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兔毫盏是我国宋代福建建阳窑烧制的黑釉茶盏(建盏)中的窑变类名贵品种,是以其如丝似毫的窑变色彩流纹命名的。北宋时始烧制,南宋时最为繁盛,元代不再生产。建窑兔毫盏的造型特点与所有建盏一样胎骨厚重,口沿薄,深斜壁,小圈足,内施满釉外施釉不到底,有垂流釉圈,底足部露胎,胎黑色,胎质粗而不润但十分坚硬,釉呈黑色或黑褐色,少量青黑色,釉层中流淌着丝丝如兔毫般的流纹。
建窑兔毫盏在宋代曾经有过极其辉煌的“履历”。宋时茶道盛行,人们有点茶、品茶、斗茶(比试茶艺)的习俗。宋代的茶白似雪,用黑色有丝丝流纹的兔毫盏点茶、品茶和斗茶,在冲点之间,比试或品味之际,常能相映成趣。故蔡襄的《茶录》有“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的论述。中国历史中最赋艺术气质的北宋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 (1082-1135年)喜好茶道,并精于点茶、斗茶和品茶,对兔毫盏也情有独钟,他在《大观茶论》中曾这样评价兔毫盏:“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因皇帝喜好并倡导茶道,文人士大夫更是趋之若鹜,这种愉快而风雅的举止风靡朝野,加上宋时的人们追求自然、崇尚朴实无华的美学境界,于是造型敦厚古朴、充满自然气息而色泽绀黑的建窑茶盏盛行,兔毫盏自然成为王公贵族、士大夫、文人雅士和商贾们不惜一掷千金的珍品。正如清梁同书在《古窑器考》中所写:“按宋时茶尚撇碗,建窑兔毫盏为上品,价也甚高。”
今天,我们已无法知道宋时建阳窑成功烧制了多少兔毫盏,但可以肯定建阳窑当年烧制的兔毫盏存世不多。在国内除极少数大藏家有收藏外,博物馆方面只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博物院有建窑兔毫盏的藏品。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曾说过:“宋时著名的兔毫鼠须盏存世不多,在国内外公私收藏中都极罕见。”从去年中央电视台报道的关于“寻找建窑兔毫盏”的专题纪录片可以看到,专家组在“建窑兔毫盏”的故乡福建多方寻找但没有找到“建窑兔毫盏”。著名收藏鉴定专家马未都先生在其系列丛书《马未都说收藏》之《陶瓷篇》中所用的一幅“建窑兔毫盏”***片是“伦敦苏富比”的。建窑兔毫盏极罕见是事实,这也造成建窑兔毫盏影像资料的稀缺。
笔者保存有一只建窑兔毫盏的系列影像资料和文字记录,并得到兔毫盏主人的同意,现介绍给对建窑兔毫盏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借鉴。
这是一只传世的建窑兔毫盏(***1-3)(此盏是上个世纪40年代朋友的父亲从国外带回的,曾先后得到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叶佩兰女士等多位专家一致的肯定)。盏造型古朴敦厚,高5.6厘米,口径11.5厘米,圈足直径3.5厘米。圆唇,微敛口,深斜壁,浅挖饼型小圈足,内施满釉外施釉不到底,底足部露胎,胎黑色。釉色青黑,釉呈上薄下厚势态,釉层里满布如丝似毫上下条达的流纹,底足部露胎与釉交汇处有垂流釉圈,釉面有开片纹和使用痕迹。釉玻化程度较高,具有宝石般的质感而显得特别深沉光润亮丽。
从***4可以看到这只建窑兔毫盏底圈足露胎处的影像。此盏胎骨厚重,色黑似生铁,质粗不润但十分坚硬,在粗而不润的胎土中可以看到有少量灰白色颗粒状砂样的物质。此盏胎骨呈典型的建阳窑“乌泥黑”特征。在胎表面,可以看到因为岁月久远而产生的淡紫褐色氧化层(俗称包浆)(***5)。
在一般的光线下,肉眼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只兔毫盏光润的釉层中,有无数红褐色流纹从盏内外口沿部的红褐色釉层中穿越而出,如丝似缕般井然下行,上下条达。其流纹纤细而蜿延下行者形如兔毫,涓涓直下者状似鼠须,故典型的兔毫盏有“兔毫鼠须盏”的称谓(***6)。有些冲劲十足的流纹偶尔会在下行过程中冲出釉层表面,在釉面上留下一小点红褐色的点状釉斑和一小段流纹后又重新穿入釉层中继续下行(***7)。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所有流纹一出盏内外口沿部的红褐色釉层后,都会各自沿着自己下行的路径流淌。它们或是蜿延下行,或是上下起伏,但相互之间都像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一样各行其道,绝不互相纠缠相互溶合,看似千丝万缕,实是井然有序。大部分流纹的下行都止于垂流釉圈,但有一部分流纹到达垂流釉圈后,还整齐地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拐弯延伸(***8)。
如果用十倍的放大镜在侧逆光的条件下观看兔毫盏光润的釉面,可以在除盏内外口沿部的的红褐色釉圈和垂流釉圈以外的釉面上,看到不规则地分布有针尖般细小圆形但极浅的凹斑(俗称麻子斑)(***9)。用十倍的放大镜观察兔毫盏釉层中的流纹,可以清楚地看到流纹在釉层里流淌的层次最少有上下两层(***10)。
这只建窑兔毫盏还有比较典型的(窑变)光学现象。在顺光的环境中,你看到这只兔毫盏的流纹是“银兔毫纹”(***10)。如果换过一个角度,在侧光的环境中看这只兔毫盏,你所看到的兔毫盏流纹会成为“金兔毫纹”(***11)。在散光环境中,你只要随便改变自己的视觉角度,这只兔毫盏的流纹就会随着你视觉角度的不同呈现“金兔毫纹”和“银兔毫纹”互相变幻的现象(***2、***4)。在一些特殊的光照环境中,你只要变换视觉角度,就能看到在这只兔毫盏蓝黑的釉层中“金兔毫”和“银兔毫”互相变换,黑、白、蓝、褐、绿等窑变色彩在釉面上变幻、飘忽闪烁的现象(***12)。如果把该兔毫盏置于低色温的人造光源中或早上和傍晚太阳光色温比较低的光照环境下,你所看到的是一只蓝黑中泛着紫红色光的兔毫盏(***13)。如果将该兔毫盏置于色温偏高的人造光源中或者太阳光色温比较高(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的光照环境下,你所看到的则是一只泛着紫蓝光的蓝兔毫盏(注:光的色温越高蓝色越浓艳)(***14)。
***15显示这只兔毫盏的口沿内侧有两处明显的“剥釉疤”。多位专家对这种“剥釉疤”的解释是属于建阳窑兔毫盏所常见的工艺缺陷,是因为在烧制的过程中盏和匣钵产生粘连后遭剥离所致(博物院的兔毫盏藏品也有这种“剥釉疤”)。但笔者注意到在“剥釉疤”的釉断裂面下方胎釉结合处有一条随釉断裂面延伸的、在高温环境中才可以形成的黑色光滑的溶釉层。
建窑兔毫盏属不可控的自然窑变类品种,每一只兔毫盏都会因其胎、釉和窑变程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窑变质量和外观形态。这只兔毫盏所具有的一些现象是这只盏所独有还是建窑兔毫盏所共有,因缺乏比较无法下结论。(责编:雨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