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
牛黄,是中医药中一味用途广泛的良药。牛黄也称犀黄,为牛科动物黄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
在宰牛的时候,要注意牛的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是否有硬块,如有硬块应立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稍有迟缓则容易被胆汁浸润而变黑)。然后,除净牛黄外部的薄膜,先裹以灯心草,外面再包上白布或毛边纸,放置阴凉处阴干,切忌风吹、日晒、火烘,以防破裂或变色。
牛黄大多取之于胆囊,为“胆黄”,常呈卵形、方圆形或三角形,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且深浅不一,细腻而稍有光泽。也有牛黄取之于胆管、肝管,称为“管黄”,多呈管状或破碎的小片,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不光滑,有裂纹及小突起。但不管取之何种部位,都以表面细腻、质轻松脆、断面层纹薄而齐整、无白膜、味先苦后甘、清香而凉者为上品。
牛黄在我国各地都有出产,以北方产量较高。产于西北者称“西牛黄”或“西黄”,产于东北者称“东牛黄”或“东黄”,产于北京、天津等地者称“京牛黄”,还有从北美洲和南美洲进口的“金山牛黄”及从印度进口的“印度牛黄”等。进口牛黄的质量均不及国产牛黄。
牛黄除来源于黄牛、水牛外,同属牛科动物的牦牛及野牛的牛黄亦可入药。因制药工业的大量需求,现在人工制造的牛黄已在大量使用,人工牛黄为牛胆汁或猪胆汁经人工提取后制造而成,大多呈粉末状或其他不规则的球形、方形等,表面浅棕色或金黄色,质地松,味微甜而苦。入口后有无清凉感觉是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的区别要点。
牛黄成分复杂,含脱氧胆酸、胆色素、维生素、多种氨基酸等二十余种成分。据现代药理分析,牛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并能扩张血管、兴奋心脏,还能够利胆、保肝,且有兴奋平滑肌的作用。
牛黄性凉,味苦、甘,入心、肝经,能够清心、化痰、利胆、镇惊,主治热病神昏、谵语、癫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牙疳、喉肿、口舌生疮、痈疽、疔毒。
牛黄是小儿热性病***中的一味良药:
治小儿急慢惊风、不省人事以牛黄0.3克,朱砂0.1克,白牵牛末0.6克,共研为末,分2次服下。
治小儿惊热,发歇不定牛黄末0.3克,大黄15克,炒蝉蜕0.3克,黄芩和龙齿各15克,此五味药共制成麻子大的丸药,每服3丸,以金银花、薄荷煎汤送下,一日2次。
治小儿心肺烦热、黄瘦、毛焦、睡卧多惊、狂语朱砂15克,牛黄0.3克,共研细末,每次服1克。
治初生胎热,新生儿黄疸者以牛黄1克,***汁调开,时时滴入小儿口中,注意勿多服。
治小儿胎风热,撮口发噤牛黄末0.3克,以淡竹沥调合,周岁小儿每次服0.5克,三四岁小儿每次服1.5克,一日3次。
治小憾炜诖,不能饮食以牛黄0.3克,用淡竹沥调匀,滴在患儿口中。
除以上儿科常用方法外,牛黄在临床上还经常应用于两种大家熟悉的药物:
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症候者。
牛黄解毒片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马宝
牛黄是牛肝胆部位的结石,而马宝却是马科动物马的胃肠道中所生的结石。
把马宰杀后取出结石,用清水洗净晾干即可。马宝的外观呈球形、卵圆形或扁圆形,大小不等。一般直径约6~20厘米,重250~2 500克,但也有小如豆粒者。表面蛋青色、灰白色至油褐色,光滑并有光泽,亦有凸凹不平者。总之,以个大、质重、坚实、灰白色、光滑、剖之有层次者为佳,主要产于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地。
马宝性凉,味甘咸,入心、肝二经,主要功用为清热解毒、镇惊化痰,主治惊痫癫狂、痰热内盛、神志昏迷、吐血衄血、恶疮肿毒。新版《现代实用中药》中介绍:“马宝对于神经性失眠、癔病、痉挛性咳嗽等证有效”。
治小儿高热惊痫将马宝6克,牛黄1.5克,共研细末,每次0.3克,一日服2次。
治肺结核用马宝6克,百部6克,白及12克,共研细末,每次1.5~3克,一日服3次,有很好的疗效。
马宝是农村老百姓所熟悉和喜爱的药物,现在市面上假冒货很多,人们在购买时除要注意前面已介绍的外观、质地、重量、颜色等特征外,还有一种简单的鉴别法:取马宝细末少许,散布于锡纸上,下面用火烘热,其粉末很快会聚于一处并发出马尿气味,此为真药材。如无此现象,则可能是假的马宝。
狗宝
狗宝,是犬科动物狗的胃内结石。有趣的是,狗患了狂犬病,就是通常所称的“疯狗”,其胃中常有结石。人们在杀狗时剖腹开胃以察其胃中是否有结石,如发现有狗宝时即用刀割取,除净皮及肉,洗净阴干备用。
狗宝是圆球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1.5~5厘米,表面灰白色或灰黑色,略有光泽,质重,坚实而细腻,且嚼之有粉性而无砂性的感觉。以色白细腻、指甲划之留有痕迹、断面有层纹者为佳。
狗宝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镁、磷酸镁等。其味甘咸,性平,能降逆气、开郁结、解毒,主治噎嗝反胃、痈疽、疔疮。
治噎嗝数月不愈者狗宝为末,每服0.3克,再以威灵仙60克,盐6克,捣烂如泥,搅匀后去渣服,一日2次。
治痈疽疮疡狗宝1.5克,蜂房3克,水煎,一日2次服用。
治疔疮以狗宝2.5克,蟾酥、龙脑各6克,麝香3克,以酒调和制成麻子大小的药丸,每服3丸,以酒送下,并同时服用生葱10厘米。
牛黄、马宝、狗宝三味药物,正常剂量使用均无毒。但是,这三味药物性味都偏寒凉,体虚寒湿者和孕妇忌服。
骡宝
骡的胃内结石也是一种药物,称为骡宝。
骡为公驴与母马的杂交种,属于马科动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饲养,没有生殖能力。作为药物的骡宝取自骡的胃囊,呈球形或略不规则形,外表面有云状粗纹,直径6~8厘米。呈白色或灰白色,有时微带黄色。完整者表面平滑,略具光泽。药材以断面有光泽、起层者为佳。
骡宝性平,无毒,味甘微咸,入心、肺、脾三经。功用定惊解毒、清热化痰,主治小儿急惊风、痰热内蕴及癫狂谵语。用时将骡宝研末,每次用1~3克,温水送服,一日2次。脾弱腹泻及疳疾的患儿慎用。
猴枣
***小儿急惊风常用的中成药“猴枣散”,里面主要药材就是猴枣。
猴枣是猴科动物的内脏结石,因外观略似小枣而得名,产于印度、马来西亚半岛及南洋群岛等地。我国进口后经过加工即成“猴枣散”,主治小儿惊风、发热、痰多气急、喘声如锯、烦躁不宁等证。每次服0.3~0.6克,一日服1~2次,以温开水送服。
猴枣性味苦寒,故脾胃虚弱及体质虚寒者慎用。
鱼脑石
鱼脑石作为药材,最早出现在唐代《千金方》中,被称为石首鱼头石,后人又有称其为鱼首石。
鱼脑石为石首鱼科大黄鱼或小黄鱼头骨中的耳石,多为加工鱼鲞时的副产品,加工时将头骨中最大的一块耳石取出,洗净、晾干即可。鱼脑石的外观为长卵形,具三棱的颗粒。大黄鱼的脑石有2厘米长,小黄鱼的脑石较短,仅1厘米出头。质量以洁白、坚硬、无杂质者为佳。主要产于我国浙江省。
鱼脑石性平,味咸,功用化石、通淋、消炎,主治石淋、小便不利、中耳炎、鼻炎、脑漏等证。
治因尿路结石而引起的小便不通或其他淋证用鱼脑石14枚,当归20克,一起捣为细末,添入2升水煎汁,当水煎至1升时,一次性服用。
治中耳炎出脓可将鱼脑石煅烧后研末,掺于耳中。
治鼻炎可将煅鱼脑石末3克,冰片末0.3克,调和后吸入鼻中。
治鼻窦炎、副鼻窦炎、上颌窦炎煅鱼脑石末3克,每晚临睡前用酒调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