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新闻记者到一个干部,这不仅仅是工作地点的变化和角色身份的转变那么简单。用李直建自己的话说,“2011年3月8日之前,怎么也想象不到这种变化。”正是从那一天开始,工作、生活全都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发生了巨大变化。
两年来,每天不再采访写稿,取而代之的是围绕“双到”扶贫展开的农村建设、贫困户帮扶工作。虽然所面对的一切都变得陌生,但李直建却对这个新的工作有一份额外的自信。“在农村出生长大的我,更能理解农民们生活状况和需求。”
生活条件差无半点怨言
爱群村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在2011年3月8日之前,李直建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确切答案。网上关于这个村的信息少得可怜。
爱群村偏僻的地理位置和不便的交通条件,并没有让李直建沮丧。相反,他觉得更加应该努力为这里和这里的村民做些什么。初到爱群村,住在村委楼的一间小房子里。两根板凳,放几块木板,就是床。再铺上棉被,挂上蚊帐,睡觉的问题就解决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直建说自己都搞不明白为何没有一点抱怨,“村委为我买了新棉被、蚊帐什么的,连洗发水和淋浴露都给我准备好了。其实我反而感到很不好意思。”
两年了,两个夏天都是一个小风扇陪他度过。“有驻村干部也曾劝我向单位申请一部空调,但我认为有点奢侈。”对于这些好意,他一直都是那句话——“爱群村的夏天还好,不算热。”至于洗衣机等生活用品,更是觉得“奢侈”。“我从小就是生长在贫困农村,不需要讲究那么多。”这一切,爱群村计生专干李金和全都看在眼里,他对这个小伙子感到很钦佩。
“新闻扶贫”提高穷山村知名度
新闻人出身,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嗅觉,让李直建的驻村脱贫之路充满特色。在鳌头镇,爱群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个村的相对落后和封闭。李直建认为,如果提高了这个村的知名度,加强了村与外界的联系,那么爱群村的发展潜能就会多一份被发掘的可能。而这个桥梁,当然是新闻媒体。
2011年9月13日,广州日报刊登《月光光照地堂小山村拜月亮》,报道了爱群村民过中秋节的风土人情;9月28日《“入股分红”壮大村集体收入》报道了爱群村脱贫之路;11月28日《祖父双亲相继去世奶奶难养三个孙儿》新闻一出,更是轰动全城;2012年1月22日,广州日报还报道了爱群村贫困户的农家鸡销售到广州酒楼;6月1日,《医药下乡义诊扶贫爱群村》再一次让爱群村上了头条新闻。
李直建用“新闻扶贫”这一独特方式,让爱群村的知名度大大提高。目前已有不少广州的家庭和学校慕名自发组织来到爱群村过周末。用爱群村妇女主任麦细霞的话说,“虽然我们村偏了一点,穷了一点,但现在外面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孤儿三姐弟眼中的好哥哥
扶贫两年,李直建帮助了村里许多贫困户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得知村里80岁老人喝水用水困难,他马上申请资金为老人家安装自来水管;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他通过个人关系为他们筹集学费生活费捐款;村里一些单亲家庭生活困难,他马上展开了特别慰问活动,为特困母亲筹集捐款……所有这些,让他与村里的村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最让李直建感慨的是他与村里一户孤儿家庭的深厚感情。“在三个孩子还没有成为孤儿的时候,我就跟他们接触过很多次了。由于是贫困户,三个孩子都在上小学,只有一个患有癌症的母亲在照顾他们。所以对这个家庭也有一些额外的帮扶。”三个孩子的母亲病逝后,三姐弟就成了孤儿,远在外地的老奶奶只好回来担负起照顾孙子女的重任。
“实在太可怜了,这么小就成为孤儿,生活学习都面临很大的困难。”李直建说,为了帮助这家人渡过难关,他联系同事将三个孩子的凄惨处境进行了报道,新闻一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李直建的努力没有白费,接下来的几天,陆续有热心人士来到村里对这个孤儿家庭进行资助,基本上彻底解决了他们经济上的困难。“那两个星期基本上没做其他事情,要么在村委,要么就是在三孤儿的家里,要么就是在往返于两者的途中。”也正是在那段日子里,李直建与这个孤儿家庭产生了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他是三姐弟眼中的好哥哥,也是奶奶口中的恩人。每次见到他,总会“阿建,阿建”叫个不停。
“其实在沟通交流方面,我与村里的人有很大的语言障碍。”李直建是外省人,村民的普通话又不是那么灵光,唯有入乡随俗用蹩脚的广东话跟他们交流。有的叫他“阿建”,还有的叫他“建仔”。这样的称呼,在李直建看来,其中饱含着非常亲近的情谊。
“如果下一阶段扶贫还驻村的话,我希望你们单位还是派你来。”在“双到”扶贫工作即将结束的这段日子,越来越多人向李直建说出这样的话。的确,在李直建的心底里,爱群村,这个偏远落后的山村,爱群村民,这些淳朴可爱的人儿,已经深深地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