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选择了自刎而死,笔者认为主要是由天命思想的主导、羞愧之心的萌生、忏悔意识的觉醒、众叛亲离的现实等四个方面的因素所致。
关键词:项羽 天命 羞愧 忏悔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收录了一篇经典散文――《项羽之死》。司马迁以饱含深情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项羽身陷四面楚歌,面临生死抉择时的悲壮一幕――自刎而死。面对生的希望,项羽宁愿选择自刎而不肯渡江,笔者认为,大概有以下原因。
一、天命思想的主导,使其失去斗志。项羽在陷入困境将要突围时向手下将士强调:“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面对亭长的施救,项羽又感叹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中国古人尤其是君王贵族大多有着非常浓厚的天命思想,连项羽的对手刘邦也不例外,刘邦在临终时就说过:“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正是这个天命观,主导了项羽思想,使项羽觉得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个人是斗不过天的,天命难违。于是,他毅然放弃了东渡乌江。
二、羞愧之心的萌生,使其耻于东渡。面对乌江亭长的劝说,项羽说:“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说明项羽内心萌生了深重的羞愧感,他觉得对不起江东子弟及其家人,再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己应该与将士们同生共死,绝不可一人过江,苟且偷生。项羽意识到,如果再起兵的话,那将是耻辱,与其屈辱的活着不如就这么悲壮地死去。唐朝诗人胡曾在《乌江》中写道:“争帝***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杜牧在《题乌江亭》中以“包羞忍耻是男儿”的诗句,批评了项羽无法忍受一时的羞耻。
三、忏悔意识的觉醒,使其回归人性。《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在荥阳交战数年相争不下时,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说明项羽对荣、辱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造福百姓为荣,祸国扰民为辱。唐朝的曹松在《己亥岁感事》中写过“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长年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得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楚国久相持不决”,“丁壮苦***旅,老弱”的景象使他有一种忏悔意识,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想要通过和谈,以鸿沟为界换取刘邦的让步。正是认识到长期的征战使人民痛苦不堪,他才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可是最终刘邦却违约出了兵,此时项羽认识到自己无法消灭刘邦但又无法和谈,如果继续争战只会使百姓遭殃。项羽想到百姓的疾苦,想到自己的将士,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开始回归,他才选择自刎以结束持续数年的争霸残杀。
四、众叛亲离的现实,使其万念俱灰。从故交旧部来看,当时项羽的主要谋士亚父范增已死,曾经的得力助手陈平、韩信等人也为刘邦效力。“吾闻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项羽曾经的朋友吕马童背叛了他,为了悬赏封侯正在追杀他,曾经的“结义兄弟”刘邦为争夺天下背信弃义,撕毁盟约。北宋***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乌江亭》中写道:“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认为项羽的这一败已经大势已去,江东子弟即使还在的话,也没有人愿意为他卷土重来了。从爱情方面来看,项羽是一个至情至义的人,《项羽本纪》里提及“有美人常幸从”便可看出项羽和虞姬感情之深,虞姬是项王至亲至爱的女人,虞姬的死让项王既自责又心痛,也无意独生。故交旧部的背叛反戈,对手刘邦的背信弃义,谋臣将士的离心离德,红颜知己的香消玉殒,这些变故使项羽陷入人生的绝望,再无心思东山再起,重振霸业了。
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选择了自刎而死,引发了后人无尽的感慨与思考,对其原因的探讨自然是见仁见智,但笔者认为,主要是由天命思想、羞愧之心、忏悔意识、众叛亲离等四个方面的因素所致。新课标倡导探究式学习,笔者略陈固陋,以期对读者能有所裨益。
杨胜利,李龙富,教师,现居湖北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