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总量
中国经济总量有70年(1949-2019)高速增长的潜力,平均每年增长10%,7年翻一番。以1949年作为基数1,计划经济28年增长8倍,改革28年增长到128倍,2010年经济总量预计为l 339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88万亿美元,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此之后年均经济增长率按7%计算,汇率1:5,预计到2019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接近美国。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高速增长造成的社会结构年轻。年轻人储蓄率高,中国人口总量庞大,所以储蓄总量大。按照“储蓄=投资”的宏观经济总平衡假设,投资总量大,经济增长率就高。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逐渐老龄化,经济增长率不可避免的降低,经济发展方式要从劳动力投入变成以科技进步带动为主,未来10年内如果转换成功,中国仍可保持中等增长速度。但其前提是经济的持续增长不被金融危机所打断。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增长降低的预期,会在某种时刻超前反应到金融上来。如果中国不能有效控制投机资本流动,不能控制房地产泡沫,那么经济泡沫就会把产业资本吸过去,影响产业升级。泡沫经济破灭使货币财富蒸发,外资撤资会引起金融危机,打断经济增长。到2019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中国经济将有可能陷入长期衰退。我们必须防止这种情况。
对外开放度与汇率
目前,大多数国内分析高估中国对外开放度,(进口+出口)(美元)/GDP(人民币),使用这种方式计算中国的对外开放度却忽略了几个关键问题,首先外贸有55%是加工贸易,进口原材料后加工再出口,进出口之间有重复计算,不能简单相加,何况这部分外贸以后还会萎缩。其次人民币还会有所升值,使得公式中的分母变得更小。中国外贸依存度现在大约40%,以后也不会再提高,中国经济发展还是要依靠内部需求。
中国不能按照美国要求把人民币大幅度升值,主要因为升值对出口的压力太大。出口成本继续上升,工资和环境成本增加,国内物价提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十分不利,因此人民币不可能大幅度升值,估计未来三年只有5%的升值空间。
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的真正意义,根本不在于减少贸易顺差,而在于造成人民币升值预期,支持房地产泡沫。只要预期人民币升值,以人民币标价的资产主要是土地,就有强烈升值预期,与利益集团垄断共同作用,急剧拉高房价,这是中国经济的最大危险。国家必须把房价控制在两年前的水平上,打掉涨价预期。
中国出口2009年降低16%,仍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一,原因是西方出口下降更快,企业倒闭更多。没有理由担忧中国的贸易逆差消失。
贸易逆差减少是正常的,中国将进口更多的资源。2020年如果中国16亿人都能进入小康水平,而不是两极分化,那么对资源需求极大。每年3000万农民进城,人均占地1亩,城市化率从40%上升到60%,增加3亿城市人口,占耕地3亿亩。粮食短缺不仅因人口增加,更因饮食结构升级,肉蛋奶酒需8倍粮食转化。发达国家人均粮消费年1000公斤,中国按600公斤,16亿人口年需9,6亿吨粮食,目前年产量是5亿吨,可见中国粮食进口预期较大。粮食不仅占用土地而且费水,生产1吨粮食要1000吨水,未来中国有三分之一的粮食,三分之二的石油和几乎全部铁矿石需要进口。
继续以投资拉动国内需求
大多数中国人购买力不高且难以提高,收入分配的改善受到利益集团阻挠很难推行,因此内需难以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的动力在7―10年内依然主要依靠投资。中国高速公路长度接近美国,但铁路、农村公路、地铁、停车场和飞机场的长度或者面积却相距甚远。中国的汽车年产量于2009年赶上美国,但总量仅为美国的七分之一;平均每10户不到一辆轿车,美国是每户两辆;至2020年中国约有4亿个家庭,按50%的普及率中国民用汽车拥有总量是26辆。
中国钢产量5-8亿吨,美国只有9000万吨,说明美国已完成重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钢产量按2014年14亿人,每人年半吨要7亿吨,同时水泥、玻璃、化工等行业,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是仍然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产业。用电总量方面中国与美国相当,但中国人均用电量仅是美国的四分之一,如要达到美国的一半,发电总量还需增加1倍。
中国目前内外债务占GDP的比重30%,比发达国家低得多,***府有力量大规模投资,并通过改革带动私人投资。中国经济仍可望高速度增长几年,问题是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如果要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加大环保投资。真正改善环境和资源状况要依靠科技进步,如北方沿海城市使用淡化海水,能源主要依靠煤炭、天然气、无污染和液化技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生态保护的关键是治水
中国将根据国力和国情承担国际“碳排放”义务,但中国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是治水。水和气候是整体,中介是森林,应进行国土整治,加速水和空气循环,不是简单减少气体排放。一窝蜂追随碳排放的降低,是完全错误的。
单元房耗水量是农舍的20倍,生产1吨粮食需要用1000吨水,煤化工业更是极为费水,北半个中国都被水资源短缺所困扰。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极不均匀。实际供水量5200亿立方米,人均440立方米,低于国际水资源警戒线50%以上。中国各种用水问题也较为严重,如各种水利设施严重失修,不能应对气候反常带来的重大灾害;全国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水污染严重,地下水严重超采等。
国家应制订蓄水调水战略,在水灾泛滥之地挖湖,将水资源以湖泊、湿地、森林、沼泽、地下水等形式储存起来,建设贯通南北的湖泊水渠运河网。电力的发展使抽水变得轻而易举,把南方多余之水抽到北方,如气候变化时北方泛滥,就把北方之水抽到南方。比起在湍急的大江大河上游修水坝,在下游挖水渠湖泊不仅成本低,还可增加长期就业。筹划多年的大西线调水,可能因地址条件搁浅,中国应积极寻求与俄罗斯合作,在西伯利亚租土地种大豆,从贝加尔湖调水。贝加尔湖淡水占世界四分之一,如能引入内蒙古、北京,就可把汉水留给黄淮海平原,中国水和能源的问题基本解决。
根本出路是加速科技进步
中国应利用国内高储蓄,国际资本流入,资本过剩的宝贵10年,加速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在传统产业方面要赶上德国和日本,在新科技***方面要跟得上美国。国家应制订有效的产业***策,支持物联网,新能源,国防尖端的建设。5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54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号称一百单八将,在2000年自主创新***策下奠定基础,可望有很大发展。但是,真正的高科技来自于国防工业,应发展国防工业与战略产业相结合,以加工配件方式带动民企技术进步。股市创业板应搞好,以解决风险投资的融资问题。中国会也需要进一步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争取在10年时间内实现产业升级。
考察“第二大经济体”,总量考察只是表面,还有许多结构问题。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转换,结构改革与升级将成为主线。中国将继续欢迎有技术的国际资本进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如何认识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