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界的几位朋友相邀,长假中抽空去金晓东家一聚,品赏他珍藏的古瓷。那天,他特地从银行保管箱中取来了平日从不露脸的宝贝。当他打开一只只锦盒,取出一件件珍宝,大家几乎都惊呆了。那件方口圆底的唐开成四年(839年)襄阳太守故夫人罗倩的墓志罐,高21厘米,上刻端庄秀丽的280字铭文,隽逸潇洒。接下来是东晋黑釉龙柄双鸡头执壶、隋青釉贴花六系尊、唐邢窑瓜棱三足炉、北宋永和窑蓝釉绿釉伏听俑、南宋粉青龙泉窑鬲式炉、明洪武龙泉窑缠枝莲纹刻花罐……一连看了几十件古瓷,无论造型与釉色,都堪称精品。
无心栽柳 着意种花
今天说起古瓷收藏,人们脑中跳出的第一个概念便是经济实力。自国门打开,艺术品市场逐步与海外接轨,拍卖行中所见古瓷精品,动辄成百上千万元。作为“老三届”的金晓东,30年来一直在上海《文汇报》副刊当编辑,工资收入使他无法拥有金山,他的古瓷收藏靠的是独辟蹊径的眼光与锲而不舍的执著。
隋青釉贴花六系尊 高22厘米
“”开始之时,恰是老三届升学或毕业前夕,运动使学校成了战场,昔日的同学很快分化了。主流的写大字报,上街喊口号,非主流的退回家中,找自己喜欢的事打发时光。也许祖上留有一点余荫,退回家中的金晓东开始注意起祖母留下的隋代盘口四系壶、晚明黄杨木雕、“珠山八友”之一田鹤仙的印盒、陆恢的山水成扇等,用当时的眼光来看,这些都是使人丧志之物,而金晓东却通过这些古物,在热火朝天的运动中找到了心灵的庇护所。
1974年,金晓东调到上海《文汇报》副刊任编辑。那年月,他每周日清晨都在上海人民大道和江阴路花鸟市场中寻觅古玩。***年代,上海与周边地区的一些居民因生活所迫,常在周日天亮前将家中的一些旧物卖出变钱。此时二十几岁的金晓东像做地下工作,悄悄地逛古玩市场,每月40多元收入的他除了吃饭,把自己所有的工资都花在寻觅旧物上。那时上海人民大道清晨“鬼市”上的旧物便宜得几乎像白送,一件清中期的青花鼻烟壶,品相、器形俱佳,仅要价1元;一件清末民初艺术大师朱子常的黄杨木雕“李白醉酒”,仅花10元钱就得到手;他还用5元钱收进一件精美的清初和合二仙竹雕。特别一提的是,当年这些“鬼市”上没有一件是假货。
高人指点 迈入坦途
北宋永和窑蓝釉绿釉伏听俑 宽13厘米
金晓东的古瓷藏品多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例如他收藏的北宋永和窑长13厘米的蓝釉绿釉伏听俑,瓷胎,蓝釉绘袍,绿釉绘帽、鞋、腰带与衣领,黑釉勾眉眼。伏姿优雅,神情动人。博物院亦有一件类似藏品,但那是青白瓷素胎,底部刻有“***和七年”(1117年)款。这件色釉藏品反映了北宋***和年间,江西永和窑已经与北方的巩县、洛阳等地一样,生产出了颜色釉瓷。蓝釉的运用为元代景德镇使用青花蓝料打下了基础。
金晓东收藏古瓷注重的是古瓷的艺术价值,为他指点捷径的高人是已逝的上海博物馆古瓷鉴赏专家尚业煌先生。尚先生在上海博物馆陶瓷部负责鉴定与征集工作几十年,“”风起,他成了***学术权威,被罚打扫厕所。1974年,金晓东认识了家住《文汇报》报社附近的尚先生。尚先生看到眼前这个二十几岁的小青年如此异类,不去赶潮流,却喜欢十分冷落的古瓷收藏,认为孺子可交、可教,于是把金晓东当作知己,把自己鉴识古瓷的诀窍一一传授给他。金晓东后来回忆说,接触尚先生后,他的收藏跳过了一般收藏者必走的低、中阶段,而一步迈入了高层次古瓷收藏。
也许由于他30年前就把自己的收藏目标定在了高层次的艺术精品上,20世纪末,当古瓷收藏火热起来时,他已经拥有了一大批让人难以想象的珍贵藏品。
收藏本意:美的发现
作为一种艺术品,老窑瓷器之所以吸引收藏者的目光,原因是它们在当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同是唐代越窑葵口碗、宋代影青刻花瓶,世上没有任意两件是完全相同的。智慧的古代艺人们在拉坯、刻花、上釉时,总是恰到好处,潇洒自如。
晓东时常说,收藏的本意,是一种美的发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艺术品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是由当年的创造者与今天的收藏者共同完成的。同样,一个古瓷收藏家的审美情趣有多高,他的藏瓷水准也就有多高。
唐越窑开成四年襄阳太守故夫人罗倩墓志罐 高21厘米
金晓东写过诗,进入报社后又从事文学副刊的编辑,得天独厚的文化浸润为他的古瓷品评与鉴赏带来了许多帮助。他看重古瓷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特色,这与一般人将规整、精细当作追求目标不同。金晓东将古瓷收藏锁定在最具审美意趣的晋唐宋元瓷器的精品上。他在主攻越窑青瓷、唐代秘色瓷的同时,又对宋磁州窑器十分热衷,并收藏了30余件磁州窑作品,其中有金代白釉黑花开光人物大罐、元代黑釉剔花双系大瓶、宋代素三彩开光花鸟长方枕等。他赞美磁州窑精品 “蓬头村姑,不掩国色”。他还收藏了一批从汉到宋的陶瓷雕塑作品,如汉代陶塑游凫鸱鸺(猫头鹰)罐、东汉红陶母鸽***雏、东吴青釉网格纹蛙盂、西晋青釉锦鸡啼晓鸡笼、唐代黄釉褐彩狮式壶、北宋青白瓷孩童瓷瓷塑等等。说起上述精美的陶瓷雕塑藏品,金晓东不无得意地说:“从这些作品中,我似乎感悟到当时陶人创作时的灵感和寓意,我现在品赏时的愉悦与他们创作时的愉悦应该是一致的。”
文学艺术的滋养让金晓东有了一种健全的吸收能力,他欣赏细小精巧,也喜爱博大浑厚。这种南北皆收的特点,使他的收藏虽不像有些专攻一路的收藏者来得集中,但显得异常丰富与开阔。不妨让我们看一看他的收藏品要目:
1.越窑青瓷系列200余件
2.宋代磁州窑系列35件
3.宋元青白瓷系列100余件
4.唐宋元白釉瓷系列30余件
5.汉代至元代黑釉瓷系列40余件
6.晋代至元代点彩、加彩瓷20余件
从上述目录单上我们看出,金晓东的收藏是在做一种古代历史文化的积累,从他的藏品中,就能梳理出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脉络。
把名字写在藏品上
金晓东与我们共和国几乎是同龄人,几十年来,他没有经商,没有挖“金矿”,也无拥有资源的权利,他走的是一个工薪阶层踏实的收藏之路。眼光、机遇加上运气,成就了他的收藏。一个报刊的编辑,用30年时间能做好这样一件别人难以做到的事,孜孜不倦地收集古瓷珍品,执著地守住这份文化余脉,借用今天的话说,他就是一个成功者了。
巴金说过:一个作家的名字,是写在他书上的;同样,一个有成就的收藏家的名字,是写在他的珍奇独特的藏品上的。
责编 潇然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上海古瓷收藏家金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