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游汝杰、周振鹤所著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着重对方言和文化史上的种种问题进行讨论。探索方言形成和发展的文化背景的同时用方言解决文化史上的课题。角度新颖,见解独特,在中国语言学的发展道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浅谈读书后的一些愚见及对东北地区方言部分的看法。
[关键词]方言与中国文化;体会
“当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作为一种在语言、居住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状态上稳定的共同体出现时,语言就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成为民族文化最典型的表征。”因此对民族文化发展历史的研究有利于我们研究民族语言发展的历史。
游汝杰、周振鹤所著的《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就是一部探索方言形成和发展的文化背景,同时用方言解决文化史上的某些课题的书,它将语言学和历史地理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不仅为汉语方言学开辟了新路,而且也为文化史研究寻找了新途径。本文对书中的第六、七章谈一点浅显的体会。
一、第六章——方言和戏曲与小说
本章开篇作者即提出:“地方戏的生命力就在于使用方言,或者说戏曲先是地方的,而后才是全国的,有如艺术先是民族的,而后才是国际的。”“丰富的地方戏曲声腔的产生实在应归功于复杂的方言。”并通过大最举例进行说明,如:广东的琼剧本来是高腔剧种的支派,后改用海南方言演唱,后又与粤剧融合,成为琼剧。黄梅戏最初为采茶歌,后与当地方言和民歌形成怀腔新支派,与湖北话也有较多联系,今天主要以安庆方言为基础等。这些例子详细的反映了方言对戏曲演变的影响。
在谈到方言解决戏剧史问题时,从成化本《白兔记》编者的籍贯问题和戏曲史用语“艳段”的由来入手,分析方言与文化史的关系。如:“艳”的意义的词源考证,“艳”的本义是楚国的方言“歌”的意思,后来与“歌”叠用,方言特色消失,后作为诗歌术语,有 “序歌”之义。宋元之后,把杂剧之前的小段称为“艳段”,即专门表演滑稽的小戏,所以“艳”在方言中就引申为“噱头、好笑”之义。进行词源的考证不仅一目了然的让我们看清词的发展脉络,而且让我们看到了方言与中国文化深深的印记。包括下文中对 “戏”的考查。
在方言与小说的考证上,作者举例《红楼梦》、《水浒传》、《***》。如:作者通过《红楼梦》中第四十一回中黛玉对刘姥姥的讥讽,“刘、牛”在北方官话中不同音,但在江淮官话中却“n、l”声母不分,推知黛玉说的一定是江淮官话。以及后面的“家去”是回家之意,今扬州方言仍把“回家”说成“家去”。在东北方言中两种说法均可。
通读本章,我们发现作者的考察大都局限于南方方言,以温州一带为主,由于地理方面的原因,本人就东北地区的情况谈谈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下面我们就从“戏”说起,在东北也有地方戏,最为出名的当属二人转,经常听老人们提起去看“地方戏”或“二人转”,但去的地方却叫“剧场”,而不叫“戏场”或“戏馆”。“二人转”是民间的艺术形式,在东北民间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它用最质朴最真实的方式反映生活,它的语言合辙押韵,大俗大雅,调侃娱乐色彩浓。东北建立相对较晚,后经历闯关东等事件才促进了东北的开发和民族的融合,同时也促进了方言间的融合,二人转得以发展是后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心理状态相对稳定,才有人专门进行研究,它的起源也众说纷纭,它的形成与东北黑土地的独特的文化是分不开的,东北地区一年只种一次作物,所以有大半年的时间是空闲的,慢长的冬季使人们少了户外的活动,人们聚集在室内,为了寻乐,互相调侃,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充分的展示东北人豪爽的性格。
二人转具有较浓的口语色彩,有些方言词是普通话里没有的,因此记录较困难。二人转后来能够很快得到推广,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二人转的说唱用的是东北方言,更接近于普通话。二人转所用语言更新特别快,它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说词,但唱腔大都相同。本章作者将地方戏曲分为:昆曲、高腔、梆子、皮簧。但二人转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及产生方式,我们认为它并不分属于其中一种。
二、第七章——方言与民俗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因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向着人们需要的方向不断完善,进而也留下了它成长的轨迹。各地不同的人情风俗、生活条件而产生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这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地文化风貌的差异及文化史上被掩盖的种种事实。通过列举各地亲属称谓差异,看出不同的民俗风情对称谓的影响,验证了“一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民族语言发展的历史。”
亲属称谓的泛化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东北方言中也是如此,称谓泛化在一定形式上已成为我们对外交际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不认识的年轻男孩,亲属称谓语“哥哥”可能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在进行交易时,我们用亲属称谓称呼对方,会使他们觉得站在了同一高度对话,有被尊重的感觉,在心理上乐于接受,更乐于服务于你,交易过程更顺畅。这样的称谓语还有很多,如“姐姐”、“叔叔”、“阿姨”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亲属称谓在网络环境中又得到了新的运用,原有的表亲属及亲近之意消失,而是作为一种动作行为的总结,以及调侃,戏谑等形式出现,引领了新的称谓时代。
在“同物异名和同名指所见地方文化差异”一节中,东北的面有几种,统称为面,“用小麦磨成的粉”东北叫“白面”用以区别“包米面”、“黄面”等;用稻米煮成的干饭,东北叫“大米饭”以区别“小米饭”、“高粮米饭”等;东北在说吃饭时,包括吃米饭和面类,只有在具体说吃什么时才会说吃的是饭还是面。
如果方言对某一类事物的称呼使用特别多,也是人们对某类事物的使用频率高的体现,分其类,使用不同的词语加以区分,以提高语言的使用效率。从而也反映出这一方言区的此类文化的发达程度。本章中列举的“炭”和“蟹”就属于此类情况,再如,我国古代对马的使用率特别高,所以根据不同的用途,马的名称被分成很多种,为人们在劳作中的使用提供了方便,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交通工具的发达,马的用途越来越少了,所以相应的名称就缩减了;再如越南因经常下雨,所以根据下雨的程度也分成了很多种,每一种也各有其不同的名称,这种自然情况至今仍然存在,所以这些名称也被保存了下来。
承接第三小节“方言中忌讳词和吉利词所见心理状态”一节,谈一个东北方言中的例子:虎,这个词在东北方言中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哺***动物,性凶猛,力大的老虎;还有一个就是表现出非人类常态的詈语或有哗众取宠的意味,如:“虎呵的”、“虎巴巴”、“虎嘲嘲”等,产生了一定的声音效果,使语言的感彩浓厚,富有表现力。这些忌讳语的使用同时反映着方言地区的价值系统和信念。
最后一节中阴历除夕或春节,长辈送压岁钱给晚辈,东北有一种说法叫“压腰儿”,也是一段民俗文化的缩影。
新词语随着时代的产生而产生,同时也被时代考验着,一个人在外呆的久了,一旦回到故乡,虽然“乡音未改”,但故乡的语言特别是词汇却有了变化,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所以虽是故乡但有些话语可能会听不懂了。
三、结语
本书是中国方言与历史文化交叉的开拓性研究。既称开拓,那么自然是对此项工作提供了很多参考的价值;但也正因开拓使得许多问题并未进行深入的讨论,对于本书固然是一件憾事,但对于后来学者们继续研究未尝不是幸事。时隔二十多年后的今日《方言与中国文化》的研究成为了一门真正的学科,并且已有相当丰厚的研究成果,这无疑是学术史上的重要贡献。然而正如作者在献辞中所说“我们期待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文化通史著作问世”。
参考文献:
[1]游汝杰,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高林波,张玉梅.东北影视小品“俗”语言的文化阐释[J].社会科学战线,2011(11).
[3]周福岩.东北民间笑谑艺术初探——以东北方言与“二人转”为例[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4]张玉梅,秦兆平.东北影视传媒詈骂语言文化探源[J].社会科学战线,2012(10).
[5]申小龙.汉语人文精神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