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近百万种的昆虫中,只有几千种是生活在水中的。这些水生昆虫靠什么呼吸?诸如蜻蜓幼虫、蝎蝽、蚊蚋、划蝽等,它们各有各的绝招。
许多水生昆虫没有鳃,却可以在水中安然无恙地生活。原来它们的呼吸系统中有“配套设备”。这种配套设备就是“通气管”和“贮气瓶”。
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里,当它需要吸取空气时,只要把腹端的通气管伸出水面即可。蚊的通气管尖端还有一组瓣膜,幼虫在水里时瓣膜紧闭,在伸出水面呼吸时瓣膜自动张开。蚊的幼虫还用一种油性分泌物保持通气管的干燥。
人类在滋生蚊蚋的水池里倒进一点煤油,煤油在水面散开形成一层膜。由于蚊蚋的通气孔只能防水而不能防油,倒下去的煤油很快进入幼虫的通气管,使它们窒息而死,达到消灭它们的目的。
有些水生昆虫的通气管很长,它们不需浮到水面就可吸取空气。蜻蜓幼虫的通气管成套筒状,可以伸缩,伸到最长时可达到15厘米。蝎蝽腹端长长的通气管不能伸缩,看起来像一根长“针管”。花虻幼虫的通气管比其身体还长,像根橡皮管直通水面吸气,而幼虫却藏在淤泥里。
蜉蝣、蜻蜓和石蚕蛾的成虫在陆地上生活,但它们的童年(幼虫期)却是在水中度过。
它们在幼虫时期,既保留了陆生昆虫所具有的气管,也具备了水生昆虫特有的鳃,所以称为气管鳃。它们用气管鳃来过滤溶解在水中的氧。它们的鳃的形式,似片片树叶。呼吸时鳃瓣在水中不停地摆动,使水流动并过滤水中的氧气。在氧气充足的水里,鳃的摆动频率缓慢;在缺氧的水里,鳃的摆动频率就大大加快。
使用水肺是另一类昆虫的绝招,这些昆虫都随时携带一个“氧气瓶”——气泡。这个泡和它们身上的气门相连接,起着与鳃相同的作用,故称水肺。奇怪的是这个小气泡里的氧气可供昆虫很长时间使用,好像用不完似的,原来气泡里的氧气浓度降低时,水中所含的氧就会渗入泡内补充消耗掉的氧气。
通过测算人们知道,一个新形成的水泡里大约含有21%的氧气和79%的氮气,而与空气接触的水体则含有33%的氧。随着昆虫生命活动的消耗,气泡中的氧不断减少,氮的含量不断增加,这就改变了气泡中的气体和溶在水中的气体氧含量的平衡。为了恢复平衡,氮扩散出来,氧从周围水中渗进泡内。
使用这种方法的昆虫,它们的氧气瓶——气泡有的由一层稠密的毛固定(如仰泳蜷),有的固定在鞘翅下(如龙虱)。这种“氧气瓶”必要时还可“充气”。充气的方式也因昆虫种类不同而有变化。牙蝉浮到水面时头部向上,利用触角将气泡中充满空气。而龙虱则是尾部土浮到水面,利用它的鞘翅和腹邵末端使鞘翅内充满空气。
划蝽也把空气储存在翅盖下。除此之外,它们身上还有一层密密的短毛,在潜泳时身体周围的短毛空隙保留了一层空气。由于这个原因,它们总是有一个微微发光的外表,仿佛镀了一层银似的。它们身上形成的这层空气膜,生物学家称为“气盾”。它不是简单的空气贮藏所,而且还有多方面的作用。气盾是由密生的拒水细毛固定的,毛的密度可以达到每平方厘米约200万根,并能承受4个大气压。
因此,护膜是永远存在的,并不会像水泡那样消失,而且这层膜好像使它们穿上一身“救生衣”,具有很大浮力,可以在水面自由活动。如果要潜入水里或在水里停留,它们就得一个劲地摆动像桨一样的后足。要休息的时候,还必须依附在水生植物上,否则它们就会像软木塞一样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