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学派是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在物理学***前夕和初期活跃于物理学舞台上的一个科学学派,其代表人物是马赫、彭加勒、奥斯特瓦尔德、迪昂、皮尔逊。批判学派的对立面是当时的主流学派——力学学派(机械学派)。鉴于作者已就批判学派的历史贡献、哲学根源、历史归宿作过论述 ,本文拟重点分析一下批判学派的根本特征、主要共性和思想差异。
一、批判学派的根本特征
批判学派否认物理学仅仅是经典力学的简单继续。他们希望摆脱传统的枷锁,认为这种传统过于狭隘、过于专横了。作为物理学的革新派,他们对经典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力学自然观(机械自然观)旗帜鲜明地进行了批判。这是批判学派的根本特征,也是它的标识和判据。
在19世纪后期,当物理学家还在热衷于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化归为力学时,马赫就洞察到经典力学理论框架的局限性,他在1883年出版的《力学史评》中,从哲学和逻辑的角度对经典力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批判。马赫明确指出,力学并不具有凌驾于其他学科之上的特权,力学自然观是一种偏见和神话。马赫的批判起到了哲学启蒙作用,从而成为物理学***行将到来的先声。
继马赫之后,皮尔逊也在1892年出版了《科学规范》。皮尔逊把他的注意力从科学的庄严的上层建筑移开,转而仔细审查它的基础。他对空间,时间、质量、运动、因果性等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尤其是,他明确地对经典力学的普适性表示怀疑。
1895年9月,在德国第67届自然科学家和医生大会普通组上,奥斯特瓦尔德发表了“克服科学的物质论”的讲演,公开亮出了他的能量学和唯能论的纲领,力***以此取代力学自然观(即他所谓的“科学的物质论”)。他后来在《自然哲学讲演录》(1902)和《能量》(1988)中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方案和意***。
彭加勒在1898年发表的“时间测量”一文中就指明,没有什么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也没有相等时间间隔和同时性的直觉。在接着出版的《科学与假设》(1902)、《科学的价值》(1905),《科学与方法》(1908)中,彭加勒全面分析了经典理论在新实验事实面前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彼此之间的逻辑矛盾。
迪昂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他的两本名著《力学的进化》(1903)和《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1906)中。迪昂当时已经看到,物理学急剧地成长已摇撼了经典力学的根基和经典物理学家的—一些信念,力学赖以建立的基础已受到怀疑,它必须向新的领域进***。
批判学派对经典力学基础的批判,是在肯定经典理论的固有价值的前提下进行的。马赫就充分肯定了牛顿及其后继者的历史功绩,他反对的只是力学的优越地位和力学自然观的独断论,而不是要抛弃经典力学。彭加勒不仅肯定了旧原理的历史价值,指出旧力学是未来的新力学的—级近似,而且还针锋相对地批评了当时广为流行的“科学破产”及非理性主义的错误观点。皮尔逊则明确中明,他毫无保留地接受了近代科学的伟大成果,只是认为表述这些成果的语言需要重新加以考虑。他在充分肯定牛顿力学的现有的价值时进而指出,不管我们的知识怎么扩大,旧概念的正确性在许多重要之点上并没有被削弱,它们还将耸立在关于自然过程的日常观点中。他认为经典力学将枉很大一块领域仍能合理地保留,在逻辑上包含若干正确的观察现象的公式不会被进一步的认识所取代。
批判学派不是只管批判,不顾建设。它不仅扑灭了“有害的虫豸”,而且的确也创造出了一些“有生命的东西”。他们提出的—些富有启发性的卓越思想,为物理学***做出了直接贡献。尽管批判学派像力学学派一样,由于其历史的和自身的局限性,未能完成物理学***的大业,但批判学派对物理学***所起的推动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
二、批判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主要共性
批判学派除了具有上述根本特征之外,它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和行为还有其他一些共性。
1.对物理学发展形势有比较清醒的看法,并致力于科学统一
早在19世纪60年代,当经典物理学的发展还处于鼎盛时期,马赫就洞察到力学框架难以适应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马赫力***排除一切无法用经验证实的形而上学命题,并提出“要素(感觉)一元论”,用来对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作统一的解释,从而把个别学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迪昂、皮尔逊和奥斯持瓦尔德也看到用“宇宙的力学解释”难以拯救现象。奥斯特瓦尔德认为能量是宇宙中一切现象的本源。他试***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都囊括在“能量一元论”的世界观中。迪昂赞同奥斯特瓦尔德的能量学和唯能论观点,他毕生努力构造一种理性论的现象论的、连续理论的能量学或广义热力学,企***把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都纳入其中。皮尔逊认为当前的物理学危机实质在于,19世纪大部分时间把物质作为物理科学的根本概念,现在看来电似乎比物质更根本,我们一度视为基本的物质必须看作是极其复杂的电现象的表现。尤其是彭加勒,他是世纪之交第—个洞察到物理学危机并对它进行了全面论述的著名物理学家。彭加勒从科学的历史中看到,科学的发展是走向统——和简单的道路。他本人发展的电子动力学,就是为了协调力学和电动力学的,它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数学形式和实验结果上是等价的,而且彭加勒对它的物理意义也认识得比较深刻。 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这些代表人物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上述的看法和作法不见得都是完全正确的,而且历史发展已证明能量自然观和电磁自然观并不是力学自然观的理想替代物。但是,与墨守成规,千方百计修补旧理论框架的力学学派相比,批判学派对形势的看法毕竟还是比较清醒的;他们的作法也说明他们是旧秩序的叛逆者和新秩序的探索者,尽管他们的探索并不十分成功。
2.坚不可摧的怀疑态度,历史批判的研究方法与写作风格
当力学学派把经典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宝物时,批判学派就开始怀疑它们的正确性和普适性,不满意当时物理学界居统治地位的教条式的顽固。皮尔逊在《科学规范》中从道理上把这一点讲得很清楚:“毫无疑问,当一个事件或观察的真或假对于行为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时,过分怀疑比过分轻信更有社会价值。在像我们这样的本质上是科学探索的时代,怀疑和批判的盛行不应该被看作是绝望和没落的征兆,它是进步的保障之—;我们必须再次重复,批判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最致命的(并非不可能的)症候之—也许是科学集团的惯例,这种惯例把对它的结论的一切怀疑、把对它的结果的一切批判都打成异端。”
批判学派的怀疑态度或怀疑主义是“诚实的怀疑”,也就是作为科学精神气质之一的有条理的怀疑论,并非像人们误解的那样是“怀疑一切”和“绝对的怀疑论”。关于这一点,彭加勒在《科学与假设》中的言论最能代表批判学派观点。他认为“绝对的怀疑论是不能成立的”,“是肤浅的”。
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是科学史家,历史批判工具既是他们的研究方法,也是他们的写作风格。在马赫看来,历史提供了了解科学进展的可能性,同时也为个人应该作些什么以促进科学发展提供了视野。他在他的第一部重要的历史批判著作《功的守恒定律的历史和根源》(1872)中写道:“(科学的)启发只有一种方法——学习历史!”他认为,对自然界的探索,应该立足于专门的第一流的“由科学历史发展知识组成的”教育,以便“借助于历史来研究难题和认识难题,并从理论观点上冷静地思考难题”。他进而认为:对科学的历史进行研究,通过揭示历史上存在的大量的传统性的和偶然性的东西,不仅能使我们加强对现在的科学的了解,而且能给我们带来科学发展的新的可能性。他一贯反对崇拜偶像和信仰教条,对现实采取冷静的批判态度。
彭加勒之所以对数学物理学当时的危机和未来的前景有明确的认识,—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研究和分析了数学物理学的历史,他在《科学的价值》中正是这样作的。他在《科学与方法》中有一句经常被人引用的名言:“为了预见数学的未来,正确的方法是研究它的历史和现状。”奥斯特瓦尔德写了多部历史批判性的科学史著作,他的一些专门性的科学著作,往往也有较多的批判性的历史概述。在他看来,各种观念的历史发展和逻辑发展往往是一致的,所以有可能采取历史批判的形式。他说:“我持续致力于清楚地阐述科学的几个领域的历史发展,因此我希望把我的作用贡献给复活科学家的历史感,有必要十分注意发展科学家的这种历史感。”不过,他甚至有点偏颇地认为,历史只是作为一种方法和工具,而不是作为—门科学,才有其价值。迪昂也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他的物理学讲稿加有许多历史的和哲学的评注,深受学生欢迎。他充分认识到历史方法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他在《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中说,唯有科学史才能使物理学家避免教条主义的狂热奢望和皮浪怀疑主义的悲观绝望。物理学家的思想时时偏执于一个极端,科学史能够做出合适的校正。皮尔逊是一位真正的历史学家和自由思想家,他在《科学规范》中多次强调,批判是科学的真正的生命线。他不仅把批判的矛头对准现存的被误用的科学概念,而且认为在科学发现中必须使科学的想象力和自我批判力平行发展。
3.普遍赞同“思维经济”原理
思维经济原理是由马赫提出的,它在马赫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赫把它看作是科学的目的、方***的原则、评介科学理论的标准和反形而上学的武器,它对科学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批判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普遍表示赞同马赫的这一原理。例如,彭加勒在《科学与方法》中就写道:“著名的维也纳哲学家马赫曾经说过,科学的作用在于产生思维经济,正象机器产生劳力经济一样。这是十分正确的。”他进而认为:“思维经济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是科学的永恒趋势,同时也是美的源泉和实际利益的源泉。”他主要是从简单性的角度理解和运用思维经济原理的,并给其赋予科学美的含义,他的“力戒特设假设”,正是为此目的而提出的。迪昂在《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中引用了马赫关于思维经济的论述。他评论说:用定律代替具体的实验事实达到了经济,当通过精神把实验定律浓缩为理论时,便是双倍的经济。迪昂不仅从中看到科学进步的路线,而且进一步指出,为了达到完善的思维经济,科学家在构造理论时,应该使用原始的概念或原质(primary qualities)。所谓原质,就是在科学发展的一定时期不能再分解,再简约的质。皮尔逊和奥斯特瓦尔德也受到马赫思维经济思想的影响。例如,皮尔逊把科学看作速记描述,看作思维经济。他认为人们发现科学定律的目的就是思维经济,即用心理的联系和思想代替或补充机械的联系或本能的联系。
4. 充分肯定科学美在科学中的巨大作用
尽管马赫似乎没有就科学美专门发表见解,但他在整个科学生涯中都充满了孩子般的好奇心和诗人的想象力,甚至到晚年也没有泯灭这种个性。这种个性是一切心理发展的开端,是经验本身的完善的调整源泉,从而也是科学假设和理论形成的源泉。在这里,好奇和想象的王国与美的王国无疑是相通的。奥斯特瓦尔德青少年时代就迷恋文学和艺术。在一生的最后十年,这位退休的教授在乡间居处自建实验室,从事颜色学的研究,决心探讨绘画艺术乃至美学的客观基础。通过颜色学的研究,他深信存在着和谐的规律,即规律之美。迪昂认为,实验物理学只能向我们提供不相关的定律,只有理论才能在这些定律之间建立秩序和分类,从而使知识可以方便地使用、顺利地应用。迪昂从这种有秩序的分类中洞见到科学美。他说:秩序不论在哪里统治,都因之而产生美。理论不仅给出了物理定律群,而且它声称这些定律更容易运用,更方便,更有用,从而也更美。在迪昂看来,理论使实验定律秩序化的逻辑秩序便是本体秩序的反映。这表明他在科学理论中看到美与真的统一。
对科学美有更深刻见解的,要数彭加勒和皮尔逊了。皮尔逊认为,科学比艺术更为艺术,他把科学能够给审美判断以永恒的满足看作是科学应该受到支持的四大理由之一。他在论述科学与想象力和审美判断时指出,艺术品的美的魅力在于,它把广大范围的人类情绪和情感浓缩在简短的陈述、简单的公式或几个符号之内,它向我们表达了我们在长期经验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分类的各种情绪之间的关系,它的符号确切地恢复了我们过去情绪体验的无数事实。这些与科学的审美判断严格地类似,因此说科学消灭了生活中的美和诗意是毫无道理的。现象的科学解释,宇宙的科学说明,是永久满足我们审美判断的唯一的东西,因为它是从来也不能与我们的观察和经验完全矛盾的唯一的东西。在这里,皮尔逊不仅把科学的审美判断看作发现的工具,而且也看作是评价和选择科学理论的标准。同时,他也注意到随着科学知识的增长,科学的审美判断的基础正在变化而且必须变化。
彭加勒对科学美(或数学美)有浓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 。他把科学美作为选择事实和理论的标准和帮助发现的奇妙工具,并认为追求科学美是激励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强大动力。他进而指出,科学的真,善,美是统—的——“唯有真理才是美的”,“为真理本身的美而忘我追求真理也是合情合理的,这种追求能使人变得更慈善”。
5.第一流的科学家,名副其实的思想家和众多领域的“漫游者”
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都是第一流的科学家,他们也是名副其实的、敏锐的思想家,他们的不少思想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可以当之无愧地列入人类思想的宝库。他们也是许多领域的“漫游者”,而且他们的漫游并非浅薄的涉猎和肤浅的研究,而是有独到见解的。他们兴趣之广泛,涉猎之宽广;精力之充沛,成果之众多,简直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关于这方面的详细材料,读者可参阅董光璧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上发表的《马赫评传》(1982,no.3)以及李醒民发表的其他4位代表人物的评传(1984,no.4,1988,no.3,1989,no.3;1990,no.2),此处不拟赘述。
像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这样的科学泰斗和思想大家,在每一个时代都可以找到一些,尽管这样的人为数不多,但他们对人类思想却产生了普遍的、深刻的、持续不断的影响。我愿称这样的人物为“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或(广而言之)“科学思想家’。遗憾的是,在我们见到的哲学史和思想史中,充斥着的只是职业哲学家(或纯粹哲学家)和***治家的名字,根本没有科学思想家的一席之地,或没有给他们留有足够的、公正的位置。这是不正常的,是值得人们认真研究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三、批判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差异
尽管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同属一个科学学派,尽管他们在某些场合或多或少地声称他们思想的一致,但是毋庸讳言,他们不仅在共性上有细微的差异,而且在一些重大问题乃至基本哲学立场上也有明显的分歧。下面,我们将分四个方面逐一论述之。
1.科学思想和自然观
诚如爱因斯坦所说,世纪之交物理学家们所讨论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原子和分子是否存在?对于这个问题,批判学派代表人物的态度不尽相同。
马赫对原子论的态度前后有所变化,即从赞同、怀疑,批判到修正。马赫之所以不赞成原子论,与他反对力学自然观和形而上学、与他关于科学的目的和结构的现象论的描述观和实证论的构造观有关,也与他对假设的看法及原子论者的错误推论有关。不过,在把原子作为——种辅助概念和临时假设的意义上,马赫肯定了原子论还是有用的。在马赫一生的最后20年,尤其是1908年佩兰用实验确证了分子实在性之后,他再也没有发表反对原子论的言论,并多次提到原子论的经济性。但是,没有理由和证据表明马赫承认了原子论和原子的存在。彭加勒当时对原子论持保留和审慎态度,他也不满意唯能论的解决方案。他论证说,原子、分子还不能看作是已知的经验事实,既不能认为它是真实的,也不能认为它是虚假的,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不过,他在1902年就预见到用实验验证分子运动论的可能性。在佩兰实验后,彭加勒公开承认原子不再是一种有用的虚构而是实在了,原子论大获全胜了。奥斯特瓦尔德青年时是一位原子论者,不久他对物质和能量的二元论和平行性持有强烈的疑问,达到了能量一元论的观点。他以能量学和唯能论抗衡原子论,与玻耳兹曼等人展开了激烈的、持久的论战。但是,1908年9月,他在确凿的实验事实面前公开承认了反对原子论的错误。不过,他并未因此放弃能量学和唯能论,因为佩兰实验既没有动摇能量学的科学基础,也没有否证唯能论的哲学信条。他还在既定的方向上求索。在兰金于1855年发表了他的《能量学科学概览》后,迪昂很快就采纳了能量学的名称,并致力于建立这样一门现象论的科学。加之他轻视模型方法,偏好逻辑和明晰性,因此他对随意改变“弹子球模型”、把自相矛盾的性质赋予原子的作法十分反感。他在研究中有意识地避开力学模型的原子理论,在他的论著中找不到原子、分子论的描述。他认为,赋予物质的原子模型以实体性的实在,这意味着使物理学从属于形而上学,从而妨害了物理科学的自主性。即使在佩兰实验之后,迪昂因其哲学信条和执拗的个性,也迟迟没有改变自己的观点,他希望象能量学这样更为普遍的理论能够从原子论的废墟中产生。皮尔逊在《科学规范》中就提出了—个原则性的观点:关于物质本性的物理假设是理想物(不是非实在物),由于它们并非绝对处在可能的感觉印象的领域之外,而康德的“物自体”等则是非实在物(不是理想物),因为它们不能变为直接的感官印象。原子就是这样的理想物。当理想物的知觉等价物被发现时,理想物就转化为实在物(如海王星)。正是在此种意义上,皮尔逊认为原子也许某一天能够得到客观实在性。
众所周知,彭加勒和马赫是相对论的先驱。关于马赫晚年是否拒绝相对论,这在学术界还没有定论。不过,从马赫的认识论和方***来看,他大概不会喜欢象相对论这样的思辨性理论。彭加勒相对论一直保持缄默,他也许认为相对论只不过是他和洛伦兹早先提出的电子动力学和电子论的—部分。迪昂反对狭义相对论,因为它背离了常识,并且为使电原子论和麦克斯韦理论保持原样而损坏了古典力学。皮尔逊在《科学规范》第三版中增补了“现代物理学的观念”一章,探讨了相对性理论和按照相对性理论的电磁质量。他所谓的相对性理论,基本上是洛伦兹的电子论,这也难怪,因为当时许多知名的物理学家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一知半解(狭义相对论直到1911年的索耳未会议才越出了德语国家的国界),更何况物理学并非是其主要专业的皮尔逊呢。
在自然观方面,奥斯特瓦尔德和迪昂是能量自然观的积极缔造者和倡导者。彭加勒和皮尔逊则似乎有点倾向于电磁自然观,彭加勒还肯定了能量学的优点,并指出了它面临的困难。马赫则明显对能量自然观不感兴趣,因为奥斯特瓦尔德的能量一元论把能量视为唯一的终极的实在,这显然有背于他的以“要素(感觉)”为基石的世界观。
2.科学观
马赫的科学观基本上是描述主义的和知识静态积累的科学观。在马赫看来,科学的功能就是代替经验,科学的任务仅是对事实作概要的陈述,这种描述应达到最大的抽象理解,即用数学函数来描述。显然,马赫这位启蒙哲学家在科学观方面并没有摆脱传统归纳主义的巢臼。
与马赫相比,彭加勒的科学观无疑要丰富得多。彭加勒把科学视为“分类的方法”和“关系的系统”,而事实的堆积并非科学。他认为科学理论是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是由事实(未加工的事实和科学事实)、(实验)定律和原理三级构成的,约定在逐级上升中都起作用,尤其在从定律提升为原理的过程中作用更为重要。彭加勒提出了关于科学发展的“危机-***”动态***象和“复杂一统—”的交替上升模式,这对爱因斯坦显然有影响,它也许还可以视为库恩60年代初科学***的结构的雏形。为了抗御世纪之交盛极一时的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和反科学的潮流,他还大力强调科学的精神价值和伦理意义,倡导理想主义的“为科学而科 奥斯特瓦尔德的独到之处在于,他洞察到科学的某些本性。在他看来,科学是—个有自组织功能的巨大系统,具有不断同化和增长的生命力。艺术是土著的,而科学则具有普遍性,它能够超越地域的限制和民族的个性。奥斯特瓦尔德还提出了他的科学分类金字塔模型:底层是秩序科学(数学、几何学、运动学),其上是物理科学或能量科学,最上层是生命科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迪昂认为物理学理论系统的结构有事实(实用事实和理论事实)、实验定律、理论(对实验定律分类的结果)三个层次。迪昂辨认出物理学理论由两个不同部分构成;其一是描述部分,它为分类定律而提出,其二是解释部分,它是为把握潜藏在现象深处的实在而提出的。他认为理论具有的功能和多产性并不归因于解释部分,科学进步总是抛弃解释部分,而描述部分则几乎全部进入新理论中。解释部分实际上从属于形而上学,尽管它也有意义,但是没有它同样可以构造物理学理论。在迪昂看来,理论不仅仅是实验定律的经济描述,它也是这些定律的分类。高级完善程度的分类是所谓的自然分类,其引人注目的特征是理论在实验之先。在这样的理论中,不仅每一个已知的实验定律能被假设的推论表示,而且还能从假设推出与已知实验定律不矛盾的可能的实验定律。现代科学理论正是这样的由少数假设演绎出来的数学命题的系统。
皮尔逊虽然也认为科学是“如何”(how)的描述,而不是“为什么”(why)的说明或解释,但是他同时也指出,事实的分类以及在这种分类的基础上形成的绝对判断——***于个体精神的癖性的判断——本质上概括了科学的目的和方法。这样一来,科学就在于对事实(物理事实或现象,心理事实或概念)作仔细的、艰苦的分类,在于比较它们的关系和结果,在于借助训练有素的想象发明简明的表达或公式,即概述广泛事实的科学定律。皮尔逊把不受个人感情左右的在事实的基础上形成判断的习惯看作是科学精神框架的特征,他还充分肯定了科学的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并把科学分为抽象科学和具体科学(研究无机现象的物理科学和研究有机现象的生物科学)。
由上不难看出,马赫等人的科学观不仅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同,而且在对科学的目的、功能、本性、结构等看法上也有或大或小的差异和分歧。
3.基本的哲学立场
众所周知,马赫的基本哲学立场是“要素(感觉)一元论”,认为“物是感觉的复合”。马赫说明他的要素一元论是超越于物质论和观念论的,也就是说,填补了物体和感觉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鸿沟,从而即克服了唯灵论者自己用精神创造出来的物体世界具有其应有的坚实性的困难,也免除了物质论者使物体世界具有感觉的不知所措的困境。皮尔逊的哲学立场比较接近马赫,他把他的哲学出发点也建立在感觉论的基础上,认为物是某些感觉印象的恒久的结合群。他说,外部物体一般来说是建构,是直接的感觉印象与过去的感觉印象的组合,事物的实在性取决于它作为直接的感觉印象群整体地或部分地发生的可能性。与马赫不同的是,皮尔逊毫不隐讳地承认他的观念论立场:健全的观念论作为自然哲学的基础正在取代旧物理学家的粗糙的物质论。
关于马赫和彭加勒哲学思想的异同,作者已有专文论述 。作者既分析了二者有关哲学见解的同中有异,尤其阐明了二者主导哲学思想的大相径庭之处。如果用怀疑的经验论和实证论来概括马赫的主导哲学思想的话,那么彭加勒的经验约定论 和理性论就与之形成鲜明论批判学派的对照。因为怀疑的经验论与经验约定论相差甚远,而实证论简直可以说与理性论背道而驰了,尽管在彭加勒的思想中仍包含着经验论的成分,但他决不是狭隘的经验论者和实证论者。与马赫把感觉作为建造宇宙的砖块不同,奥斯特瓦尔德则把能量视为实体性的砖块,他的能量—元论不用说与马赫的要素一元论是不相容的。至于迪昂,他似乎并没有追求一种明确而坚定的哲学立场,他的科学哲学与科学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像一般自然科学家一样,停留在经验论的圈子内,但他也强调数学和逻辑演绎在科学中的作用,他反对形而上学,但仍肯定了形而上学的价值,只是提醒科学家不要把形而上学的思想和目的引进科学,他赞同奥斯特瓦尔德的一些观点,但更多的则是致力于能量学,而对唯能论和能量—元论看来并不热衷。
有人也许会说,批判学派代表人物的哲学共同点不是观念论和精致的信仰主义吗?这是一种误解。马赫曾一再表白,观念论虽然是他的哲学出发点,但他的观点并不是观念论或唯我论。事实上,马赫的要素一元论,并没有取消物质的、物理的要素,没有把一切要素都说成是感觉。马赫说物是感觉的复合,他所谓的“感觉”并不是“自我”的、个人的感觉,而是人类的、公共的感觉,而且他并不认为自我是第一性的。因此,很难把马赫的哲学划入观念论或唯我论 。意大利学者奈利格在研究了马赫哲学后认为,马赫的观点只包含很少的观念论,甚至同观念论相矛盾 。作为彭加勒主导哲学思想的经验约定论,没有理由认为它等同于观念论。当然,彭加勒在谈到一些抽象的哲学问题时,也讲过一些似乎具有观念论的话。但是,深究一下,他所谓的客体(即关系)、客观实在(即数学定律所表示的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客观性”(唯有在关系中才能找到,在被视之为孤立的存在中寻求客观性,只能是白费气力)并不具有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意义。彭加勒所说的“凡不是思想的东西,都是纯粹的无”,与马克思的下述言论有相通之处:“被抽象地理解的,孤立的,被认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 况且,彭加勒并没有在常识意义上断言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更没有承认创世说。因此,即使用恩格斯关于观念论和物质论的经典定义来衡量,也无法把彭加勒划到观念论一边。事实上,彭加勒是一个地道的科学实在论者。谈到迪昂,他始终把抽象的形而上学问题排除在他的研究范围之外,当然与观念论搭不上边。至于奥斯特瓦尔德,他一直把能量作为最根本的实在,其所指是能量实在论。他的能量一元论与马赫的要素—元论相比,明显地强化了实在论的色彩。为此,在马赫影响下持经验一元论的波格丹诺夫以及奥地利的马克思主义者f. 阿德勒、德国动物学家德里施都认为奥斯特瓦尔德的唯能论只不过是新的、换了装的物质论,并不是对物质论的克服。这些观点不见得都十分确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奥斯特瓦尔德还是一位实在论者,只不过他认为终极实在是能量而非物质。他并没有认为精神比自然界或能量更本源,相反地,他把精神活动也归结为能量过程。而且,他是无神论者,根本没有承认创世说。因此,要说奥斯特瓦尔德是观念论者,其理由也是不充分的。即使站在感觉论的立场上自我标榜为观念论者的皮尔逊,也是坚决反对自然神学和灵学这样的形而上学的超感觉的伪科学的,他并未排斥暂未被感知的理想物的可能的实在性。
除了迪昂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之外,批判学派其他代表人物都对宗教不感兴趣。即使迪昂,在知识领域里也没有重信仰轻科学,他诉诸实证和理性。而且,他们都对科学中的教条持怀疑批判态度。马赫在行动上和言论上都是教权主义的敌人,他在《力学史评》。中嘲笑唯灵论者和神学家,讥讽他们休想利用第四维空间为鬼神之说辩护,并指出造物主的智慧和神学的物理哲学妨碍获得知识。皮尔逊青年时代就厌恶学校当局强制执行的正规神学讲演,不愿去教堂参加各种强迫的活动。奥斯特瓦尔德是无神论者、反教会的坚强战士。他断言,对于人类精神发展而言,宗教肯定不如科学。彭加勒在反对怀疑一切的同时,也坚决反对信仰—切。他还说过:“宗教能对信仰者产生巨大的威力,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它的信徒。信仰仅能够强加于少数人,而理性却会给一切人留下烙印。我们必须致力于理性……” 。说批判学派代表人物是精致的信仰主义,是根本没有事实根据的。
像批判学派代表人物这样的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他们与寻求一个明确体系的认识论的职业哲学家是很不相同的。职业哲学家往往倾向于按照他们的体系的意义来解释科学的思想内容,同时排斥那些不适合于他们的体系的东西。而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却不会走得那么远,他们博采百家之长,尽可能地吸收——切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一般说来,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立场不稳、思想混乱或机会主义,也不是他们刻意要搞所谓的调和折衷,而是经验事实给他们规定的外部条件,不容许他们在构造概念世界时过分拘泥于一种认识论体系,而要在众多的两极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准则)。这也是具有哲学头脑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重大科学成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这样的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如果仅仅抓住他们的片言只语,从自己所固守的认识论体系出发,来揣度这些言论并冠以某某主义的话,那么他们的头衔或“帽子”可就五花八门了。因此,要把握他们的主导哲学思想,就必须下苦功夫占有材料,实事求是地进行仔细的分析,否则就难免以偏概全,做出想当然的结论来。
4.社会***治观点
批判学派代表人物的社会***治观点不尽一致。迪昂作为一个正直的学者,是值得每一位专业人员尊敬的。但是,在***治立场和社会观点方面,他却是保守的。他被认为是右翼分子,保皇***人、和***体者、民族主义者、反犹太主义者和宗教极端分子。
相反地,迪昂之外的其他人物在***治上都程度不等地是开明的、进步的,有的甚至是十分激进的,象马赫、奥斯特瓦尔德和皮尔逊都倾向于社会主义或本身就是社会主义者。马赫早在19世纪就坚决反对神化自然科学的***倾向,他尊崇被***教会视为仇敌的著名生物学家和无神论者海克尔,称其是“为启蒙运动和思想自由而斗争的刚直不阿的战土”。他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领导人维克多.阿德勒过从甚密,他站在该***和工人群众一边,反对教权主义的基督教社会***。他参加工人集会,投票支持有利于工人的法案,并号召他的追随者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家狄慈根的著作,带头在“脱离教会运动”的宣言书上签名。奥斯特瓦尔德是一位战斗的无神论者和“实践的理想主义者”。他被基督教会的报纸骂为“恶魔之子”。他与社会国会议员佩乌兹交往密切,与李卜克内西一起参加工人群众的集会游行。为此,***分子给他送上了“红色秘密谋土”的绰号。皮尔逊青年时代在德国居留期间接触过马克、思和拉萨尔的思想,这使他成为一个热情的社会主义者。他多次以社会主义为题发表演说,撰写文章,为社会主义赞歌集写稿,并认为社会主义应该受到颂扬。彭加勒则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和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
参考文献
李醒民:世纪之交物理学***中的两个学派,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6期。
李醒民:略论马赫的“思维经济”原理,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年第3期。
李醒民:彭加勒科学方***的特色,北京:《哲学研究》,1984年第5期。
李醒民:马赫、彭加勒哲学思想异同论,成都:《走向未来》,1988年第3期。
李醒民:论彭加勒的经验约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
范岱年:关于马赫的哲学,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6期。
a. 奈利格:马赫与唯物主义,北京:《哲学译丛》,1982年第1期。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135页。
h. poincaré,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last essays, translated by john w. bolduc, dover publications, inc., new york, 1963, p.102.