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众化和教育公平
前面说到全球机遇背景下,大学国际化的两个表现: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教师队伍国际流动明显加速。第三个方面是教育公平。全球机遇背景下,高质量教育期待和大众对教育公平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在改造着中国以及世界的高等教育。如今,大学国际化加速了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教育公平的问题日益凸显。过去上大学的人非常少,如今不同了。不管在国内上大学还是在国外上大学,高等教育大众化确实给高校带来了新的压力。
首先,公众的过分期待与大学公众化的矛盾使大家觉得教育贡献低了。过去是少数人上大学,现在家庭普遍都有在大学里或者上学或者教书或者进修的,过去对大学的神秘感现在没了。原来精英教育时,大学生稀缺,到哪里都能找个好工作,现在大众化了,大学毕业甚至找不着工作。公众仍然期待大学要进行卓越的学术研究和教育,但实际上大家的教育程度都提高时,那种台阶式的敬仰就没了。实际上我们的教育水平也在提高,但是大家老觉得教育没做什么贡献。
我是搞西方哲学的,我认为现在的学者实际做的研究的深度不亚于老一辈的哲学家,但是现在这些人仍然不是大师。过去因为很少人懂西方的东西,很少人懂高深的学术,他们到国外以后回来建立一两个学科是没问题的,就成了大师,鹤立鸡群。现在呢?大家都是鸡了,甚至是洋鸡,或者说大家都变成鹤了,由于都变成鹤了,互相看着还都像鸡。实际上你看我们现在上天入地的,都是这些年来培养的,做的贡献其实一点不比以前逊色。
同时,教育公平理念实际上和培养精英追求卓越的教育之间还存在一定冲突,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选拔教育。有一次我参加会议,跟复旦大学的校长和另外一人坐一起,后来来了一位***的,这个人就火不打一处来,说教育都被你们***给搞坏了,他说你看我女儿累成那样都没考上北大、清华。后来我说你的概念就是错的,好像累了就能考上北大、清华。他又说你看我那个公司里,招的大学生,外语还不如我呢!我说你的大学生哪来的,他说是某某学院的,我说你要到北外找几个来,肯定比你强。给***翻译的不都是在北外找的吗。这就是公平和卓越之间发生了冲突。虽然教育公平无可厚非,然而少数一流学校培养精英的理念也是需要的。
另一方面,在教育公平问题上,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现在大家特别关注公平,对招生性别方面的规定也比较敏感,我们是比较受冲击的。北外75%是女生,现在女生学习好,尤其外语好,但是有些专业比如阿拉伯语,阿拉伯国家不接受女性,我们只能想办法多招几个男生,现在受批评说性别歧视。公平和实际需要之间确实得找出一定的平衡,高等教育是选拔性教育,得选拔最合适的人去做、去研究。公平是对的,但要研究怎么样才能达到公平。
高校如何应对时代的挑战?
如何应对教育公平、提高质量、加快改革、提高服务水平等挑战呢?首先,大学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要变得更加灵活和富有弹性。象牙塔式的纯学院派将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按步就班、一个萝卜一个坑、机械式的管理没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其次,依法办学将是高等教育有序和平稳发展的保障。法制化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规则,最基本的规则应该是法制化,尤其像大学这样的知识创新场所,创新更需要法律的保护。
第三,大学的教学方式也应变得更加多样和富有挑战性。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将演变为教师、学生、社会各行业有专长的人士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而且学生的学习空间将大大改变和拓宽。现在好多人在拿iPad学习,老师再照本宣科已经不行了。老师要提出更有创造性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大家从一起解决问题中提高能力。
第四,从发挥功能角度看,大学将变得更加直接介入或参与社会、经济、***治和文化事务。现在社会发生变化,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也需要大学的参与。而大学要交出有用的人,又必须在这些实际事务中进行科学研究、进行人才培养。因此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参与社会服务、理论研究与实际探索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
最后,大学评价方式将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参与。社会发展对大学演变的驱动将越来越直接,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大学评价方式在改变。评估不再致力于打分、评优,而是详细描述大学成功与欠缺之处,知道你成功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改进的地方。
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首先,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应该是有质量的发展,但是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就是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质和量是统一的关系,没有一定的量谈不上质。如果全国只有两所学校,北大、清华,我想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永远上不去,没有一定的量不能体现质,而且也无法提升质,如果量少了,它会躺在太过优越的地位上,当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竞争意识才会激发活力。
质和量应该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我想现在中国重要的已经不是量了,因为头几年量的扩张突飞猛进,下一步主要是质,但是提高质是更困难的。
其次,尤为重要的是,大学内涵式发展应该是有特色的发展。都想变成北大、清华,这根本不可能。我到美国时发现,中国人对哈佛大学的崇拜要超过美国人对哈佛大学的崇拜,哈佛是美国好学校当中的一个,而我们中国人却认为,哈佛是最好的美国大学,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中国人对教育的观念是——当第一,孩子能上第一绝不上第二。其实,主要还是要看孩子适合什么。这面临一个特色教育的问题,学校要基于自己的传统、环境和条件,积极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比如我在北师大的时候,有些领导就提出来要多上几个小语种,我当时就反对,北师大是培养教师的,弄那么多小语种干什么?扩大了规模,可质量能上去吗?这跟自己的特色相差很远。我来到北外以后,也是如此,有人建议我开艺术专业,类似艺术传播、影视理论的,我说北外太小,也没有这个基础,没法上。
当然,我们也开了一些外语之外的专业,但都是围绕我们的特色办的,是基于如下考虑:
第一,北外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也设立了法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以及新闻专业,改革开放初期,你只要会外语就是一流人才。但是现在,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就学外语,学得非常好,或者很多孩子跟着自己的家长,在美国多少待过几年,人家回来以后又上了大学,外语又好又有专业。
第二,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高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基本上是个学习者,到国际会议上,不懂国际规则,主要听人家讲,基本上是理解人家。但是现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角色,别人在听中国讲,至少我们是个优等生嘛,优等生得介绍学***验啊。我们光会说,不知道内容是什么,怎么介绍呢?所以说北外的学生得有一定的专业基础。
我那天在全校大会上说,你们这些专业谁都不能要求发展得像人大、清华、北大那样的大型专业,你们的特色就是既有的这些专业,比如说学法律的,但是外语要占到40%的课程,我在懂法律上又讲外语方面比你强,经济金融没法跟你比,但是我在讲外语这点上可以跟你比,这就是你的竞争优势,这就叫基于自己的传统、环境和条件,发挥自己的特色。
盲目地上专业,同质化了以后就会走向失败。为什么?你把自己的弱点拿去跟别人竞争了。所以必须自主性、创新性、个性化的发展,既不能片面求全,也不能片面求大。我去威廉玛丽学院,它在一个小镇,镇上只有1万多人,7000多是学校的人,但它是美国非常著名的学校,属于精英式教育,教育质量非常高。
最后,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应该有长效机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