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人一般有二个姓氏,即汉姓和黎姓:汉姓是黎族人借用汉人的书面姓氏,作为与汉人交往、户口登记时的口语和书写语,与汉族相同姓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是黎族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产物;黎姓是黎胞之间用黎语称呼的姓氏,黎语称姓氏为“纹茂”、“蕃茂”或“茂”,意为有共同祖先,是黎族内部具有共同血缘关系人群的称号,这是黎族自古以来就有的有别于汉族的姓氏。
黎族的汉姓,是随着黎族人民在与汉族人民长期接触过程中,不断吸收汉文化后才产生的。据史料记载,早在唐宋时期黎族先民就懂得借用汉姓了,明代中后期到清代,大部分黎族社会进入封建制社会,户籍登记、纳粮当差,大多数黎族人从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汉姓,而在比较偏僻的部分黎族地区,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登记户口、上学才采用抽签的方法,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汉姓。
关于黎族的姓氏来源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黎人是没有姓氏的,有一群黎人居住现三亚市天崖镇马岭村一带(黎族的很多支系在念唱祖先歌时,都追溯到马岭村,都说是从马岭村迁出的)。一天,村里有两兄弟各牵着一头牛从该村附近一道很窄的石缝路经过。大哥牵的牛双角向上翘起,很容易通过,弟弟牵的牛双角向下弯,过不去,卡死在石缝里。牛死后,把牛宰了,附近的人都来分牛肉,刚分完,天下起了大雨,人们四处躲雨或用所带的东西遮挡雨。有躲在芭蕉树下、竹子下、木棉树下、田里、番薯地、陶缸……后来人们为了便于辨别、称呼,就把躲雨的地方和遮雨用具作为不同人群的姓氏。在芭蕉树下躲雨的那群人叫 “德外”,意为芭蕉的孩子,这些人现在的汉姓为周姓或赵姓;在竹子下躲雨的那群人叫“德伦”,意为竹子的孩子,这些人现在的汉姓为符姓。
这个姓氏来源,说明了黎族历史上曾经历氏族社会,每个氏族部落都曾有***腾崇拜,以动物,或以植物,或以无生命物体为其***腾信仰,作为自己的祖先、氏族的标志,并演化为氏族部落的“符号”、“姓氏”。
现居住在三亚、乐东、东方等地汉姓为 “符” 姓的部分哈黎和美孚黎中,他们的黎姓是“竹”。东方美孚方言黎族中汉姓为 “符” 姓的那些人中,流传着“竹”姓氏来源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黎族母子住在大山下,他们辛勤耕耘,靠山上的泉水灌溉庄稼获得粮食。有一段时间,山上的泉水总是时有时无,母亲便叫儿子上山看看。儿子到山上察看时,发现有一群仙女在沐浴,于是他藏起了仙女衣裳中最漂亮的一件,其他仙女沐浴后都回天上去了,那位仙女由于没有衣服,回不去,并与藏衣服的黎族小伙相爱。他们一起生活,养育了一个儿子,仙女种了一棵竹子,并教丈夫养一只大公鸡。有一天,仙女对丈夫说,她想回天上了,并说她回家后可能再回不到地上了,希望儿子长大后到天上看望她。仙女走的时候儿子尚未断奶,她给丈夫留下两个葫芦,一个装奶,一个装土蜂,并对丈夫说到时如果儿子不认得母亲,就让他打开装有土蜂的葫芦,土蜂就会带他找到母亲。仙女还说,等竹子长得看不见竹尾了,这时竹子已经长到天上了,到时咱们儿子可以骑公鸡沿竹梯子上天。儿子长大后,按照母亲临走时的话上天,土蜂果然带他找到了母亲。外公见到地上来的外孙很高兴,就让外孙在天上放牧。一段时间后,儿子想父亲了,要回家,外公就送给他四团棉花、铜锣和糯米糍粑,并吩咐外孙说你沿竹子下到地面以后,就敲三下铜锣,那时外公就可以收竹子天梯了。孙子沿着梯子下到山腰时,调皮的猴子来抢他的糯米糍粑吃,他不给,猴子便用石头打他,有三个石头正好打在铜锣上,外公听到三下锣声,误认为外孙已到了地上,于是收起了竹子天梯,外孙一下子就落在竹丛里。这个地区的黎族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那位落入竹丛里的先人。故有“竹的孩子”或“竹子丛下的人”之氏族称呼。
二个传说故事,揭示了黎族姓氏来源与***腾崇拜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了部分“符”姓的黎胞,曾把“竹”尊作***腾,有竹崇拜的习俗,把竹子作为他们的姓氏,也就是氏族的符号。
在黎族地区常见的黎姓有:“德嗒”,意为田的孩子,汉姓为田姓; “德概”,意为陶缸的孩子,汉姓为吉姓。 “德砚”,意为羊的孩子,汉姓为羊或杨姓;“德档”,意为龙的孩子,汉姓为龙姓;有些黎姓在当今的黎语词汇中已很难找到相应的意义,如“德拉海”( 汉姓为邢、董姓);“德旺”( 汉姓为黄、罗姓); 在五指山市毛道乡、冲山镇的居民中,黎姓大多为“朴基”、“相冲”,意为先人“基”和“冲”的后代,汉姓为王或黄等等。其实这些“纹茂”(黎姓)是黎族社会发展史上经历的氏族社会的遗存,直至今日,黎族地区同“纹茂”(黎姓)的人都被认为是兄弟姐妹,既使汉姓不同,而且相距几百公里,也不能谈婚论嫁,男女之间不能讲一些“晕话”。有些汉姓相同,但黎姓不同的男女之间是可以互相通婚的,因为他们是属于不同血缘集团的。
总之,部分黎族一般拥有二个姓氏,黎姓(纹茂)来源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最初反映黎族血缘关系,是氏族部落的称号与标志。今天的“黎姓”实际是远古氏族部落称号的沿袭,是古代氏族称号的直接采用或是谐音、转音、变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