人员,很难判断计提减值准备的正确性。有些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专业判断太强这个弱点,随意调节利润,粉饰财务报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增加当期费用,减少资产,减少当期利润。如果少计或不计资产减值准备就会减少当期费用,增加资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三、探索充分发挥资产减值准备重要性的方法
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存在,企业财务状况的可信性大大提高,但资产减值准备在运用中出现的的问题应该说只是使企业潜在的问题进行了曝光,其实质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充分发挥资产减值准备的重要性,从现阶段实际情况看,当务之急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控制不仅具有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等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于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2001年6月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基本规范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规范除了对"货币资金"有细则规定外,对其他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仅就方法和检查做了基本规定,使法律制度出现了真空段。
(二)提高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严格自律性管理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会计职业行为规范。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胜任工作,更重要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对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判断和表达,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严格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现实的会计实务中,业务素质、本位利益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会计人员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可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自律性管理迫在眉睫。
(三)健全法律及规章制度
当前,某些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相关数据进行调节,导致企业失去诚信,会计公信力受到外界质疑。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即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建立健全相关会计利用减值准备等进行会计造假的相关法律法规,防止企业利用法律漏洞,钻法律空子。另外,企业自己也应建立相关规章制度,禁止利用减值准备等调节企业会计数据。一方面,应明确利用会计数据造假的相关参与人员、机构的法律责任,明确对相关行为的处理处罚条款。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严规范会计基础行为,对于会计造假等行为必须严格处理,才能保证企业诚信经营,会计信息真实可信。
(四)加强对企业资产减值方面的监督与控制
一方面建立相应的外部审计机制。针对目前一些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作为调节企业利润的手段,尤其是在上市公司中,利用资产减值问题大做文章的屡见不鲜。加强对资产减值方面的监督也成了当前的重要问题。因此通过建立相应的审计准则,通过各种制度来规范企业的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敝行为。另一方面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作为管理的手段,首要功能是预防错误,保护资产,以降低管理成本和社会成本。通过建立资产减值计提的内部控制制度,例如制订资产减值的审批流程、授权批准控制等,对企业的会计行为进行控制和规定,以消除一些舞弊隐患。而且审计机构通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就可以了解企业在资产减值计提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四、结论
资产减值准备在在保证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利润的的可靠性起到的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情形。应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严格自律性管理,加强对企业资产减值方面的监督与控制,不断探索克服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信息的附表影响的方法,充分发挥减值准备的重要作用。(作者单位:中铁二局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均英,赵钰婷.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08(06)
[2]代冰彬,陆正飞,张然.资产减值:稳健性还是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