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法规日臻完善、社会文明越来越高的今天,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虽有禁止,不再普遍,但代之而起的是个别教师从精神上体罚学生,即“心罚”。心罚作为一种相对隐蔽的惩罚方式,仍然存在于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并且逐渐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种做法的始作俑者虽无可探究,但考究其“方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形式:
一、教师对学生的随意讽刺挖苦
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个别教师对部分后进生说“你真笨”、“你永远都成不了大器”、“你简直就是害群之马”、“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之类的话。其实,这些话说者本无意,听者却伤心,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伤了他们的自尊,摧残了他们的健康身心。教师随意地讽刺挖苦学生,会导致学生产生一种自卑心理。本来后进生学习就相对吃力,不能很好地紧跟学习步伐,再加上自尊心受到较大打击,会更加孤独无助,心灰意冷,严重者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现象,感到自己没有可取之处,出现严重的自暴自弃状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妨碍了教学情景的和谐发挥。
二、给学生安排“雅座”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安排座位是有些教师管理学生的“制胜”法宝之一。对个别触犯班级班规的、与教师的“圣旨”相抵触的,在安排座位时就有意识地将其安排在第一排或最后一排,有时往往是单人单桌,这就是教师为这些学生设置的“雅座”。这种对学生另眼相看的做法,疏远了学生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偏离教育发展的轨道,在一定程度上受罚学生会受到冷落甚至歧视,使学生对教师或者是其他同班同学产生一定的不信任感。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会采取冷漠以及回避的态度,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不良的攻击。由于安排雅座,受到孤立,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厌恶心理,对学习失去浓厚兴趣,导致厌学、对学校恐惧等。此外,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也会越来越远,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
三、逼请学生家长
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孩子的学习,教师仅仅是承担着一部分责任,家长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以只有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请家长,这样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在性质上就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教师仅仅向家长说一些学生学习上出现的消极问题,告诉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导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恶化,出现学生害怕自己父母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有问题,教师要主动地去帮助解决,不能动不动逼学生请家长,向家长告状,借助家长的“力量”制服学生。这种“借刀杀人”的做法,表面上看起来很奏效,但结果使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不到父母亲的温暖,学校里得不到教师的理解,以致于与家长教师“三足鼎立”,学生逆反心理愈来愈浓,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墙”也越来越厚,甚至无法沟通。
四、对学生保持沉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种教育学生的方式就是“沉默是金”。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最绝的一招就是“默默无闻”地冷落学生,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不理睬,听之任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无视学生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不予理睬,不进行管理改正,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对问题或者在课堂外做了好事时,也不对学生进行表扬,甚至在教学过程中不让学生回答问题,故意冷落他。在课后的管理工作中,时常找其他学生交流沟通,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谈心,而故意对一些学生冷落处理,不找他们聊天,不关心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把学生当作一个“多余人”对待。这种做法对学生的伤害是巨大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也使学生的心情压抑,情绪低落,压抑了个性。
五、有意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师的教学期间,个别教师对一些品学兼差的特长生有意识地采取压抑手段。比如,对于在篮球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来说,教师知道学生喜欢篮球,但是举行篮球比赛时,却有意识地不让他参加;有特殊文艺爱好的学生,举行文艺活动时,不让他出头,不能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丧失了比赛成功之后的满足感以及自信心。本来特长生在学习方面就相对落后,与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相比,自身就存在自卑感,而仅有的特长也得不到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做法严重遏制了学生特长的发挥。学生失去了释放烦恼、排遣郁闷和展示才华的空间,失去了个性孕育的土壤,他们是不会茁壮成长的。
以上这些“方法”,与体罚相比,对学生的教育似乎显得“文明了”、“科学了”,但给学生心理上带来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是长久的,危害甚至是终身的。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运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从学生的心理方面进行开导,以情感为切入点,制止体罚,更要严禁心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