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三棒鼓”的流行区域以桃江县乍埠回族乡为主,是流传于马迹塘、大栗港、三堂街一带的一种走唱艺术形式。探索“三棒鼓”的历史源流及艺术特征,将有助于进一步保护和发展这种地方民间艺术形式。
关键词:桃江县 “三棒鼓” 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棒鼓”,唐代称“三杖鼓”,约于明代传入湖南益阳市桃江县,并逐渐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每逢春节,艺人们结伴而行走村串巷相互拜年,不分贫富,户户必到。“三棒鼓”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如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区,甚至还随着艺人流传到英、法、意、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打“三棒鼓”技巧性强,表演时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用力适当,贯通一气,并与演唱者默契配合。
一、桃江”三棒鼓”的历史渊源
桃江“三棒鼓”的产生与发展跟桃江地域、人文以及生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桃江属于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过渡的山丘地带,桃江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独有的秉性,在与大自然和生存环境的抗争中积淀和丰富着乡土文化。“三棒鼓”就是民间文艺宝库中的珍宝。
“三棒鼓”又叫“三班鼓”“三椎鼓”,唐朝称“三杖鼓”,是集打击乐器、口头文学、表演技艺于一体的古老曲种,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相传始于唐,明洪武年间始由回民迁徙传入桃江县乍埠回族乡。在桃江还有栗子河、大栗港、三堂街、马迹塘一带盛行。据《纲鉴》记载,唐朝的吴月坚,手抛三个棒,唱词出口成章。明朝沈德符《顾曲杂言》里也记载了“三棒鼓”在万历年间的情况,“吴下何来有打三棒鼓乞钱者,余幼时有见之也,起于唐咸通中(公元865年)。”其中明朝田艺蘅《留青日扎》中说得更为详细:“吴越间妇女用三棒上下击鼓,谓之三棒鼓,江北凤阳男子尤善,既唐山三杖鼓也。”由此可见,远在唐代,“三棒鼓”即已在民间流传。这种曲艺在表演时轮番抛动三根嵌有铜钱的棒子而击鼓,边击边唱,因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80年代,部分艺人放下了手中的“三棒鼓”,投入到了经济大潮中。此后进入90年代,更多的“三棒鼓”艺人走上了打工的路途。随着艺人的减少,“三棒鼓”的发展也陷入了低潮。2003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工程”的启动以及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的出台,让“三棒鼓”又迎来了春天。
二、桃江“三棒鼓”的艺术特点
(一)“三棒鼓”的道具
据笔者的田野调查,早期的“三棒鼓”被视为乞讨型曲艺。根据农村老者们说,乡邻们戏称“三棒鼓”的艺人为“高级乞丐”,因为他们表演时,男的身着长袍马褂,腰系红布腰带;女的身穿绣有花边的对襟衣和花边裤,脚穿绣花鞋,十分注重自身的形象。同时也注重道具的美感,鼓架是用6根红白相间颜色的细竹竿做成,用时拉开,走时收拢,鼓盆系上红彩带,十分漂亮。因此,“三棒鼓”也叫“花鼓”。桃江县“三棒鼓”的道具是一面直径七寸五、高四寸的小鼓,一面直径四寸见方的铜锣,三根七寸的刷有深红色漆的木棒,凿三个不同侧面的小方孔于棒上,并嵌入铜钱三枚,三根鼓棒上的五眼共十五枚铜钱。三把长七寸的木勺系有红绸的尖刀,每把刀的凿背上有两个方孔,每孔嵌入铁圈三枚,另有三把七寸八的木柄小叉。如***:
“三棒鼓”丢打起来,眼钱相互碰撞,鼓棒上下翻飞,落鼓合拍成音。
(二)“三棒鼓”的表演形式
“三棒鼓”是以一种技艺独特的走唱形式进行表演的,演唱不择场地,茶馆酒楼、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可随时随地演唱。表演者可以只有一人,也可以有两人、三人打的(两人表演为常见)。演唱者不插道白,单人表演者自己抛耍三根嵌入有铜钱的鼓棒击鼓伴唱,并敲打挂在鼓侧的马锣。双人表演则一人同时丢棒击鼓并演唱,另一人奏马锣并伴唱,集唱、念、抛、打于一体。即一边唱,一边双手去接“三棒鼓”,或一手握棒击鼓,另一手转回丢接另两棒,口中念唱不止,类似杂耍,花样繁多。尤其是换耍三把利刀时,利刀在空中翻飞,反复抛接,高潮迭起,引人入胜。“三棒鼓”的唱词富有故事情节,也有即兴的,其中即兴的常以恭维、祝福之类为主,常夹带一些风趣的俏皮话,较多运用排比、顶贯、押韵等手法,颇具民间艺术风格。
(三)“三棒鼓”的音乐特征
1.“三棒鼓”的唱词
“三棒鼓”的唱词主要用桃江方言来演唱,桃江方言是益阳方言的分支,属湖南方言。“三棒鼓”的唱词有较固定的格式,一般为“五五七五”句式,如:各位同志/听我唱新文/计划生育***策好/人人喜开怀……也有七五句,如:一个孝子董永/有把孝心叫好名/二十三岁来卖身/卖身葬父亲/孝心感动天和地/后来仙女结为婚/生下长子董任书/三代四个状元公……四句一段,一段一韵或多段一韵。“三棒鼓”的唱词大部分是由前辈艺人流传下来的,讲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须句句押韵。在桃江流传至今的就有“姜太公钓鱼”“鲤鱼跃龙门”“满姑娘晒盐姜”“玉女穿梭”等。“三棒鼓”唱词最难的是即兴演唱,艺人们可谓是语言大师,将成语典故、民间俗语、天文地理等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并巧妙地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富有很强的表现力。有时还用几句俏皮话,化雅为俗,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三棒鼓”在演唱时为了唱歌通俗化、口语化,一般多在唱词中或后加入衬词,如哒、咧、嘞、呃、啊、嗯、嗒、呀、等,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魅力。
2.“三棒鼓”的旋律
“三棒鼓”的音乐为单曲体,四句一循环,多为宫调式和徵调式,一般是2/4节拍,难度不大,其速度快慢、音调的高低、情绪悲喜等都是随演唱的内容和场合自由调节,灵活把握。“三棒鼓”有固定的旋律,比较简单。
3.“三棒鼓”的曲式
桃江“三棒鼓”曲式特点较简单,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分节的单段曲式,谱例如下:
4.“三棒鼓”的伴奏
“三棒鼓”的伴奏主要是锣和鼓,伴奏比较固定和程式化,无论旋律、唱词的长短,锣鼓伴奏的固定模式是不变的。根据拜访艺人可知,在“三棒鼓”开始表演时先击锣,而开始前的击锣、击鼓有多种不同的节奏,如最简单的有:1.咚咚 咚咚 |咚咚 咚咚 | 咚 ||。2.咚・咚 咚咚 | 乙咚咚 咚咚 | 哒 ||。比较难一点的节奏,如3.咚咚咚 咚咚 | 乙咚 咚咚 | 咚 || 4.咚 咚 | 咚 咚 | 咚・咚 咚咚 | 乙咚 咚 || 等节奏,打击节奏后紧接演唱,每唱完一段将会以击锣为跳板节奏连接下段,其跳板节奏比较固定,一般为“三一五三一”,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节奏模式在“三棒鼓”伴奏、演唱者中非常实用。
三、桃江“三棒鼓”的现状及发展
在市场化大潮和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青年一代大多不愿师承研习传统技艺,这种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艺术文化遗产随着老艺人的离世正逐渐消亡。目前在桃江县仅有回族乡乍埠、三堂街、大栗港、马迹塘、栗山河等一些村庄还有“三棒鼓”流传。
笔者认为在“三棒鼓”的保护与发展方面可从四方面入手:第一,***府为主导,把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落实保护工作的专项经费,成立市、县、镇(乡)三级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民间艺术的保护规划。建立以***府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民间艺术保护机制,并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抓好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第二,勤宣传多展示,制作相关的宣传片,利用电视媒体进行宣传;建立民间艺术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举办民间艺术节等,鼓励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民间艺术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民间艺术保护氛围。第三,将民间曲艺拉进音乐课堂,创造条件,促使民间艺术进学校、进课堂。目前,在音乐教学中,对地方音乐的研究和学习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普通大学和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对地方音乐的介绍、欣赏是非常有限的。可以鼓励编写地方音乐的校本教材,邀请民间“三棒鼓”艺人来学校进行讲学、授艺,鼓励学生学习民间艺术,逐步形成地方音乐教学资料库,使校园成为宣传、发展和传承民间艺术的平台。第四,保护民间曲艺艺人,收集、整理、制作“三棒鼓”宣传录像带,加强民间艺术传承人的保护。引导年轻人学习民间艺术,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同时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尽快用录像、录音、文字、照片等方式把民间艺术的资料留存下来。目前在桃江县以李锡仁老师为代表能耍“三棒鼓”的艺人屈指可数,而且大都已过花甲之年,如不及时保护和拯救很可能就会失传。为了保护民间艺人,我们必须为其撰写传记,对各个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并做出进一步的研究而后编辑成书籍。
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地方曲艺,“三棒鼓”承载着极其珍贵的历史、民俗及农耕文化信息,是我们不能够也不应该失去的宝贵的曲艺文化遗产。
(注:本论文所属课题为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益阳桃江民族民间艺术研究》及湖南省音乐实践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湖南省桃江县志编纂委员会.桃江县志[C].北京:中国出版社,1993.
[2]袁静芳.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南卷[C].北京:中国ISBN中心,2009.
[3]黎英海.中国传统音乐概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4]肖常纬.中国传统音乐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董伟健,钟建波.中国100种戏曲歌舞[C].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2.
[6]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三棒鼓”的考察与研究[J].音乐研究,2002(3).
[7]田璨.土家族“三棒鼓”产生的源流及其美学特征[J].文学教育(上),2008(3).
[8]常德古文化的传承[N].常德日报,2006―06―11.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安装 原版全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湖南桃江县“三棒鼓”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