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往行人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相信不少读者朋友,都曾经在墙上、电线杆子上见过写有这些字句的小纸条,坊间传说这样可以使孩子安睡不闹夜。尽管纸条的内容仅来自于民间传说,毫无科学依据,甚至还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但这其中却饱含天下父母们的舐犊深情和良苦用心:那就是希望我们的小宝宝能够在良好的睡眠中获得安宁,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我们若是换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这些曾经贴满大街小巷的小纸条也充分说明,婴幼儿的“夜哭郎现象”的确是一个令年轻父母非常头疼的普遍难题。
“夜哭郎”是婴儿夜啼的民间俗称。不少孩子白天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长时间不明原因地啼哭不眠,或者定时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家长怎么哄都不管用,乃至通宵达旦,彻夜不宁。人们习惯上将这些孩子称为“夜哭郎”。
家有夜哭郎,父母实在受罪。晚上孩子一闹,家长又是喂奶,又是喂水,又是把尿,折腾一两个甚至几个小时,孩子才慢慢止住啼哭。时间长了,会影响家长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还会影响到街坊、邻里的关系。尤其是那些身为“上班族”的爸爸妈妈更是烦恼不已,特别希望孩子一觉睡到大天亮。
魏珉教授的门诊小患者当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夜哭郎,大的有二到三岁,小的还没满月。魏教授说,一般6周以后的婴儿会有意识地哭泣,6个月以后会哭得更多。但是,身心健康的孩子晚上睡觉会比较安稳,不会吵闹不休,特别是2岁以后的幼儿。
在门诊中遇到“夜哭郎”小朋友,魏教授一般会引导家长做如下的排查,探寻原因:
导致孩子不舒服的生理性原因。比如是不是孩子的尿布湿了或者裹得太紧、饥饿、口渴、室内温度不合适、被褥太厚、孩子想要便便或者已经便便了而家长不知道等,都会使小儿因感觉不舒服而哭闹。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只要及时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会安静入睡。
白天和黑夜睡颠倒了。6个月之前的宝宝最容易出现这类情况。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觉,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孩子晚上特别精神,会咿咿呀呀地说话,若将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闹即止。家里面请了阿姨的人家出现这类情形比较多。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对孩子的睡眠时间进行调节,一般1到2周就可以正常。
白天活动不足。有的孩子白天活动不足,体力消耗太小,导致睡前一点都不累,当然睡不着了。这样的孩子要在白天适当引导,加强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孩子玩累了好睡觉就在睡前疯玩是不可取的。如果父母,特别是爸爸,想和孩子疯狂一把,最好控制在睡前2到3小时。睡前,还是应该让宝宝尽量归于平静。
午睡时间安排不得当。有的孩子早晨起不来,到了午后2~3点才睡午觉,或者是午睡时间太早,导致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没人陪伴就哭闹起来。这样的孩子,要对其午睡时间做适当调整,使孩子晚上有睡意,就能安安稳稳睡到天亮了。
梦境的宣泄。孩子本来睡得好好的,突然开始大声啼哭,且没有其他症状,说不定是是因为孩子做了“噩梦”。家长要充当心理***师,耐心安慰孩子。会说话的宝宝可以与其交流,以了解孩子梦的内容,进而帮助孩子分清现实与梦境。婴幼儿非常信任和依赖父母,父母几乎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切心理难题。
如果以上的问题,家长都避免了,那就要考虑有没有病理性因素了,这其中最常见的疾病是佝偻病。患佝偻病的孩子夜间常常烦躁不安,家长哄也没用,同时孩子出汗多,枕秃,前囟比较大。这多是由于体内血钙较低导致孩子容易兴奋所致。我们知道,佝偻病是因为缺钙引起的。而钙元素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现在儿科医生都要求孩子1周岁以前除了正常膳食之外,每天补充一粒鱼肝油,尤其是生活在北方的孩子。正常服用鱼肝油的孩子不太容易缺钙,患佝偻病的几率就更小了。所以,请家长想一下,会不会因为自己工作太忙,最近一段时间忘记给孩子补充鱼肝油了呢?如果真有漏服的情况,那么及时补充1周左右,孩子就会安然度夜了。
还有一类比较少见的情况,叫做低血磷性佝偻病。给这类孩子补钙比较困难,怎么补都补不上。低血磷性佝偻病多为遗传,且不易发现,一般到了周岁,孩子下肢开始有O型发展的倾向,家长才发现有问题。遇到这样的情况,请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可能是蛲虫在作怪。如果已经上幼儿园的宝宝发生夜啼现象,那家长要警惕一种叫做蛲虫的寄生虫病。蛲虫又叫屁股虫,寄居在儿童的大肠内,有时随儿童的粪便排出,在粪便中可见白色小虫蠕动,这便是蛲虫。当人睡眠后,括约肌松弛时,部分雌虫爬出,在附近皮肤产卵。此时,孩子会因为处奇痒而惊醒,继而发生夜啼。上了幼儿园的宝宝接触到公共环境,可能因为穿开裆裤坐了有虫卵的板凳、被褥等,也可能因为绿叶菜上的有机肥没有处理干净而感染蛲虫。在婴儿期以奶为主的宝宝不太容易患蛲虫病。蛲虫的***就是口服药片,但要注意须隔2到4周继续服用第2次和第3次,方可彻底消灭。
以魏教授多年的经验来看,“夜哭郎”型的孩子遇到的问题一般都是前面所述的环境因素所致,出于病理性原因的相对较少。所以,遇到孩子夜啼,父母先不要紧张,可自行对照前面几项排查原因,一般都会不医而治的。
此外,从小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很重要。睡觉之前,让孩子吃饱喝足,但不要吃得太撑;安抚孩子,让孩子尽量安静下来;把窗帘拉上,让室内光线暗下来,并让孩子感觉到这种变化;盖好被子,调节好室内温度;听惯了妈妈睡眠曲的孩子,妈妈要轻轻哼起歌谣,但是不要看电视,因为电视画面会使人兴奋。从5~6个月开始,婴儿的夜间睡眠时间会慢慢加长,一夜好眠的日子会渐渐到来。
另外,家长需要注意一些安抚孩子入眠的小技巧。比如孩子睡梦中翻身或者轻轻哼语,只要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家长大可不必太紧张。“宝宝,怎么了?”“来来来,妈妈抱抱!”家长一说话,孩子反而很可能被吵醒。睡觉被吵醒,宝宝当然很烦,便会用大声的哭泣来表达不满。正确的做法是,轻轻拍一拍,抱起摇一摇宝宝就能够重新进入梦乡了。
对于佝偻病引起的夜啼,家长应该很容易从孩子的外形进行辨别。佝偻病患儿需要尽早就医,严重时需要静脉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